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海上编队指挥中心多源信息融合基本特点,指出在信源数量很多时有必要根据数据融合的目的与要求对参加融合的信源进行选择与优化组合,以提高实际信息处理的有效性,提出信源优化组合时应考虑的一些原则,同时指出信源质量的度量对于数据融合也具有实际意义,应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体系化作战中,水面舰艇编队导航面临设备损毁、导航干扰等复杂作战环境的挑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网络的水面舰艇编队一体化导航系统及方法。[方法]通过分布式协同导航提升编队应对复杂环境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编队一体化导航系统分为设备层、系统层和体系层,设备层输出原始的GNSS/INS导航数据,系统层输出节点独立导航数据,体系层融合生成编队协同导航数据。为实现体系层编队协同导航数据融合,采用Floyd算法,以基线传递路径最短的原则构建分布式编队协同导航网络,在节点独立导航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动态基线传递生成节点协同导航数据;通过加权最小二乘法融合多个节点协同导航数据输出编队协同导航数据。[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可成功构建分布式协同导航网络。通过导航支援,保障了受毁伤节点导航的不中断;通过精度支援,提升了受干扰节点的导航精度。[结论]分布式协同导航具有抗毁伤、抗干扰、可提高精度的优势,并可有效应对复杂的作战环境。  相似文献   

3.
在编队条件下,仅依靠单平台发展已遇到瓶颈,跨平台的功能协同与信息融合是有效解决方法。本文对海上编队协同电子侦察与信息融合技术展开研究,重点探讨编队协同电子侦察的功能需求、层次架构、协同机制、信息融合等技术途径,并且评估了协同侦察与信息融合所带来的效能,为海上编队电子侦察技术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构建面向服务的舰艇编队一体化作战研讨厅式综合集成作战系统缺乏统一服务模型与成熟开发方法的问题,对一体化指挥决策服务提取技术展开了研究。给出了一体化指挥决策服务的相关概念,分析了面向服务的领域分析与UML的特点,提出了UML与FODA相结合面向服务的领域工程思路,给出了领域分析过程的UML描述模型,建立了基于UML领域分析的舰艇编队一体化指挥决策决策服务提取方法与过程模型,为舰艇编队一体化作战研讨厅式综合集成作战指挥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海上联合作战数据链组网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海上联合作战条件下,舰载编队指挥系统数据链的使用需求及综合应用技术进行了讨论,分析多种类数据链综合应用需解决的主要关键技术,提出一个多类型数据链协同互连方案及多类型数据链综合管理及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6.
编队作战是未来海上作战的基本样式,进行舰艇编队水声对抗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舰艇编队能够通过数据融合等方式获取鱼雷距离和方位的报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出鱼雷对舰艇编队的攻击意图,即鱼雷攻击的具体目标舰艇,则有助于指挥员采取有效、合理的对抗方法,从而提高舰艇编队的生存能力。论文在建立声自导鱼雷攻击模型和舰艇编队运动模型的基础上,对鱼雷从不同区域来袭时的态势划分,提出了攻击意图的判断准则,并且通过仿真验证,分析了影响判断准确度的因素,为编队协同水声对抗指挥决策提供了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编队作战是未来海上作战的基本样式,进行舰艇编队水声对抗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舰艇编队能够通过数据融合等方式获取鱼雷距离和方位的报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出鱼雷对舰艇编队的攻击意图,即鱼雷攻击的具体目标舰艇,则有助于指挥员采取有效、合理的对抗方法,从而提高舰艇编队的生存能力.论文在建立声自导鱼雷攻击模型和舰艇编队运动模型的基础上,对鱼雷从不同区域来袭时的态势划分,提出了攻击意图的判断准则,并且通过仿真验证,分析了影响判断准确度的因素,为编队协同水声对抗指挥决策提供了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编队防空导弹攻击火力分配优化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魏诗卉 《舰船电子工程》2004,24(3):43-44,69
海上兵力优化分配是编队防空作战中的重要问题。利用对策论和线性规划等理论和方法,研究了编队防空导弹兵力分配问题,建立了舰艇编队防空突击概率模型、编队防空导弹兵力分配优化模型及其解法。给出了一个实例,并用线性规划方法得到了最优混合策略。此方法为舰艇编队防空导弹部署优化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海上舰艇编队及其主要编队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海上舰艇编队的基本概念及美,英,法,俄,日等国的编队模式和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0.
根据舰艇编队不同的作战任务和使用需求,其信息系统中信息融合的内容、程度、范围和要求是不同的。基于多传感器实时目标信息的舰艇编队目标信息融合,应满足对实时目标状态估计和目标识别的需求。为此,在分析目标信息来源、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舰艇编队目标信息融合的功能模型。  相似文献   

11.
舰艇编队无源干扰防御反舰导弹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无源干扰反导作战实际出发,根据我典型舰艇编队对敌来袭导弹的威胁判断原则和使用电子干扰防御反舰导弹的基本方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并在对仿真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切合实际的舰艇编队使用无源电子干扰防御反舰导弹的作战原则和一般规律,对提高舰艇自卫反导作战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鱼雷武器远程精确打击导引模式和技术架构初步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远程精确打击是潜艇使用鱼雷武器攻击肮母编队、大型水面舰艇编队的主要作战模式。本文以远程反舰重型鱼雷武器为背景对鱼雷武器导引模式和技术的框架思路、关键技术、数据融合方法和环境进行了初步探索。利用鱼雷导引数据综合处理装置。建立立足于鱼雷武器的鱼雷导引数据处理体制,强化与舰船作战指控装置间的目标信息沟通、充分利用作战体系、潜艇平台、鱼雷的探测数据进行目标运动分析,从而提高鱼雷武器对目标远程感知和跟踪能力,可以大幅度提高鱼雷武器系统的综合作战性能和协同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舰载作战指挥系统为背景,分析了舰载作战指挥系统探测信息源的类型和一般C~3I系统数据融合的基本模式与结构,根据舰载作战指挥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顺序分层结构,并对舰载作战指挥系统数据融合的具体实现方法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舰艇编队防空能力评估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了更加科学、准确地对水面舰艇编队整体防空能力进行评估,为水面舰艇编队建设提供详细的资料和数据。分析当前水面舰艇防空武器系统发展现状及对编队防空能力的一般评估方法。分析影响水面舰艇编队整体防空能力的各种因素,并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通过计算各因素的隶属度函数并组成模糊关系矩阵实现了对舰艇编队整体防空能力的评估。对水面舰艇编队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舰艇编队组网试验中,涉及多军兵种,组织协调困难、耗费大,采用数据链模拟器技术进行先期试验是有效的解决途径。首先介绍了数据链模拟器在舰艇编队组网试验中的地位,通过数据链模拟器进行舰艇编队组网的试验方法,说明数据链模拟器的构建思想和各功能模块的设计方法,阐述数据链模拟器实现过程中涉及到的无线信息组织、通信信道建模、多种协议自动识别及时钟同步等关键技术,最后介绍了数据链模拟器在舰艇编队组网试验中的具体应用。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某系统鉴定试验上,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16.
雷达在航母编队作战效能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论述了海上航母编队雷达装备的现状,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航母编队雷达反对抗能力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提高海上航母编队雷达反对抗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某型特种滑行艇为基础计算模型单元,基于编队海上列车概念,提出4种典型编队形式并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计算,探索多艇编队航行的减阻可行性,并开展多艇编队航行水动力分析,对指导海上多船编队航行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海战场舰艇编队对抗中,通信对抗呈现体系化对抗趋势。本文从编队通信对抗的主要内容出发,详细论述了编队通信对抗对流程体系、时空基准和信息融合的需求,重点研究了指控流程、协同定位、目标识别和网电复合攻击的关键技术,以及编队体系对抗所带来的效能提升。本文的研究内容对编队通信对抗体系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评估舰艇编队综合作战能力强弱的最大树法涉及编队对海作战能力、编队反潜作战能力、编队防空作战能力、编队电子战能力、编队指挥控制能力和编队战场适应能力等因素。以若干舰艇编队为研究对象,对因素指标进行标准量化。据标准化数据用指数相似系数法计算样本间的相似关系,最后根据各样本与基准样本相聚类或分离进行量化分析,判断各舰艇编队综合作战能力的强弱次序。  相似文献   

20.
队形变化解决编队雷达间电磁兼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艇组成编队时不同平台上的雷达间可能会有新的干扰产生,因此需要研究编队雷达电磁兼容问题.当前多通过编队雷达间的电磁兼容管理,使存在互扰的雷达部分关机解决干扰问题.这种方法限制了部分雷达的使用,不利于充分发挥编队的作战能力.本文提出了通过队形变化解决编队中雷达间电磁兼容问题,对编队中雷达使用不加限制,可以保证编队的战斗能力的充分发挥,是解决编队电磁兼容问题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