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船舶动力定位系统,被逐渐广泛地应用在一些工程船和海洋调查船上。这些船舶在作业中对于保持船位的要求特别高。最近几年,在一些新造的港作船和大吨位的客滚船上也装有动力定位系统。本文以“大洋一号”为例介绍动力定位系统的使用。“大洋一号”远洋科学考察船于2002年进行现代化增改装时,增加了一套动力定位系统,自2003年开始,一直应用在海洋调查作业中。1“大洋一号”船动力定位系统简介动力定位系统由测量系统、控制系统和推进装置组成。控制系统接受测量系统发出的位置信息和环境力信息,通过计算机自动控…  相似文献   

2.
孙伟  管鹏 《航海技术》2019,(4):8-10
<正>0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深远海海洋调查任务量的不断增加,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波纳佩港(Pohnpei Port)已经成为我国海洋调查船进行国外补给的首选。"海洋六号"科学考察船在执行中国大洋协会大洋第51航次期间,靠泊波纳佩港港口进行补给、加油和人员轮换。因以前国内很少有船舶停靠波纳佩港,笔者结合本船实际靠港经验,介绍波纳佩港口情况,供同人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洋一号”船是我国唯一的专门从事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勘查研究开发的综合性海洋调查船。该船于今年进行了高起点的增改装工程,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便是增设动力定位系统。介绍其设计过程中若干重大问题的考虑以及实船的装置,对于国内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应用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调查船为平台对海洋中各种现象进行直接观测是海洋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大洋级以上的科考船不仅可以固定安装调查设备进行常规调查,还可以搭载AUV、ROV、UAV等其他平台,使得海洋调查能更接近目标进行观测,提高观测数据和样品的空间分辨率。随着现代海洋科学研究逐步向深远海发展以及多种装备和不同调查技术的应用,科考船除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外,有些设备的发射接收装置需要远离干扰源,并且要符合调查规范标准,因此实验室及其调查装备的布局尤为重要,合理布局将使综合科考船的性能发挥得愈发优越。  相似文献   

5.
贾向锋  李亚伟  赵涛 《船舶》2023,(5):67-76
大洋钻探是人类认知海洋、开发深海资源的主要手段之一。大洋钻探船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决定着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进程,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配套的深海钻探系统装备的技术水平则直接决定了大洋钻探船的功能和先进性。该文调研了国际上主要的3艘大洋钻探船(美国的格罗玛挑战者号、乔迪斯决心号和日本的地球号)钻探系统装备概况,以及国内自主建造的海洋石油708深水工程勘探船、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蓝鲸1号超深水钻井平台的钻探系统配置能力,结合我国对大洋钻探船的功能定位和作业模式,综合考虑大洋科学钻探、海洋油气钻探、水合物试采和深海矿产资源勘查4个方面的战略需求,提出了未来大洋钻探船钻探系统的总体方案及关键装备配置要求,对关键装备的国产化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给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何崇德 《中国造船》2004,45(B12):279-299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近年来在国外发展迅猛,军民用特种船舶上均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在我国也引起了重视,国内第一艘自行设计设置动力定位系统的无限航区大型船舶是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该船配备动力定位系统后,成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远洋科学考察船,也为我国船舶动力定位技术的实际应用与不断发展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组成、功能、设计要求,并以“大洋一号”船为例,较详细地介绍了动力定位系统的论证、设计、主要设备选型、系统调试、以及试验试航的结果,对于国内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应用与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海洋四号”进行过2次改装,已无再次加装大型设备的空间及载重量预留。然而为了满足未来8至10年的科考调查任务需求,须加装光缆绞车、A架等大型设备。为解决这一矛盾,在统筹考虑原船存在的问题和有利条件后,提出艉部切除、线形修改、整体换新、液舱布置调整、设备布置调整、单舵换装双襟翼舵等优化方案,并藉此对“海洋四号”再次进行改装。试航结果表明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改装取得成功,改装优化方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现代生命科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海洋,至今人类身上的各种器官和生活习惯都明显留有海洋印记。近年来又有“水晶宫”、“海底船”、“麦克”的种种离奇的发现,不免发人深省:人类从海洋里爬上岸来时,是否还有一支仍留在大洋深处的“海底人”……  相似文献   

9.
“南天龙”号——万吨级海洋起重救助打捞工程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子荣 《船舶》1993,(5):1-7
“南天龙”号万吨级海洋起重救助打捞工程船是最近设计制造获得成功的一艘多功能船舶。本文介绍了它的性能,船型和各项设备的主要情况,尤其对关键设备--大型海上起重机等重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任务的“大洋一号”船,在海上航行28天,超额完成第一航段的大洋综合考察任务,于4月30日顺利停靠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的港口。这个初战告捷的喜讯令海军船企4805厂和4808厂的职工格外高兴。隶属中国海洋局北海分局的“大洋一号”因常驻青岛,早与当地  相似文献   

11.
陈志民 《船舶工程》2017,39(S1):279-281
本文立足于国内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现状,指出了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特点,阐述了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内涵,论述了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问题,提出了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Management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is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in shipping management. Models representing the economic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shipping are presented and the use of technology productivity analysis as a method for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shipping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3.
杨俊 《水运工程》2006,(2):92-94
对中碳钢大厚度结构的焊接工艺流程的每个步骤都做了详尽的技术说明,通过对结构以及母材的可焊性分析,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可为类似的焊接作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关于优化件杂货装卸工艺降低装卸成本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图通过对装卸工艺成本的调查、分析 ,以量的形式来衡量装卸工艺的合理性 ,并通过计算来选择工艺成本较低的作业方案 ,从而实现对装卸工艺成本的有效管理 ,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5.
技术创新是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而环境建设是技术创新的关键,本文提出了国企改革中技术创新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上经济危机催生科技革命谈起,分析了全球危机凸显科技创新的紧迫性,阐述了面对金融危机,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等世界大国出台的加快科技创新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提高双波峰焊机焊接质量的分析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蕴 《舰船电子工程》2005,25(3):126-130
主要叙述了有关双波峰焊机各技术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对关键技术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分别从焊接前的质量控制、工艺材料及工艺参数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波峰焊质量的有效方法,围绕如何用好波峰焊机,充分发挥其内在的潜力,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a qualitative approach is taken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certain factors upon the direction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levels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chieved by the Brazilian shipbuilding industry since 1958. Its shows that technological maturation can be a lengthy, uneven and costly process. Absolute and significant growth was achieved whereas only a heterogeneous technological base has been develope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ree interrelated factors, all evolving dynamically through the years, have influenced this apparently contradictory state of affairs: the mode of State support, the growth and technological strategies of individual firms, and the product of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process.  相似文献   

19.
戎伟全  戴进  周俊 《水运工程》2015,(11):94-97
介绍宁波光明通用泊住升级改造工程工艺系统改造的思路和方案。在不影响现有生产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工艺流程和更新装卸设备,使泊位等级和装卸设备配置与实际到港船型匹配,工艺流程更加合理。改造后码头通过能力显著提高,码头卸船能力与堆场能力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采用AB公司MicroLogix1000系列1761-L16BWA型可编程控制器,开发出流水线上自动小车控制系统,取代了以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克服了人机对话难,修改工艺参数麻烦,维修不便等问题.该系统控制一台行走电机的行走或停止、两台卷扬电机的上升或下降来完成整个工艺过程,同时还利用RS232通讯接口实现了程序监控和工艺参数修改等操作.系统实际运行后性能稳定,效果良好,满足了自动化流水线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