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汽车工业研究》1999,(5):26-34
我国汽车市场消费结构从以公款购车为主体逐渐向以私人购车为主体转变,而汽车购买使用税是影响汽车市场发展极其重要的因素。中国汽车工业经济技术研究所得部门对北京、天津、武汉,南京和济南等五大城市私人汽车购买使用税费进行调查,为研究私人购车市场发展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2.
从本世纪初开始,中国就被描绘成“全球最大的,也是最后一块未被开垦的汽车市场”。据预测,到2005年,我国有购车能力的家庭将达到4200万户;而到2025年,中国更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面对“最后晚餐”式的诱惑,想动中国汽车市场这块大“奶酪”的,不仅仅有国内三大集团以及众多汽车生产厂家、新生的中国民营资本,那些国际汽车巨头表现得尤为急切。  相似文献   

3.
《重型汽车》2008,(6):45-45
为满足贷款购车的市场需求,中国重汽集团牵手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与中国重汽财务公司、山东鑫海担保公司联动,共同推出“车贷险”业务,由中国重汽财务公司提供15亿元汽车消费贷款,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为贷款购车用户提供个人按揭贷款履约保证保险,以拉动中国重汽集团汽车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4.
陈岚 《轿车情报》2008,(8):206-207
随着消费者购车观念的愈加理性,中国车市的竞争也从单纯的整车市场延伸至汽车后市场。笔者和许多车主打过交道,让他们对准备购车的消费者提些建议,得到的答案往往都是让他们更关注产品质量及品牌的售后服务。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许多第一次买车的消费者迅速懂得了互联网的威力。他们利用网络来帮助自己看穿眼花缭乱的市场宣传,选中符合自己预算和喜好的最佳车型,在大多数消费者缺乏经验且汽车厂商的广告到处泛滥的中国,这显得非常重要,随着近年来汽车价格持续下降,中国家庭购车时精挑细选,以确保用最低的价钱买到最好的车子。鲍尔市场研究公司国际业务高级副总裁汉弗莱说:“买新车的中国人用互联网当帮手,他们在这方面表现得异常活跃。”据该公司统计,自2002年以来,使用互联网选购汽车的中国消费者数量增加了两倍多,占购车总人数的近一半,超过了日本,正在接近美国.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持续增长,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也在不断变化。MNI每月推出的中国购车景气调查,旨在追踪中国消费者对汽车市场的态度。国际市场新闻社指数(MNI Indicators)日前推出了全新的独立月度指数,旨在追踪中国消费者对汽车市场的态度。据介绍,MNI调查每月访问30个一、二、三线城市中年龄介于18~64岁的至少1000名受访者,采访问题包括"未来12个月是购车的良好时机吗?""您对未来12个月汽油价格预期如何?""您购车的总预算是多少?"等。通过分析受访者  相似文献   

7.
《中华汽摩配》2009,(7):29-30
汽车后市场行业是以消费者购车为开端,为客户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相关汽车服务的行业。广义的汽车服务——“汽车后市场”,是一个汽车销售后与车主使用相关联的行业群体的总称。以汽车下线进入用户开始,从整车到汽车报废为止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时代汽车》2008,(12):84-84
为满足贷款购车的市场需求,中国重汽集团牵手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与中国重汽财务公司、山东鑫海担保公司联动,由中国重汽财务公司提供15亿元汽车消费贷款,共同推出”车贷险”业务.以拉动中国重汽集团汽车产品市场。“车贷险“业务合作协议签字仪式11月12日在济南举行。  相似文献   

9.
2005年的汽车市场在4月底还出现涨价、排队、加价购车的繁荣景象,一进入6月便又销量下滑,大面积车型开始降价,甚至包括一度紧俏需要排队购车的车型。半年内,汽车市场由冷到热,由热又转冷,变脸速度之快令人捉摸不透。  相似文献   

10.
《中华汽摩配》2005,(10):44-45
我国汽车市场自今年以来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今年1-8月份汽车市场出乎意料地好,可以说是在方方面面都突出:新品牌、新年型投放多,价格下降,大型国际汽车展,信贷购车,促进汽车消费的各种政策、措施、新闻媒体的推动,广大消费者的热情等等,有利于汽车消费的因素占了绝对地位。其次,京城兴起的建汽车市场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还有就是新品牌、新车型大批投放市场,不断投放市场,大大活跃了汽车市场,刺激了消费者购车。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淮预测,10年后中国汽车保有量能达到1亿辆。此时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汽车销量增长率停滞不前,汽车市场将从新车需求驱动的不断增长转向变化较少的多数需求来自于二次购车和多辆购车的成熟市场。这种市场变化将导致顾问式消费模式的产生及对售后服务期望值的变化,因此经销商必须重新审视其销售模式和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2.
众议院     
汽车进入中国百姓家庭以来,研究中国百姓的购车心态,是每个在中国汽车行业拼杀的商家所作的必修课。而在这里本人认为最成功的是泛亚汽车设计中心。他们与其它设计中心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别人研究汽车设计制造,而他们除了研究汽车设计与制造外还十分看重中国百姓的购车心态。由此可见,上海通用的车型为什么长久畅销。  相似文献   

13.
汽车消费信贷对稳定汽车市场、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个人汽车信贷消费模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普及,信贷购车的比例达到70%以上,而我国信贷购车的比例仅为10%左右。影响我国信贷购车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我国缺乏完备的信贷法规作为保障,汽车消费信贷各主要环节尤其是非金融领域面临法规保障不力等问题。为此,我们应充分借鉴美国汽车消费信贷法规建设的经验,尽快完善我国信贷消费制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汽车安全防范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各种无奇不有的防盗设备相继问世。在热火朝天的购车市场中,最新统计表明:车主购车后最关心的问题排在前列的就是买车后如何防盗,如何选购放心锁。因此,本期的安全产品将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汽车防盗器的种类、如何选购和几款畅销车型的防盗系统。  相似文献   

15.
我算是看透了,在咱中国,所谓的汽车文化,其实就是购车文化。从事汽车行业的人们,基本都以汽车销售、选车购车、降价加价为中心进行自己的工作;每月每季每年的全国汽车销量报道占据着汽车媒体的主要版面;汽车行业专家领导们只要露面不是谈销量就是论市场;社会上对汽车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汽车市场要扩大,要向私人购车用车方向发展,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繁荣的必然道路。但是阻碍汽车的因素之一——不合理收费在经过一段时间整顿后,情况如何呢?  相似文献   

17.
蒋薇 《城市车辆》2008,(10):64-64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汽车消费者除了在购车前对车辆性能、品牌、性价比、外观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后,买到自己合适、中意的爱车外,对购车后长久的驾驶感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车主对提升车辆加速速度、制动灵敏度、入弯利落度等提高车辆性能和驾驶舒适度的要求并非奢望,更换或升级一套适合自己需求的轮胎,便是最简单也是最具成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汽车购买市场的发展,我国的车主身份已经由单位转型为个人。购车者的增大让车主们对汽车的服务市场有了更高的需求。购车只是汽车消费的开始,对于汽车这样的消耗型耐用品来说,后市场有着更大发展空间。现在不少车主已经懂得注重“以养代修”,并对服务市场寄予厚望;另一方面,消费者开始追求汽车个性化、舒适化的消费理念,将对汽车改装、汽车音响、精品装饰等服务市场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路智军 《驾驶园》2009,(1):36-39
作为生产厂家与汽车用户之间的桥梁,《驾驶园》杂志社一直关注着国内商用车市场的需求。为了深入了解用车单位的购车标准,记者近日采访了首汽旅游车公司副总经理陈宏奎。他毕业于汽车工程系专业,在“首汽”从事车辆技术管理26个年头。在谈到购车标准时他快人快语地说:“我们是经营单位,在满足必要配置的同时,经济性是我们采购车辆的重要指标,因此,最适用的车型才是我们最需要的!”  相似文献   

20.
《轿车情报》2010,(10):239-239
近日,一汽吉林推出“森雅新时‘贷’、无忧欢乐购”个贷促销活动,为消费者“量身定做”汽车个贷服务,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购车需求。同时,此举将积极推动汽车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通过汽车金融服务撬动车市,引领中国车市向高端化、纵深化、金融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