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采用智能化监测设备获取就地热再生高温加热后的沥青路面温度分布,研究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中高温加热对SBS改性沥青的老化与再生效果的影响;采用常规试验和红外光谱分析,对比室内外再生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沥青经过长期自然老化后低温性能下降,黏性增强,再生剂加入可改善老化沥青的低温延展性能,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再生剂加入有助于调整老化沥青的组分。就地热再生高温加热后沥青路面的表面温度可达230℃,原路面老化改性沥青经过加热机高温加热后发生二次老化,此外,现场再生沥青的性能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综合室内外原路面老化沥青的再生效果,提出需根据原路面老化沥青的现场再生情况,为现场施工质量的保证留出一定的再生剂余量。  相似文献   

2.
王黎明  谭忆秋  姜利 《中外公路》2011,31(6):257-260
研究了如何准确回收旧路面沥青以及基于再生沥青耐老化性能的再生剂评估方法.提出首先用慢速滤纸的直接减压过滤以彻底去除矿粉,然后采用先浓缩再用阿布森法分离溶剂的路面旧沥青回收方法.该方法简单高效,通过延迟老化试验对再生沥青进行了老化后性能对比,进而评价掺不同再生剂对再生沥青的耐老化影响.认为再生沥青耐老化性能应作为再生剂性...  相似文献   

3.
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经济、环保、施工方便等优点,在路面维修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研究沥青老化及再生机理,分析了再生剂掺量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并根据工程经验及室内试验,提出了就地热再生混合料技术标准,同时基于性能设计方法,通过室内试验进行了最佳再生剂掺量分析,进行了就地热再生混合料设计和性能验证方法的研究与探讨,并依托实际工程进行了研究成果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很多沥青路面需要进行养护维修,就地热再生技术正逐步成为沥青路面改造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对旧路面的调查、评价与旧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检测,在旧沥青中掺加适量的再生剂使旧沥青恢复性能要求,得到有效的再生。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采用就地热再生工艺恢复旧路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结合石安(石家庄-安阳)高速公路就地热再生工程,通过室内试验检测了回收路面材料(RAP)的技术性能,提出了再生方案,进行了添加新沥青混合料和再生剂的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铺筑实践,通过施工过程检测及交工验收检测,路面的压实度满足要求,平整度和抗滑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结合黄延高速就地热再生施工工程,对原有路面面层AC-13型沥青混合料进行就地热再生配合比设计。通过室内试验确定混合料中再生剂掺配比例,并采用马歇尔试验进行再生混合料的性能验证。从试验结果表明室内配合比设计的AC-13型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高温稳定性能均满足技术要求,可作为黄延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程沥青路面AC-13型路面配合比施工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就地热再生技术在长寿命复合路面养护中的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复合路面回收沥青性能及回收沥青混合料(RAP)的油石比、级配,而后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依托工程再生沥青性能、再生剂掺量及AC-13沥青混合料到AC-16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转化过程,并通过车辙试验(60℃)、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评价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并从就地热再生设备加热方式、再生机组温度控制、就地热再生施工温度、碾压方案、现场检测等方面对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进行了全方位分析。本文研究内容与工程结合紧密,为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复合路面中的应用提供了具工程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厂拌热再生技术在成渝高速公路维修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依托成渝(成都-重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维修改造工程,探讨了厂拌热再生沥青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的技术可行性.首先分析了成渝高速公路路面旧料性能,发现旧沥青性能劣化,而旧集料仍然满足要求;以此为基础,考察基于自行研制的再生剂的再生效果,发现掺入6%~8%再生剂时,再生沥青性能满足相应规范要求;然后,通过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制备出性能合格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最后指出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注意事项.工程实践表明:通过采取一定技术措施,再生沥青及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可达到普通沥青混合料质量要求,厂拌热再生技术能够应用于高等级路面.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掺33%与25%RAP材料的AC-20C普通沥青与改性沥青厂拌热再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与使用性能研究。在此研究过程中,两种混合料均不掺加再生剂与高标号沥青,观察其混合料能否满足于高速公路中下面层的使用性能要求,并与相应的热拌混合料进行性能对比,以及从施工质量控制与经济效益方面对厂拌热再生技术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不掺加再生剂与高标号沥青的情况下,两种再生混合料的使用性能与对应的热拌混合料相近,满足路面中下面层使用性能的要求,施工质量得到很好的控制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沥青老化及再生机理,分析了再生剂掺量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根据工程经验及室内试验,提出了就地热再生混合料技术要求;基于性能设计方法,通过室内试验进行了最佳再生剂掺量分析,进行了就地热再生混合料设计和性能验证方法的研究。实际应用表明:基于性能设计法设计的就地热再生路面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沥青再生剂性能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SHRP胶结料试验方法,评价了沥青再生剂对老化沥青再生的性能,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等比较和评价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并结合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项目,进行了经济性分析。研究表明,沥青再生剂可以将老化沥青再生至新鲜沥青性能水平,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SHRP PG64-22要求。同时再生剂可以综合提高和改善老化沥青铣刨料的路用性能,与单纯掺加新鲜沥青混合料的再生方式相比,掺加沥青再生剂的再生混合料体系更加均匀,各项性能指标明显改善。与传统的铣刨、加铺方式相比,现场热再生可以节约39.7%的工程费用。  相似文献   

12.
对回收沥青混合料与回收沥青进行了试验分析,并且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确定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佳用油量.大量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添加再生剂、原材料,旧沥青路面材料可以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13.
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处治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希梅  王朝辉  王选仓 《公路》2008,(3):189-193
为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得到有效应用,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各种再生处治技术,从再生方法的特点、适用性、再生路面等级及再生设备等方面,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方法进行了优化,提出不同再生方法的适用条件。同时着重研究了冷再生技术,对冷再生稳定剂的选择问题进行了优化分析,并对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与经济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冷再生性能对比表。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地指导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抗车辙剂与武岩纤维这2种外加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抗车辙剂1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与基质沥青、单掺抗车辙剂、单掺玄武岩纤维的酒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单掺抗车辙剂能显著提升基质牺青的高湿性能,单掺玄武岩纤维能显著提升基质酒青的低湿性能,而抗车辙剂1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酒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湿抗裂性、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均较2种外加剂单提时有所提升。因此.抗车辙剂和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能明显提升沥青混合料的路性能,在实际I程中可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5.
曾蔚  秦永春  王杰  王维营  张艳鸽 《公路》2021,(1):287-291
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因其性能优良、质量稳定,已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学者主要针对沥青的一次老化与再生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对于沥青多次老化再生问题还很少涉及。选择70号基质沥青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试验模拟沥青3次老化、再生过程,通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布氏黏度等试验探讨了基质沥青多次再生路用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基质沥青经历多次老化、再生,再生时再生剂掺量相同的情况下,高温性能提升,流变性能变差,低温性能衰减;掺加再生剂时应重点关注老化沥青低温性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在公路建设中使用酸性集料铺筑沥青路面,必须掺加抗剥落剂来增强与沥青的粘附性。文章通过马歇尔残留稳定度试验、冻融劈裂强度试验以及高温车辙试验,对酸性花岗岩掺加水泥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与未掺加抗剥落剂碱性石灰岩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掺水泥抗剥落剂的花岗岩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完全满足规范要求,可应用于公路建设中。  相似文献   

17.
朱小刚 《交通科技》2020,(1):119-122
为探究高掺量沥青回收料(RAP)温拌再生技术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开展了65%,75%和85%共3种高掺量RAP下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分析,并对热拌和温拌再生施工技术下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3种高掺量RAP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均满足设计规范,综合考虑强度及抵抗变形能力,认为75%RAP为最佳掺量;②加入温拌剂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抗冻融和低温变形能力有消极影响,而Sasobit温拌剂和Defuron温拌剂分别对高温抗变形和水稳定性反而会有一定的提升作用;③温拌再生技术可降低25℃施工温度,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削弱了沥青二次老化现象,同时减少施工过程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对于施工人员健康和环境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概述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拾方治  李秀君  孙大权  吕伟民 《公路》2004,(11):102-107
通过对国外有关研究与施工经验的总结,对冷再生混合料设计进行了讨论.即首先对代表性试样进行测试.确定再生沥青路面(RAP)混合料的组成(沥青含量和级配)。同时要测试RAP中复原沥青的粘度和针入度,然后根据再生料的目标级配和RAP料的级配确定是否有必要加入新料。目前选取的稳定剂多数是乳化沥青.利用乳化沥青进行再生.必须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测试以确保乳化沥青和RAP料(包括新料)的相容性。乳化沥青的选择主要依赖于RAP料(包括新料)的级配和RAP料中老化沥青的稠度。乳化沥青和水的用量可以通过制备和测试含有这些不同含量组合的试件加以确定。最后对美国部分州公路局和单位有关冷再生设计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很多沥青路面处于维修、待修状态。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已成为沥青路面维修改造的主要方法之一。以就地热再生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原路面调查与评价、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验证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可有效指导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