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0 毫秒
1.
在扼要简述工后沉降概念提出和历史沿革的基础上,针对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与工后沉降控制技术,介绍了近年来软土范畴拓展、特殊工程性质研究和勘察技术进展;阐述了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组成,不同轨道类型工后沉降考虑的主要因素以及不同时速工后沉降控制标准;综述了高速铁路软土路基试验研究历程和主要内容,主要处理方案以及沉降监测评估的重要性、目的和方法;总结了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与沉降控制技术路线,梳理了技术发展和创新成果,包括时速350 km无砟轨道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复杂环境条件软土地基处理、复杂海相软土地基处理、大型场地软土地基处理等,以及变形超标修复技术方面的探索研究;提出了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与沉降控制技术下一步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冉永华 《科技交流》2008,(2):101-103
本文针对目前高速公路建设中大量采用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的工程实践,从设计方法方面详细阐述了保证粉喷桩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以提高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道路、建筑向地下空间发展,其中软土地段深基坑开挖又是困扰施工的关键难题。结合汉口站下穿地道银墩路基坑的开挖,介绍了软土地段基坑降水技术,从降水设计、降水预测、降水运行动控制、对周边环境影响的预测及评价等方面入手,对类似软土深基坑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某高速铁路深厚软土地基水泥搅拌桩、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及砂桩等载预压加固三种加固方法的现场试验,应用分层沉降仪、孔隙水压力计等进行了现场监测与分析,探讨了不同软土地基加固方案中地基沉降随时间、荷载的变化规律,同时估算了工后沉降。从工后沉降、沉降速率的控制效果及经济性三方面,综合比选了三种软土地基加固方案的优缺点,综合各种指标,水泥搅拌桩、真空预压联合堆载处理软土地基优势较明显,建议高速铁路地基处理中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软土地层盾构隧道纵向沉降引发的各种问题,分析了有关隧道纵向沉降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各种软土隧道纵向结构的理论解析分析模型,土隧道结构共同作用的解析模型等.在介绍目前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指出需要通过相似程度更高的模型试验、更多的现场实测数据、与实际土层性质更吻合的地基模型,进一步研究软土地层盾构隧道的纵向沉降特性、纵向结构性能.  相似文献   

6.
沉降对深层软土地区涵洞的影响很大,桩基是涵洞设计中常用的一种基础处理措施。本文以深层软土地区1—3.0米涵洞为例:对影响沉降量计算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沉降对不同类型涵洞的正常使用影响程度,在涵洞孔径选择、构造措施、桩长等方面对深层软土地区涵洞设计提出了一些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软土地基加固、稳定,减小工后沉降,缩短施工工期,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降低造价等问题,采用搅拌桩联合插塑板复合加固软土地基技术,并形成施工工法。介绍该工法的工艺流程和操作,以及施工中在质量控制、安全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并在新建甬台温铁路温州南站工程中应用,使软土地基加固和路基沉降控制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软土处理技术的研究与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软土的成因、分类,以及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分析了软土地基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全面阐述了软土地基的各种处理办法,并说明了每种方法的特点,总结了软土处理技术的现状。同时,论述了软土处理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CFG桩-网复合结构软基加固技术及其实际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目的:探讨有关CFG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设计、施工等方面的问题。研究方法:通过CFG桩-网复合结构加固上海某高速铁路试验段深厚软土地基的工程实例,对该法处理软土地基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检验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其加固软基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对两种不同桩长的加固效果、在路堤荷载下的沉降变形规律、土工格栅的应力应变等进行了相关试验和现场测试研究。研究结果:桩长为27 m穿透软土层的CFG桩-网复合结构,填筑施工完成8个月后能满足高速铁路(有碴轨道)对软土路基承载力和工后沉降5 cm的要求,为应用CFG桩加固技术进行深厚软基处理的设计、施工与质量检验等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参考依据,为我国在软土地区修建客运专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从地质、设计和施工3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某段路基边坡坍滑的原因,提出了软土地基上修建路基时在设计和施工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内昆铁路斜坡软土段地质成因分析及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斌 《铁道建筑》2005,(10):26-28
文章结合内昆铁路施工遇到的斜坡软土地段,分析了斜坡软土的成因,说明可通过气象资料、地形地貌、岩性及岩层产状等资料,综合判定该软土的存在。提出斜坡软土地段选线原则、软土的整治措施,以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某车站改扩建工程位于软土地基区域范围,表层为含有块石、碎石的人工填筑土含石层,介绍该条件下地基采用引孔旋喷桩加固方案的设计及施工情况,并对软土地基沉降计算修正系数的选取、站场各部位工后沉降控制标准、含石层软土地基加固方案的选择及施工质量检测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朔黄线软土地基病害分析及整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朔黄线东段工程为例介绍了朔黄线外业勘测软土的方法,对其软土的分布范围、厚度以及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分析了软土的形成机理,给出了路基设计中软土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归纳总结了高速铁路路基建设中,软土、松软土与软土互层、湿陷性黄土、膨胀土、膨胀岩、岩溶等重点地基处理问题的经验教训和技术成果,对斜坡软土、膨胀岩土等地基的纵横向不均匀沉降和横向位移问题,对非饱和土地基吸水增湿效应引发的二次沉降变形问题,对站场路基与区间路基在受力、沉降方面的差异问题等进行了梳理。简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路基生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思考和建议,希冀有助于夯实路基基础,提高路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厦漳高速公路海澄主线分岔立交及漳州港互通立交桥部分现浇箱梁处于深层深厚度软土地基地段,现场采用PTC桩基础、混凝土地梁和贝雷梁支架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克服了软土地基承载力低、不均匀沉降大的施工难题,顺利完成了上部结构施工。其施工方案、安全质量控制要点及效果评价等方面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显明 《铁道勘察》2006,32(4):51-52,72
通过对昆明集装箱中心站站场范围软土地基勘察及处理方法的总结,阐述了该地区的软土特性,探讨了对沉降要求很高的全刚性基础下软土地基勘探点的布置原则、钻进、取样、试验方法及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陈勇 《科技交流》2003,33(4):33-36
通过黎钦线和京九复线的勘察对软土特性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软土勘察评价的内容、勘探点布置原则、钻进取样及试验方法,总结了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黔桂线车河站斜坡软土成因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位于山前缓坡上的车河站横穿21条自然沟,施工开挖及试填筑时发现大部分沟内分布斜坡软土,需查明其成因、范围、厚度及工程性质,为设计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参考我院设计的内昆线、水柏线等铁路项目山区斜坡软土研究结论,采用试抗、钻探、静探、轻型动探及试验等综合勘探手段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车河站共有16条沟内分布斜坡软土,厚度差异较大,共同特点是土质软、成分杂、分布和性质不均匀,且夹有较多碎块石。最后选择了强夯碎石墩对基础进行复合地基加固。 研究结论:地层结构造就了特别的水文地质环境,从而为形成山前缓坡沟槽软土创造条件。治理包括排水、地基置换及挡护3个方面。从施工结果看,采用强夯置换法处理车河站斜坡软土操作容易,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扁板侧胀试验在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扁板侧胀试验(DMT)是兼具旁压试验和静力触探双重功能的原位测试技术。在京沪高速铁路昆山试验段的软土地基勘察中应用了该项技术,并与其他测试手段和土工试验成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表明,扁板侧胀试验在软土地基勘察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0.
在软土深基坑支护中应用钻孔桩配合SMW工法,解决了受铁路运营线影响、支撑受限的软土深基坑支护问题,为我国沿海软土地区紧邻铁路线施工的深基坑支护提供了新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