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解决乙醇乳化柴油极易分层的问题,本文以磁力搅拌器、机械搅拌仪为乳化设备,用0#柴油与含水乙醇为原料制备含水乙醇柴油微乳液,通过实验研究了乳化剂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乳化剂含量、含水量、乙醇(95%-体积比)含量对含水乙醇柴油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燃料的稳定性随含水量与乙醇(95%)量的增加而降低;随乳化剂含量的变化稳定性各有不同,且在乳化剂含量为1%左右时稳定性较好;通过增加乳化剂HLB值可在保证微乳液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含水量和乙醇含量;乙醇含量为9%,乳化剂HLB值为3.5,乳化剂含量为1%时,混合燃料的稳定性最好。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乙醇乳化柴油的配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蒸馏方法将生物质热解油(BPO )精制后与柴油配制成乳化燃料,研究了影响乳化燃料稳定性的因素,结果表明,乳化燃料的稳定性与复合乳化剂HLB值和乳化温度有关,乳化剂的最佳 HLB值在7左右,乳化燃料的稳定性随乳化温度的提高先增大再减小,40℃时乳化燃料的稳定性最好。理化分析表明乳化油的密度、运动黏度、凝点等物理性质基本能够达到车用燃料标准。采用激光衍射技术对乳化燃料喷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热解油乳化比例的增加,喷雾锥角先减小后增大,Sauter平均直径 D32逐渐增大,雾化质量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3.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对于茂名沥青及茂名沥青与渣油掺配沥青的乳化问题,包括乳化剂、稳定剂合理选择的依据,有关乳化剂、稳定剂对乳液和沥青的性能,以及乳液混合料的工程性质等。提出了以OT、1631乳化剂为主剂,与其他乳化剂、稳定剂复合的基本配方。同时重点介绍了利用毛纺厂的印染废水代替自来水制备乳化沥青,既可提高乳化沥青的稳定性,同时可减少乳化剂的用量,降低沥青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利用生物柴油加水乳化,复配乳化剂增加其稳定性,通过生物显微镜观察相内粒度,从而获得稳定性较好且粒度较均匀的几种生物柴油乳化液,并进行了发动机台架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乳化后的生物柴油的动力性与纯生物柴油相当,但经济性得到明显改善,CO排放明显降低。另外,乳5的稳定性和粒度好于乳2.5,CO排放较乳2.5低,但燃油消耗率、HC和NOx排放较乳2.5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双子乳化剂对微乳化柴油稳定性的影响,以 Minitab 软件设计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 试验、爬坡试验、Box‐Behnken 试验,通过 Box‐Behnken 试验数据,建立响应面模型,通过 Minitab 软件中的寻优模块,对试验结果寻优,得到最优的试验配方(体积分数):复配乳化剂比例2.13%,蓖麻油比例1.02%,柴油比例80.85%, HLB 值6.56,葡萄糖水溶液16%,溶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18.68%。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双子乳化剂制备的微乳化柴油稳定时间为292.6 h ,通过试验验证得到的稳定时间为286 h ,与理论误差为4.7%,较传统乳化剂稳定时间提高大约10%,复配乳化剂的比例减少12%,助溶剂比例减少5%,溶液中的葡萄糖比例提高9%,且制备的微乳化柴油颜色澄清透明。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乳化沥青制备过程中乳化条件对乳化沥青稳定性的影响,选取基质沥青的加热温度、乳化剂掺量、油水比、皂液温度以及皂液pH值等参数,对阴、阳离子乳化沥青稳定性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乳化剂掺量达到4%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STAC)乳化剂沥青的稳定性最好;基质沥青温度分5∶5,皂液pH值达到12和2时,制备得到的STAC、SDBS乳化沥青稳定性最好。STAC乳化剂对基质沥青的乳化效果较SDBS乳化剂的乳化效果好,制备得到的STAC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明显好于SDBS乳化沥青。  相似文献   

7.
乳化沥青存储性能不足一直是影响其应用的较大问题,中国已有将纳米SiO2粒子作为添加剂来改善乳化沥青稳定性的研究,但其效果不明显。该文基于Pickering乳液原理将表面改性后的纳米SiO2作为乳化剂直接乳化基质沥青,探究是否比纳米SiO2作为改性添加剂对乳化沥青的稳定性改善效果更佳。首先分别制备了普通改性乳化沥青A、纳米SiO2做改性添加剂的乳化沥青B和基于新型纳米SiO2Pickering乳液乳化的乳化沥青C共3种乳化沥青,然后通过光学显微镜与SEM,探究纳米SiO2粒子分别作为乳化剂和改性剂时乳化沥青表面结构的微观形貌差异,分析3种乳化沥青中乳液颗粒的不同形态;最后通过室内乳化沥青试验和乳液颗粒粒径分析,进一步论证纳米SiO2分别作为乳化剂与改性剂对于乳化沥青存储稳定性的差异及差异机理。微观与宏观试验均表明纳米SiO2作为乳化剂比作改性剂能使乳化沥青具备更好的稳定性。该文的研究说明纳米SiO2  相似文献   

8.
以柴油作为乳化燃料主要成分,配制了含水乙醇质量分数分别为8.9%,16.1%,22.0%和27.3%4种乳化燃料,并对这些乳化燃料和柴油的理化特性、微观分布及结构进行观测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单一乳化剂Span80乳化效果较好;随着含水乙醇质量分数增大,乳化燃料的密度和运动黏度略有增加,表面张力略有减小,蒸发性变得更好,初始馏出温度明显降低,含氧量增加,十六烷值和低热值逐渐降低;含水乙醇均匀地分散在柴油中,形成油包水型乳化液,分散相液滴平均直径逐渐增大,乳化燃料稳定性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9.
鉴于柴油机节能减排的需要,微乳生物柴油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结合国内外微乳生物柴油的研究,综述了微乳生物柴油的稳定性与理化特性,柴油机燃用微乳生物柴油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对比分析了柴油机用微乳生物柴油与柴油在性能上的差异及原因。研究表明:微乳生物柴油的滞燃期较长,使得压力上升速率、缸压峰值和瞬时放热率峰值升高;燃用微乳生物柴油的有效热效率大多高于柴油;燃用微乳生物柴油可以显著降低NO_x和炭烟排放,CO和HC排放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少,颗粒物及PM10排放均有所减少。在微乳生物柴油制备方面,添加扩展型羟酸酯类表面活性剂或加入金属催化剂可以提高微乳液的稳定性,减少污染物排放,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研究还指明,进一步降低微乳生物柴油的黏度,降低制备成本是微乳生物柴油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柴油机燃用微乳化生物柴油的示功图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EWE—2010 DAQ数据采集系统测试了某柴油机燃用微乳化生物柴油的示功图,对实测示功图进行光顺处理后,分析了柴油机燃用微乳化生物柴油的压力、压力升高率和放热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燃用微乳化生物柴油后,最高燃烧压力提高、放热始点推迟、着火延迟期增加。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掺水燃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改变柴油机结构,在1135柴油机上进行了在线燃油乳化、进气道喷水和乳化油的应用性研究。通过台架试验,得出不同负荷下燃烧特性、燃油消耗率、NOx及碳烟排放随掺水比例增加的变化规律。在综合效果较好的比例下,与乳化油、进气道喷水两种掺水燃烧方式进行相同mw/mf的对比试验。试验证明,在线乳化燃油和乳化油燃烧特性基本一致;掺水比例随负荷变化,能够实现小负荷时工作稳定,大负荷时大幅度降低NOx和碳烟排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SBS改性乳化沥青作为一种新型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材料,备受人们关注。以室内试验研究为基础,研究了乳化剂用量的对改性乳化沥青筛余量、标准粘度、延度、针人度、软化点、60℃动力粘度、贮存稳定性的影响,综合比较,确定出BE-3X型乳化剂乳化SBS改性乳化沥青的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13.
柴油乳化过程是指在乳化剂的作用下,水和油以微小颗粒的形式结合在一起。介绍了一种自动控制的柴油乳化过程。为了得到按不同比例配制的乳化柴油的节油和废气排放数据,进行了柴油机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按一定比例配制的乳化柴油具有一定的节油效果和改善废气排放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水泥用量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大水泥用量能很好地改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而大的水泥用量虽然增大了混合料的破坏应力,但使破坏应变大幅减小,混合料的低温抗变形能力变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垂直振动成型方法制备圆柱体试件,通过试验研究了乳化沥青类型和水泥掺量对高速公路路面上面层掺回收料就地冷再生混合料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中裂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相比,SBR与SBS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力学强度可分别至少提高15.0%,9.0%;掺水泥1.5%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浸水马歇尔稳定度、劈裂强度和抗剪强度分别至少提高了11.0%,13.0%,19.0%,85.0%。因此,根据力学性能最优原则,选取SBR改性乳化沥青作为冷再生混合料的胶结料;考虑材料经济性问题,建议冷再生混合料中水泥掺量为1.5%。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乳化沥青冷再生硫磺沥青混合料在路面中应用的可行性,采用旧路面回收的硫磺沥青混合料和普通沥青混合料两材料进行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剪切试验、低温弯曲试验以及单轴压缩试验分别检测冷再生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抗剪切性能、低温抗裂性能以及抗压回弹模量,并对使用硫磺沥青混合料RAP和...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发展与人口的增长,由焚烧生活垃圾而产生的炉渣产量也逐渐增长。将炉渣资源应用在道路材料方向,能够充分利用资源能源,降低道路修建原材料的成本,同时解决道路建材紧张和短缺的问题。本文通过车辙实验、浸水劈裂实验、单轴贯入实验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对比了基质沥青混合料、普通乳化沥青混合料、乳化沥青稳定炉渣混合料及乳化沥青稳定炉渣+水泥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水稳定性能及抗剪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乳化沥青稳定炉渣混合料与普通乳化沥青相比,虽然高温抗车辙性能较差,但表现出更好的水稳定性与抗剪性能。将乳化沥青稳定炉渣混合料中部分矿粉替换为水泥,不仅能够弥补其高温抗车辙性能的不足,并且能够显著提升水稳定性与抗剪性能。  相似文献   

18.
随车乳化器在N485Q柴油机上节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乳化柴油的节能机理,指出柴油机燃用不稳定乳化油的可能性;根据不稳定乳化油的特性,以N485Q柴油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4种不同结构的随车乳化器(该乳化器不必添加乳化剂,能耗小,能将柴油边乳化边燃烧);通过各种不同配比乳化油的稳定特性试验,确定了在N485Q柴油机上使用的最佳随车乳化器。最后考察N485Q柴油机在原机结构参数、最佳随车乳化器条件下,最大转矩转速(1 800 r/min)和最大功率转速(2 300 r/min)处燃用不同油水配比乳化油时的节能效果,获得乳化油的最佳油水配比。  相似文献   

19.
选用胶粉改性沥青和SBS改性乳化沥青作为桥面铺装防水粘结材料,对桥面铺装结构进行不同温度下的剪切强度测试,并在冻融循环及浸水2种环境因素下,对2种防水粘结材料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抗剪强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冻融及浸水作用下抗剪强度也会降低,但胶粉改性沥青稳定性优于SBS改性乳化沥青,是一种更优的防水粘结材料。该试验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抗冰添加剂掺量、Zeta电位、细度模数、堆积密度等因素以及乳化剂类型对乳化沥青黏结料防冰冻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抗冰添加剂掺量的增加,阳离子乳化沥青黏结料的稳定时间不断减少;阳离子抗冰添加剂乳化沥青黏结料的稳定性优于阴离子抗冰添加剂乳化沥青黏结料,且阳离子乳化沥青黏结料的稳定时间随其Zeta电位的增加而延长;堆积密度越小、粒径越细的抗冰添加剂与阳离子乳化沥青混合后稳定性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