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范予东 《交通标准化》2006,(10):138-140
根据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病害情况,通过植筋、增大结构有效截面、栓贴钢板、施加体外预应力束等方法.对某预应力砼连续梁桥进行综合加固,实践证明,该桥的加固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大桥的设计概况、方案设计、连续箱梁结构设计、箱梁高程的控制方法。论述了马房北江公路特大桥多跨连续箱梁与轻型柱式墩临时锚固、箱梁底板预应力束分期张拉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以某公路桥梁加固为例,介绍无粘结环氧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方案,应用专业桥梁分析软件桥梁博士计算分析该加固方案在该桥加固中的效果,并应用大型有限元程序ANSYS对钢锚固块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无粘结体外预应力加固桥梁的具体施工工序以及关键技术,为桥梁加固设计和施工积累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4.
结合武宿立交枢纽J匝道桥箱梁病害情况,经方案比选决定采用有粘结预应力体系加固箱梁。进行了结构受力分析,介绍了粘贴钢齿板施工、梁底预应力施工及喷注高性能抗拉复合砂浆等关键施工技术。补强实践表明:有粘结预应力加固技术预应力筋张拉方便、锚固结构简单、结构耐久性高,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一座预应力连续箱梁在运营车辆荷载的作用下,产生了较明显的多条斜向超限裂缝,经详细检算分析出产生的原因,采用了箱梁内部增设体外预应力束及竖向预应力钢筋的方法,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抗剪加固设计,保证了运营期间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6.
有粘结预应力筋加固连续箱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中等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例,在增大截面以及体外预应力2种加固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筋加固的方法,对该桥箱梁进行腹板斜截面抗裂加固。加固前后荷载试验的实测对比分析与理论计算证明,其加固效果明显,可为同类桥梁进行维修加固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当前社会交通量急剧增加,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易出现梁体跨中持续下挠和箱梁产生结构性裂缝等病害,导致自身强度与刚度难以满足要求,从而影响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为研究体外预应力束刚构桥加固新技术,依托浙江兰溪黄湓大桥,采用一种基于能量变分原理计算的体外预应力增量的加固技术,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法能有效改善墩顶控制截面在在拉应力的情况,经该方案加固后,各控制截面主拉应力消失并转换成一定的压应力储备,最大应力变化幅度达1.121 MPa,各跨中挠度分别减小15.696 mm, 18.790 mm, 17.702 mm,下挠趋势减小,验证了该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加固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大跨度连续刚构桥自身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8.
体外预应力结构主要由体外索、转向块、锚固系统及防护系统等组成。其中体外索的配筋设计是关链。结合实践,介绍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旧桥的原理及配筋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体外预应力结构主要由体外索、转向块、锚固系统及防护系统等组成,其中体外索的配筋设计是关键。结合实践,介绍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旧桥的原理及配筋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改进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直线、曲线混合布束的预应力锚固损失计算方法,提高预应力锚固损失的理论计算精度,对预应力钢束微段建立静力平衡方程; 利用不同钢束形状间的变形协调关系和应力连续条件,考虑设计中预应力钢束直线、曲线混合分布的实际影响参数与正、反摩阻损失差异,建立了针对预应力混合布束锚固损失求解的分段逼近理论,推导了预应力锚固损失精确计算公式,并编制了Python程序,实现了自动求解与简化计算; 通过现场足尺模型试验比较了精确公式与现行公路和铁路桥梁设计规范中预应力锚固损失理论算法的计算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后张预应力直线、曲线混合布束锚固时反摩阻效应小于张拉时的正摩阻效应,且实际中反摩阻影响长度与现行桥梁设计规范算法有较大偏差; 采用提出的方法推算的反摩阻影响范围总体与中国铁路桥梁设计规范更为接近,在精度和离散度方面比现行公路与铁路桥梁设计规范分别高出16.7%和14.9%,且与模型试验数据的相关度更高,变异性更小; 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关研究中应考虑实际预应力直线、曲线混合布束线形与不对称正、反摩阻效应的影响,采用分段逼近法计算钢束预应力锚固损失; 在进行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时,从简化计算的角度考虑,建议采用现行铁路桥梁设计规范计算反摩阻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