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潘启云  刘严才  周小兵 《公路》2011,(10):247-250
不良地基土层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抗剪强度低、渗透系数小等特点,极易发生管涌、流沙等地质问题,通过对在人工挖孔桩中遇到的管涌和流沙采取有效的处治措施,对类似工程地质问题的处治进行了很好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针对叶信高速公路不良地质软土路段情况提出了沉管碎石桩处理分析、施工方案。设计分析了浅层处理深度判定标准,对浅层换填、处理质量控制和沉管碎石桩检测等提供了施工实例。  相似文献   

3.
粘质粉土和流沙粉土在一定动水条件下,容易产生流沙和管涌现象,流沙的产生,管涌的形成,大大降低了地基的承载能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对流沙地质不加以重视,将会对工程施工以及竣工后的工程实体形成很难遇见的隐患,流沙地质对工程基础的施工影响,是工程施工人员无法回避的问题.结合上海长风地块泸定路(云岭东路)下水道塌陷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4.
桩基施工中,由于与地质、水文条件的关系,稍不注意,会出现断桩。一种补救措施就是在原桩截面内乃至其周边增设压浆孔,采用后压浆技术进行断桩处理,恢复其强度、刚度,满足设计要求。该项技术现已纳入《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结合一个工程实践,介绍这种技术及效果。  相似文献   

5.
沉管灌注桩断桩率减小措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吉福 《公路》2012,(6):96-103
依托多条高速公路沉管灌注桩复合地基,通过地面隆起、原位监测和检测,对沉管灌注桩挤土影响范围、不同措施减少断桩率效果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断桩机理和断桩率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软黏土地基中预先设置竖向排水体对减少沉管灌注桩挤土效应、断桩率的作用很小,断桩的主要原因是地面隆起将桩拔断,连续施工的断桩率小于隔桩跳打,连续施工和桩身上部插筋可以有效减少断桩率。  相似文献   

6.
某跨海大桥超长桩断桩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桩是灌注桩常见的缺陷之一,当断桩部位较深且所受荷载较大时,处理较为困难。笔者对某跨海大桥断桩的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先在断桩部位外侧做高喷桩,将处于软弱地层中的缺陷段封闭起来,再通过桩身钻孔喷射高压浆液对缺陷段内泥砂进行切割、清洗,待泥砂清除干净后,再从缺陷段底部注入碎石混凝土,填充缺陷段,以加固断桩。  相似文献   

7.
通过应用气举反循环清除流砂至断桩位置采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封底隔水,形成干施工后用人工对断桩混凝土进行凿除,在不影响桩体结构、尺寸和受力下对断桩进行接长处理,经二次检测满足I类桩要求.  相似文献   

8.
海中球状风化地层大直径超长钻孔桩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厦漳跨海大桥北汊主桥为主跨780 m的半飘浮体系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其北桥塔基础位于球状风化花岗岩地层,采用36根2.5~3.0 m变直径钻孔桩,桩长74.5~111 m,钻孔深度达120.3 m。针对海洋地质环境下大直径超长钻孔桩易出现断钻、弯孔、沉碴超标、堵管、断桩等问题,采取逐桩地质超前钻、钻机选型、改进刀头形式与布置、增加配重及导向、选用较大规格钻杆、使用淡水泥浆、调整钻孔参数、控制导管埋深等技术,确保了钻孔桩的成桩质量。该桥主墩36根桩基经超声波检测均为Ⅰ类桩。  相似文献   

9.
素混凝土桩和搅拌桩处理城市道路路基的原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较差地质条件、不同填筑材料情况下,用素混凝土桩和搅拌桩进行了城市道路路基处理的原位试验,分析了超孔隙水压力、桩间土分层沉降、附加有效应力、路基深层土的侧向位移等数据。结果表明:在正常荷载作用下,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浅层应力向桩体集中,并通过桩向深层扩散,桩顶和桩底的刺入较为明显,有单桩效应;而对于搅拌桩,大部分桩间土和桩没有相对位移,形成了一个加固整体,应力在桩顶和桩底较集中,大部分荷载传到了桩底桩间土和下卧层中。  相似文献   

10.
赵秋菊 《东北公路》2003,26(4):110-112
对于钻孔桩施工,正确选定成孔工艺和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及工艺流程是钻孔桩施工成败的关键。对于地下水位较高兼具流砂层地质情况的断桩处理,采用深井潜水泵井点降水的方法是较为实用的。  相似文献   

11.
灌注桩是必须连续施工的高隐蔽性工程.施工管理较为复杂.施工中断桩的出现是一个很难回避的事实。介绍不同情况下断桩出现的不同处理方法.重点阐述了穿心锤击法原位处理高速公路桥梁深长灌注桩地表下深处断桩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良成 《世界桥梁》2006,(4):31-32,50
某桥主塔墩9号桩基,在达到设计标高清孔的过程中发生大范围的坍孔,钻头、钻杆、导管以及钢护筒均埋入孔内。在处理的过程中先浇注了56 m桩基上部分的46 m,在承台及主塔施工完成后,在原桩位预留孔对9号桩基的下部进行了钻孔、清渣、抛石、高压喷浆处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例分析西江下游某特大桥主墩桩基发生断桩后的处理,首先采用接桩方案后在桩周旋喷注浆围幕,然后再采取高压旋喷切割缺陷砼,最后进行压浆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4.
该文结合工程实例,对12m长钢筋混凝土(25cm×25cm断面)打入桩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断桩和难打等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验算,提出采用先打洞、再插桩的办法,解决桩基施打中由于桩基自身强度不足产生断桩的问题,同时对短桩设计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5.
杜建华  于全胜 《隧道建设》2017,37(11):1387-1395
石家庄地铁人民广场站试桩采用静载试验方案加载测试,设计要求除进行承载力测试外,还需确定桩侧各土层的分层极限侧摩阻力和桩端土的端阻力,以及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占单桩极限承载力和承载力特征值的比例。利用消阻双护筒消除无效土层的侧摩阻力,通过桩身应力观测,利用弹性力学公式推算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及端阻力的分布及变化规律,为设计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双护筒消阻装置可直接消除无效土层段的侧摩阻力,使试验桩真实反映工程桩的实际承载力、侧摩阻力、端阻力及沉降值;2)达到极限承载力时,桩侧总阻力占比65%~66%,桩端总阻力占比34%~35%;达到承载力特征值时,桩侧总阻力占比76%~80%,桩端总阻力占比20%~24%;试桩承载力类型均为端承摩擦桩;3)局部范围内土层桩侧摩阻力表现为应力和位移的软化特征;4)桩端持力层主要为卵石层,对承载力的贡献平均占比约30%。  相似文献   

16.
黄琛 《广东公路交通》2013,(3):22-24,46
就设计、施工、生产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桥梁预应力砼管桩基础断桩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降低桥梁管桩基础中断桩的机率,为今后更多桥梁预应力砼管桩基础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加精确监测开口与闭口高强预应力混凝土(PHC)管桩的沉桩过程,研究压桩力、桩身轴力、桩端阻力以及桩侧摩阻力随贯入深度的变化规律。在桩身布置低温敏光纤光栅(FBG)传感器,并在桩端安装土压力传感器,对2根闭口(P1桩,P2桩)和1根开口(P3桩)足尺PHC管桩进行现场贯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桩身贯入深度的增大,压桩力基本呈增大趋势,且P3的压桩力小于P1,P2,约为P1,P2的33.9%~79.7%;桩身轴力随贯入深度增大而逐渐减小,P3的桩身轴力小于P1,P2,压桩结束后约为P1,P2的59.16%~67.75%;桩端阻力与土层分布及土层的特性密切相关,土层越硬桩端阻力越大,且土层的变化对P1,P2的影响较大;随着贯入深度的增大,桩侧摩阻力的退化现象较明显。试验结果对道路工程中PHC管桩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主河槽承台施工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主桥承台位于主河道内,通过对各桥墩承台所处环境及施工时间段的不同进行施工方案优化,确定靠近主河道的主桥1号墩承台采用插打钢板桩、人工辅助开挖、分层支护、局部深井降水、无需封底的施工方法;2,3,5号墩承台采用插打钢板桩围堰、空压机配合吸泥机清淤、灌注水下混凝土后抽水的施工方法;4号墩承台采用插打钢板桩围堰基坑内抽水,底部干封混凝土的施工方法;6号墩承台采用在河道边筑岛、墩位外深井降水、基坑开挖的方式进行承台施工;其余0号墩、7~12号滩地墩承台采用常规的基坑开挖配合深井降水施工。顺利实现了该桥主河槽承台施工,取得了很好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19.
石壁  蒋思冬 《路基工程》2014,(6):172-174
通过对某路基CFG桩的测试与波形采集处理,与桩身缺陷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典型缺陷类型与波形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CFG桩过程中,应注意桩头处理方法、激发波频谱的选择对波形采集的影响,为低应变反射波法在检测CFG桩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抗滑桩受力分析为核心,对抗滑桩桩后推力和桩位的确定进行了优化;论文一方面提出计算抗滑桩的设计推力时考虑抗滑桩对桩后岩土体的作用力,另一方面提出设桩处推力差值最小点为抗滑桩的合理位置。再结合工程实例运用优化设计理论,并以治理效果验证了这种优化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