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动力拧紧工具是汽车总装线上重要的装配工具,工具转速对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都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探讨小扭矩拧紧点工具转速对拧紧质量的影响,通过选取不同拧紧类型的紧固点进行实际拧紧分析,验证了过高的转速对拧紧质量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开发了基于扭矩的控制模型,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型、扭矩模型、怠速模型、节气门模型、空气系统模型、起动控制模型等。为了验证基于扭矩的控制系统,将基于扭矩的控制系统写入自主开发硬件,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发动机起动迅速,起动时间在3 s以内。怠速转速稳定,怠速转速波动在±10 r/min以内。进怠速和出怠速时过渡平滑。瞬态工况过渡平滑,发动机最高转速运转稳定。基于扭矩控制模型扭矩控制精度在5%以内。试验结果表明自主开发的系统控制功能基本完备,能较好地满足扭矩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3.
使用布氏粘度计对不同状态下的橡胶沥青试样表观粘度进行测定,通过分析测试时间、转速、扭矩等因素对粘度的影响,验证了转速与粘度、扭矩与粘度之间的双对数相关关系,对目前常用粘度值确定方法进行了验证和改进,可为橡胶沥青生产和制定相关规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长安福特1.8L和2.0L福克斯装备的自动变速器都是4F27E型,其中4表示4个前进挡,F表示前轮驱动,27表示最大输入扭矩365N·m,E表示电子控制。一、电控系统的组成4F27E型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主要由涡轮轴转速传感器、输出轴转速传感器、变速器油温传感器、挡位开关、制动开关、手  相似文献   

5.
基于现有并联液力缓速器,分别设计2.0、2.03、2.138三种不同齿轮增速比的缓速器驱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并装配样箱进行缓速器外特性实验,研究齿轮增速比对缓速器制动扭矩性能的影响。根据现有缓速器实验数据,通过理论计算,设计满足整车匹配缓速器所需的缓速器齿轮增速比及对应缓速器制动扭矩曲线。实验表明,可通过增大缓速器齿轮增速比来解决缓速器低转速区间段制动扭矩较小问题,进而满足市场上大马力小后桥车型匹配缓速器的需求,并可通过限制扭矩控制方法实现高转速区域缓速器制动扭矩的平稳输出。  相似文献   

6.
以热熔自攻丝(FDS)技术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不同的FDS工艺试验和对接头力学性能分析,研究了FDS工艺过程中钻孔下压力、钻孔转速、锁紧扭矩3个主要特征参数对车用铝合金FDS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DS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主次顺序是拧紧扭矩T打孔阶段转速w轴向下压力F;对剥离载荷影响的主次顺序是拧紧扭矩T打孔阶段转速w轴向下压力F;影响抗拉载荷的主次顺序是打孔阶段转速w拧紧扭矩T轴向下压力F。拧紧扭矩对FDS接头剪切载荷的影响最为显著,而打孔阶段转速对剪切载荷的影响次之,轴向下压力无显著影响。铝车身典型材料组合5182/T4-1.5mm+6063/T4-3mm最优的FDS工艺参数为:打孔阶段转速5 000 r/min,轴向下压力1.5 kN,拧紧扭矩11 N?m。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车用6缸增压中冷柴油机,开展了不同发动机转速、扭矩、机油温度和最高燃烧压力工况下的漏气量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的转速和扭矩是影响漏气量的主要因素,而机油温度和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对漏气量的影响较小.相同扭矩下,随转速增加,漏气量基本呈线性增加趋势,转速每增加10%,漏气量约增加12%;相同转速下,随扭矩增加,漏气量也基本呈线性增加趋势,扭矩每增加10%,漏气量约增加5%.漏气量最大的工况并不是漏气率最高的工况,漏气率比较高的区域出现在中等转速和中等扭矩交汇的区域.  相似文献   

8.
秋实 《汽车与安全》2011,(11):64-64
汽油发动机的扭矩象征其汽缸一口气所能吸进的油气量,有如人体的肺活量。这个吸气量是会随油门的加大和发动机转速的逐渐升高而增加的,但是它不会一直变大上去,到了某一个转速它会达到巅峰,这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最大扭矩值。等发动机的转速再上升,它就会逐渐下降,这是汽油发动机等内  相似文献   

9.
车用柴油机变工况下排气微粒的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忠长  刘巽俊 《汽车工程》1997,19(6):342-346
研制了一种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柴油机变工况下排气微粒测量的测试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普通测功机和微粒稀释取样袋等组成。用此系统可进行柴油机恒转速扭矩、恒扭矩变转速和转速与扭矩成比例变化等模式变工况的微粒测量。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在不同变工况模式下的微粒和有各自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大量钻削试验,对微钻头正常钻削和接近折断两种状态下的钻削扭矩信号的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得出了钻削扭矩增大是微钻头折断的主要原因,钻削扭矩信号能够准确反映微钻头的实际工作状态。应用MATLAB软件对试验获得的钻削扭矩信号进行统计分析及假设检验,证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微钻头接近折断时其钻削扭矩极限值服从正态分布,分散性小,进一步证实钻削扭矩作为在线监测的目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液力变矩器膨胀变形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伟荣  吴荣仁  甄波 《汽车工程》2003,25(3):249-252
液力变矩器在工作载荷下,同时受到油压的面力和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而发生变形。其变形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和在工作中与相邻零部件间的位置关系。通过设计和开发液力变矩器膨胀试验机的动态自动测试系统和试验装置,对液力变矩器的轴向位移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液力变矩器在加压情况下膨胀变形大于在加速情况下的变形,且在加压情况下变形与腔内油压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高压油泵驱动扭矩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BOSCH CP2高压油泵,用MATLAB/Simulink建立驱动扭矩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仿真计算分析了结构参数和转速、轨压、喷油量、温度对驱动扭矩的影响,并为共轨系统扭矩控制中的高压供油泵需求扭矩提供了基础模型,也为高压油泵的选型和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轴向永磁轮毂电机的工作性能,推导了不同盘间距下的转差率和盘间距关系的理论公式,以及传动效率的理论方程;利用Magnet软件模拟轴向永磁轮毂电机在不同盘间距时的磁密、转矩、转速等,研究涡流损耗和工作效率,分析节能性,模拟变负载系数与输入转速对系统转速变化、转矩调节范围以及传动效率的影响;搭建试验平台测量了盘间距不同时的工作转矩、转速和传动效率的变化情况以及输入转速对输出转速、转矩调节范围和传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轴向永磁轮毂电机盘间距的增大,气隙磁密值、输出转速、转矩和传动效率降低;变负载系数K越大,转矩调节范围和传动范围越大,传动能力增强,但效率降低;输入转速增大,转矩调节范围和调速范围增大,传动能力增强,工作效率和节能性下降。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工控机的取力发电机组检测装置,该系统具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操作方式,由工控机、多功能卡、串行通讯卡、各种传感器及电气设备组成,采用无刷直流电机作为驱动电机,软件采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和LabView开发,可实时检测机组的电压、电流、功率及转速、扭矩、轴功率等参数等,测量结果直观、迅速、可靠性高,极大提高了维修后测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试验构建鼓式制动器的摩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鼓式制动器在高制动初速、高气压下制动力矩的台架试验值与设计值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对试验测量的制动器制动力矩进行二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鼓式制动器的幂函数摩擦模型。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和失拟性检验,检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的摩擦模型有效,可提高整车制动效能模拟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6.
使用三相变频异步电机从50 r/min~350 r/min倒拖发动机;测量了在不同温度、不同拖动转速下,柴油机的起动阻力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规律。运用数值回归的方法预测了柴油机在更低温度下的起动阻力矩。结果表明:起动过程中,起动转速较低时,产生的静态起动力矩较大;环境温度越低,起动阻力越大;起动转速越高,产生的平均阻力矩也随之升高,起动阻力矩随着转速的增加呈近似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针对分布式驱动车辆转向工况在低速下期望提高转向机动性能,高速下期望保证行驶稳定性的需求,充分考虑转向行驶内外侧车轮的转向关系以及车辆动力学,制定了适应车速变化的四轮转矩分配策略,建立了四轮轮毂电机驱动模型以及二自由度参考模型。为了改善分布式驱动转向机动性能,建立自抗扰控制器调整内外侧车轮转矩,形成合理的转速差,减小转向半径,以提高转向机动性;对于高速转向行驶稳定性的需求,通过二次规划方法优化分配各车轮驱动力矩,分析轮胎纵横向附着裕度建立目标函数,并加入附加横摆力矩和路面附着力的限制,进行车轮驱动转矩的在线优化分配,提高车辆转向行驶的稳定性;另外为避免2种控制模式转换时驱动转矩突变,根据车速和稳定性参数制定模糊规则决策2种模式的协调系数,保证2种控制模式的平滑过渡。基于CarSim和MATLAB/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并搭建硬件在环平台进行试验,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低速转向工况下,提出的分配策略能够调节内外侧车轮产生差速效果,与转矩平均分配的策略相比,转向半径有所减小,提高车辆机动性;高速转向工况下,分配策略能够保证车辆稳定转向,与未考虑稳定性控制的分配策略相比,能更好地跟踪目标轨迹,且横摆角速度控制在参考横摆角速度附近,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For a hybrid car equipped with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DCT), the coordination control problems of clutches and power sources are investigated while 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the integrated starter generator motor's fast response speed and high accuracy (speed and torque). First, a dynamic model of the shifting process is established, the vehicle acceleration is quantified according to the intentions of the driver, and the torque transmitted by clutches i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designed disengaging principle during the torque phase. Next, a robust H controller is designed to ensure speed synchronisation despite the existence of model uncertainties, measurement noise, and engine torque lag. The engine torque lag and measurement noise are used as external disturbances to initially modify the output torque of the power source. Additionally, during the torque switch phase, the torque of the power sources is smoothly transitioned to the driver's demanded torque. Finally, the torque of the power sources is further distributed based on the optimisation of system efficiency, and the throttle opening of the engine is constrained to avoid sharp torque variation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ies effectively address the problem of coordinating control of clutches and power sources, establishing a found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DCT in hybrid cars.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叶轮系统结构设计优化问题,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某型汽车液力变矩器叶轮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工作轮的各阶固有频率及相应振型.同时考虑结构应力刚化和旋转软化对运动状态下“叶轮固有频率的影响,分析了可能产生的共振频率,为变矩器的结构改进、结构优化和动力修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总线电压对电机转矩以及效率的影响,在动态测功机试验台架上设计相应的试验,测量总线电压在400~455 V之间变化时某三相异步感应电机的输出转矩和效率。结果表明,在电机低效率区域,电机效率受总线电压影响较大。电机输出转矩相对于目标转矩有平均0.5 s的延时,在高总线电压、高电机转速区域,电机控制器启动自保护功能,输出转矩远小于目标转矩。中国城市公交典型工况测试表明,对经济性影响最大的前80%的电机工况点主要分布于受总线电压变化影响较小的高效率区,在城市公交工况下对电机效率的粗略分析可以忽略总线电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