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陶伟 《中国水运》2009,(3):81-83
通过分析《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2004)与《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2006、2008)年修改通报之间救生、消防等设备配备标准上的不同,提醒广大的船东在建造或购买船舶时考虑船舶配备部分封闭式或全封闭式救生艇。《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2006、2008)修改通报对救生设备和消防设备的配备标准要求更高。敞开式救生艇将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部分封闭式或全封闭式救生艇,本文就谈谈这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救生艇作为船舶安全救生的重要工具,承载着船员逃生的希望。然而,近年来有关船舶救生艇事故特别是有关救生艇承载释放装置的安全事故屡屡发生。据挪威船东保陪协会(GARD)近年来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3.
0引言 船舶配置救生艇是SOLAS公约的强制要求。目的是为了船员的救生(自救和救助)。航运业是高风险行业,恶劣的气象海况,货物及积载不当,船体老龄及失修失养,违规操作、发生事故等原因都可能造成船舶损坏而弃船自救或进行救助。因而,救生艇的良好工况和船员熟练的施放操作对于救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可是,有的船舶要么救生艇状况不良,要么船员施放操作不熟练或者无记录表明船员已经按照规则进行了检查与操作演练.从而导致港口国检查中被开列滞留性的缺陷。最近,某轮在西班牙CADIZ港,PSC检查官员要求船员施放救生艇.结果因“船员不熟悉放艇操作程序,不能按规范的方法进行救生艇脱钩”,导致该轮被滞留。  相似文献   

4.
<正>0引言救生艇是船舶最主要的救生设备之一,当船舶发生海难事故不得不弃船时,救生艇能够承载船员逃离遇难船,在海上求生活动中最大限度地保障船员的生命安全。然而在定期进行的救生演习中,由于救生艇意外坠落导致船员伤亡的事故数量居高不下。针对这一问题,国际海事组织(IMO)建议在救生演习中使用防坠落装置(Fall Prevention Device,FPD),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救生设备培训的效率,保证受训人员的安全,分析船舶救生培训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系统的整体架构。分别为救生艇和救助艇建立四自由度运动数学模型,模拟小艇在水面受风、浪干扰时的运动。根据实际操作需要,设计多角色协同训练模式,提高多人训练的灵活性。为救生艇建立自由降落运动数学模型,模拟其自由降落的过程。应用三维建模软件和Unity 3D引擎构建火灾、大风浪天气、沉船和人员落水等场景,模拟救生演习的一系列过程。研发的船舶救生培训系统运行稳定,培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科技动态     
《航海》1988,(4)
海上救生保温用具——保温袋保温衣船用保温用具,适用于船舶救生艇、救生筏内乘员的保温救生,使穿着人员减少体热散失,延长生命增加获救机会。在海上遇难丧生的人员中,直接淹死的只占很少数,而由于水温低、体热散失的“过冷现象”导致死亡的却占大多数。提供海上救生保温用具,在国际上已被高度重视,有关国际组织对船用保温用具的技术指标、试验项目,及配备数量都已作了明确规  相似文献   

7.
张向辉 《中国船检》2011,(10):I0010-I0010
近年来,因救生艇演习导致船员受伤甚至是丧命的事件屡有发生。为防止海上人员在进行救生艇训练中遇险,在救生演习时,达飞轮船公司决定禁止船员登艇。但包括船东、救生艇制造商以及监管者的航运业应考虑形势的严峻性.难道因存在潜在风险就对火灾或其它紧急情况置之不理?假如员工被害或受伤.难道雇主可以袖手旁观?救生艇下水固然存在一定风险.但此风险还受外界环境及船舶高度和尺寸等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验船师手记     
《中国船检》2013,(1):100
近期,现场验船师对一艘建于1995年的散货船XX轮进行年度检验时,发现该轮不能满足公约的要求。特提示:救生艇降落设备方面的缺陷将有可能严重影响到救生艇的适时可用和安全降落性能,属于重大船舶缺陷,并可能导致滞留。实际上,公约对救生艇降落设备的基本要求可以追溯至60及74SOLAS公约,83修正案增加了对降落  相似文献   

9.
船舶救生设备在港口国检查时是重点检查项目,而救生艇承载释放装置的缺陷更是PSC检查中的滞留缺陷。文章根据救生艇承载释放装置原理,结合近期救生艇滞留案例缺陷情况,对救生艇承载释放装置的要求进行了梳理,为救生艇的使用和检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混凝土出厂检验强度与交货检验强度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对影响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的几个因素进行了调查与试验。实践证明,只有混凝土企业、施工企业和检测部门质量意识提高和管理措施得当,才能将这个现象逐步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