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下,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模式需要根据学生动态不断更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应以思想政治引领、学风规范建设、团学建设指导、资助管理育人、创新就业教育、宿舍文化建设等思政教育和管理教育为主线,通过品牌主线思政教育、学生事务规范管理、问题导向机制建设、党团学一体化育人、平台创新团学教育管理工作等方面创新模式,通过新媒体融入提升辅导员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的效果,为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四史”的主要内容,从设计“四史”教育活动性课程体系、分级递进式实施“四史”教育以及创新第二课堂“四史”教育育人形式三个方面设计第二课堂“四史”教育活动性课程载体。提倡第二课堂“四史”教育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网络育人功能和实践育人功能。将“四史”融入第二课堂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拓宽思政育人有效半径、利于“四史”与现实相贯通。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党支部推进"四史"教育的时代价值在于党建育人,夯实理论功底,坚定政治信仰;立德树人,秉承党的领导塑造校园政治文化。以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灵活学习和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创新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做到"五个聚焦",开启线上和线下成果转化模式;利用网络平台亲和学生党员;建立四史教育和历史文化教育宣讲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我院作为艺术院校,除在学生党支部推进"四史"教育中把握文件精神、学习方向外,还应进一步发挥专业特色,让"四史"教育入脑入心,增进广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4.
“三全育人”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一体化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需要。对于浙江高校而言,要紧扣“两个先行”奋斗目标,研究“三全育人”的价值维度与实践向度,可以通过融入协同思维、目标思维、系统思维,探索“三维一体”三全育人实践模式,扩大思政工作参与性、连贯性和全面性,推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展现先行意识、体现先行担当、彰显先行作为,努力打造与“两个先行”相适应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为浙江省“两个先行”提供坚实的教育支撑。  相似文献   

5.
伴随我国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实,根据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要求,面对教育范围扩大、对象群体聚焦场域发生变化的实际,学界按照人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跟进到哪里的原则要求,明确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纳入的场域,必须是主流意识形态占领的阵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主要经过了初期摸索、主动建设、全面发展、持续推进等四个阶段,理论研究持续深化,应用研究创新发展,充实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主要内容和研究视角。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社会步伐持续加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必须适应新形势,按照新时代大学生立德树人工作的总要求,在内涵、范畴等基础理论和实践路径方面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6.
立德树人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立足"立德树人",让思政课教学"强"起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思政课教学"实"起来;遵循"三个规律",让思政课教学"活"起来。  相似文献   

7.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是当前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一次创新,有助于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是高校构建全员育人格局的内在需要,是互联网信息时代提高学生职业道德和鉴别能力的关键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在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高校加强课程设计、丰富授课方式、创新评价模式、培养教师队伍,切实提高专业课教学效果,促进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意义有: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抗挫能力;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有利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如下:把生命教育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引导大学生学会珍爱生命;把生命教育融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中,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把生命教育融入道德教育中,引导大学生争做道德模范;把生命教育融入法制教育中,引导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把生命教育融入择业和创业教育中,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国家政策文件为重要依据,结合高校教育体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并对“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构建思路、基本运行等做了详细阐述,以期对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方位"立德树人"育人教育理念的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核心工作。中华传统家风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的必然诉求。鉴于高职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特殊性,将高职院校所在地的传统家风文化与思政课程、校园文化及第二课程建设相融合是高职教育开展家风文化与思政教育无缝衔接的有效途径,这样既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也为学生从思政教育视角了解所在城市的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所谓"四个自信"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四个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将"四个自信"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应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等。  相似文献   

12.
从高校共青团工作实际出发,对如何组织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归纳和总结,提出了学习教育法、活动教育法、实践教育法、心理教育法、榜样教育法和加强师德建设的“五法一加强”的教育方法模式,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社会学与实践性,与思政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作为高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劳动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育人目标。思政教育对落实高校劳动教育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对劳动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开展具有促进作用。立足思政教育视角对高校劳动教育在价值引领、课程结构、社会实践与体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思政对劳动教育的思想引领作用,助力劳动教育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4.
思政课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主阵地,文化自信的融入可以有效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形式,引导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力量。但在高校思政教育与文化自信培养的现实融合中面临诸多实践困境,需要不断加强学生对文化自信的理解与践行,推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高等职业教育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政治立场,夯实组织基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高职院校党建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结合高校自身实际,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内容、环境、途径、人力、考核办法等各要素,改变传统思维、变换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以便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结合高校自身实际,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内容、环境、途径、人力、考核办法等各要素,改变传统思维、变换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以便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落后于时代步伐,表现出滞后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低迷也为社会舆论和理论界所诟病。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着重把握三大原则:一是以人为本;二是与时俱进;三是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发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简称“四史”)学习教育的一系列指示,在全党乃至全国掀起了学习“四史”的高潮。其中,高校是“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四史”学习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江苏省为例,全面比较分析省内高职院校“四史”教育现状、优势和不足,提出推进江苏省高职院校“四史”学习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红色教育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更需要采用多种途径利用红色教育来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文章通过对红色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究了红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以期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