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机制砂具有取材便利、质量可控、产量稳定等优点,逐渐成为铁路工程中河砂资源极度缺乏困境下的绿色解决方案.以往由于缺少规范标准指导和成熟管控技术,铁路工程中机制砂生产和应用面临发展方向不明晰、现场质量管理难度大的问题.为探索机制砂绿色发展路径与发展高效管控技术,在分析铁路工程机制砂生产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机制砂在铁路工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机制砂和机制砂混凝土特点的分析,提出优化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严格机制砂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达到降低材料成本目的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结合淮河特大桥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工程,介绍了混合砂配制高速铁路工程高性能水下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性能以及混凝土拌制、运输、浇筑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提出人工砂生产控制关键在母岩质量、石粉含量及级配控制;掺人工砂的混合砂在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注重流动性的改善;混凝土生产质量的控制更注重各方面的综合协调. 相似文献
4.
机制砂在隧道衬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振宏 《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3,21(6):35-36
通过对机制砂和机制砂混凝土特点的分析,提出优化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严格机制砂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达到降低材料成本目的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6.
机制砂的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云、贵缺乏天然砂资源的地区,采取当地石炭岩制砂,满足工程建材需要,这是在特殊条件下另劈蹊径的做法。文章介绍南昆线某段采用机制砂的有关石料开采,制砂工,配合比选配以及施工应用等情况。 相似文献
7.
工程总承包模式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程总承包最大的特点是工程建设中的设计、采购与施工一体化,明晰项目建设过程中各方的责任,促进项目实施的优化。当前我国铁路建设市场逐步开放,铁路工程建设中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十分重要。国内外工程总承包的理论研究、实践经验及相关法律政策为我国铁路建设广泛推行工程总承包提供了保障。结合我国铁路建设特点,铁路工程总承包应建立业主项目管理体系,其中包括总承包各方的信用管理和评价、招标与评标体系、项目管理程序文件、工程保险机制。在推行总承包模式中应建立“铁道部—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项目业主管理团队—工程咨询单位—工程总承包商”的管理体制,采用“小业主、大咨询”的管理方式,加强合同管理。 相似文献
8.
9.
通过试验确定机制砂的级配、粒形、细度模数等主要参数,并根据机制砂的性能特点,结合工程实践试验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提出了机制砂混凝土配制和施工中应注意的要点,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机制砂混凝土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林太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7,22(4):28-31,59
针对天然砂资源逐步减少,质量日益下降,难以满足建筑用砂持续发展这一现实情况,论述机制砂的优缺点和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现状,从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方面阐述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机制砂配制出的C10~C55混凝土,已在水利、铁路、公路工程中成功应用。目前,机制砂混凝土在我国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推行与应用还需要对机制砂的颗粒形状、颗粒级配,高效、优质制砂设备和制砂工艺,混凝土配合比等课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13.
铁路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杨廷绩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4,19(3):14-16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铁路工程项目施工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客观和公正的标尺。此针对目前我国铁路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的成本管理问题,提出了较为适用的施工成本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4.
15.
1引言 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高效、合理、低投入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是广大建设者长期研究的课题.孙广忠研究员提出的地质工程理论,是加快铁路建设的基础理论,对加快我国铁路建设有着现实指导意义.笔者结合在广西黎(塘)至钦(州)铁路建设的具体应用,进一步阐述其观点. 相似文献
16.
铁路工地拌合站是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用到的混凝土均由现场拌合站负责提供,而拌合站中拌合机的工作情况直接影响项目整体质量。现有的施工标准中,对拌合机工作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均有规定,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情况也有不同划分。文章依托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所收集到的数据,借助目前较为成熟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对现有拌合机报警数据进行深入分析,采用编码方式或人工识别等方式开展数据清洗、数据关联等工作,同时对时间报警、材料报警等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报警信息进行具体分析,探索不同级别报警在时间维度的分布规律,最终得出拌合机报警情况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为下一步对拌合站报警进行预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进度、质量、成本是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如何科学解决虚报、超报、超验等问题是工程管理的难点。以质量检验批任务为最小的施工管理单元,设计了关键任务驱动的数据关联机制,并以工程形象进度图为基础,建立了进度、质量、计价、检验信息的关联关系,构建了基于质量驱动的铁路建设工程管理模型,研发了相应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在客运专线建设单位的应用结果表明:运用所构建的管理模型可以降低工作流程中因数据操作而引入虚假数据的风险,可以提高各项数据自顶向下的层层追溯与查验的效率,提升客运专线建设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19.
刘东宁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9,24(1):39-41
铁路工程定额和公路工程定额自成体系,各自的编制办法、取费标准和造价水平各不相同。为了探讨两者的水平差异,分别对同一工程按铁路和公路造价标准体系编制预算,据此对铁路工程和公路工程造价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正确认识铁路和公路的定额差别,对工程造价管理者来说,可以随时掌握市场变化,利用两者定额水平的差异,为经营活动中的投标报价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汪国权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9,24(4):7-9
目前在我国铁路基本建设领域,资产评估尚无固定统一的编制方法、基本内容与格式,也无统一的资产评估报告编制深广度要求。铁路行业及其建设投资担负着当前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基建步伐的重任。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投资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的作用,探讨资产评估在铁路行业的应用显得较为重要。此文对铁路项目资产评估的原则、依据、方法和过程等主要事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