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稀燃技术中的稀燃汽油机(进气道燃油喷式汽油机)和直喷式汽油机(缸内燃油喷射式)的主要原理,阐明了它们对汽油机尾气排放的影响、稀燃油技术的优势与面临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点明了稀燃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现代发动机稀燃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木  周洁 《重型汽车》2002,(4):30-31,33
1什么是稀燃技术 什么叫稀燃?顾名思义就是发动机混合气中的汽油含量低,汽油与空气之比可达1:25以上.稀燃技术就是发动机在空燃比大于理论空燃比的情况下燃烧,这样,燃料能完全燃烧,也减少了换气损失,从而实现在部分负荷时的节能,降低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3.
崔伟 《汽车与配件》2003,(39):17-17
编辑你好,能否介绍一下稀燃技术? (崔伟) 稀燃技术就是发动机在空燃比大于理论空燃比的情况下燃烧,这样,燃料能完全燃烧,也减少了换气损失.同时降低汽油机的有害排放物,从而实现在部分负荷时的节能和降低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4.
《世界汽车》2002,(12):52-52
发动机"稀燃"技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降低发动机混合气中的汽油含量,以达到降低能耗和排气污染目的的技术.采用稀燃技术的汽油发动机,空气与汽油之比(通常是质量比)可达25:1以上(正常情况下,理论空燃比为14.7).  相似文献   

5.
6.
从理论上讲,可燃混合气越稀,K值越大,其热效率n越高,汽油机的经济性和排放性也都得到较大的16后,由于燃烧速度过慢,爆燃增加,反而使汽油机指示功减少,油耗上升,针对此种情况,常采取措施,在火花塞附近配以较浓混合气,使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从浓到稀有规律地分层,从而使稀混合气能正常点火和燃烧。  相似文献   

7.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发展速度持续增长.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使得汽车的节能降污显得越来越重要.由于汽油机具有结构轻巧、比功率大、动态响应好、噪声振动小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轻型车、轿车,但是由于汽油机在燃油消耗率方面不及柴油机,因此,改善汽油机的燃油消耗水平一直受到重视.汽油机采用稀薄燃烧技术不仅可提高其燃油经济性,而且可改善汽油机对大气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9.
从燃烧室结构、燃烧室内气流运动、点火方式、分层燃烧及燃油喷射方式等几方面论述了当代轿车,气油机实现稀薄燃烧所采用的几项关键技术,介绍了目前降低稀燃汽油机氮氧化物NOx排放所采用的催化技术(NOx直接催化分解技术、选择还原催化技术和吸附还原催化技术)和废气再循环EGR技术,指出了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实现汽油机稀薄燃烧,可以大幅地降低稀燃汽油机氮氧化物NOx排放,为轿车汽油机实现稀燃,提高轿车汽油机的经济性和改善其氮氧化物NOx排放提供具体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车用CNG发动机理论空燃比与稀燃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姚宝峰  张艳 《北京汽车》2007,(3):14-16,39
文中对采用进气道内电控多点顺序喷射燃料供给方式的增压CNG发动机进行了实验研究,对理论空燃比条件下与稀燃条件下的发动机动力性、热负荷及排放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此外,文中同时给出了节气门开度及点火提前角及负荷对CNG发动机性能影响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1.
对点燃式发动机稀燃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提出了点燃式发动机实现稀燃以提高经济性和改善排放的主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车用汽油机分层稀燃及其排放控制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车用汽油机分层稀薄燃烧系统及其排放控制技术问题,重点分析和介绍了包括轴向分层、滚流分层和GDI等各种发动机稀燃系统及其排放控制的新进展,为车用汽油机经济性和排放等性能的改善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14.
15.
白木  周洁 《汽车运用》2002,(12):23-23
  相似文献   

16.
17.
稀燃汽油缸内直接喷射燃烧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燃烧技术,可在满足未来排放要求的情况下显著提高燃油效率。虽然在美国市场上部分车型已实现化学计量比汽油缸内直接喷射技术的商业化运作,却还没有稀燃汽油直接喷射车型出现,而这种车型已在欧洲市场上市。美国橡树岭国家试验室获得了1台配装2.0 L稀燃汽油直接喷射汽油机的欧洲产BMW 1系轿车,利用底盘测功器对其进行测量,分别在美国行驶循环(联邦测试循环)、公路燃油经济性测试循环和US06联邦增补测试循环,以及稳态脉谱下检测了发动机和排气后处理系统的性能和排放。在研究过程中,同时对车辆使用轻度混合动力技术(发动机起动-停车系统和交流电机智能控制)时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对试验数据作了分析,并根据美国市场对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所提出的要求,量化了稀燃汽油直接喷射与轻度混合动力技术的优缺点。这些数据经过整理后将用于开发和运用常规或先进的动力总成车辆的仿真。  相似文献   

18.
基于2阶段喷射的缸内直喷汽油机HCCI燃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缸内直喷汽油机(GDI)上采用2阶段燃油喷射技术来控制缸内混合气形成和燃烧,在GDI发动机上实现了均质混合气压燃(HCCI)燃烧方式,研究了缸内2阶段汽油喷射对HCCI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行程中的第2次喷油时间可以有效地控制燃烧始点,二次喷油持续期可以控制燃烧速率、燃烧相位和拓宽发动机负荷。  相似文献   

19.
(接上期)10.4燃烧◆热力学优越性与进气道喷射或壁面引导缸内直接喷射燃烧过程相比,梅塞德斯-奔驰公司开发的油束引导燃烧过程在热力学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与λ=1运行的进气道喷射汽油机相比,缸内直喷式汽油机在充量分层运行时具有明显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在一台由柴油机加装天然气供给系统改装而成的双燃料发动机上进行试验,分别研究了EGR率和过量空气系数(a)随喷油提前角变化对双燃料发动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GR率为0时,a过大导致热效率降低。增大喷油提前角使着火提前,燃烧得以改善,最大压力升高率和最高燃烧压力提高,热值折合燃料消耗率降低。喷油提前角一定时,最大压力升高率、最高燃烧压力随EGR率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热值折合燃料消耗率先降低后升高,EGR率为20%时热值折合燃料消耗率达到最低值。采用EGR技术能有效降低NOx排放,但HC,CO,CH4和炭烟排放随着EGR率的增大而增大;增大喷油提前角使缸内柴油预混燃烧比例增加,HC,CO,CH4和炭烟排放降低。因此,采用EGR时应适当增加喷油提前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