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藻中取宝     
陈吉飞 《航海》2002,(5):14-15
海洋中的藻类不仅可以食用,可以提炼药物,而且还可以提炼矿物质,更令人惊讶的是,它还可以“生长”出石油来,这是人类重要的原料仓库。这是以后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目前海洋中可供人类食用的藻类有70多种,主要有红藻、褐藻、绿藻三大类,除红藻和褐藻已被人类较广泛地应用外,其他藻类也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海藻趣话     
海藻是人们所熟悉的海中植物,现已知道的品种有二千多种。如果在地球上举行一次“植物体长比赛”的话,那么,海藻一定夺得“最大”和“最小”这两个“单项冠军”。在南极自由海中,有一种带球的海藻,又名黑角藻,它身长三百多米,比大拇指还要粗。身上有粘性和光滑的纤维带,十分坚韧,可以当作船缆来使用。不过,这还不是最长的藻类。最长的藻类是曾经有过五百米以上的海带,论长度恐怕没有哪种植物敢跟它们较量的了。然而,最小的植物也产生在海藻类中。有一种属于海藻类的微生植物,五平方毫米的地方就可以有四万多条,肉眼是无法看到的。  相似文献   

3.
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要求和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晓华  陈清 《船舶工程》2018,40(12):13-17
处理后的船舶压载水对水生系统的潜在毒性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内容,其中藻类生长抑制毒性试验作为常用的毒性检验方法具有快速简便、营养级低等特点,但国内现有的藻类毒性标准针对淡水藻类,而国外的毒性标准多采用国外常见藻种,不适于国内处理后压载水毒性检测。为了找到适合国内使用的海水藻类生长抑制毒性试验方法,本文对比研究了镜检计数、吸光度计数以及荧光计数法的差别,并对中肋骨条藻和青岛大扁藻进行了生长抑制毒性研究。结果表明,荧光计数法与吸光度计数法同样具有简单快捷,重复性好的优点,但荧光计数法的测定下限(0.20×104个/mL)低于吸光度计数法的测定下限(1.56×104个/mL),更值得在检验方法中推广应用。以氯化锌为标准毒物的藻类生长抑制实验表明,中肋骨条藻比青岛大扁藻更为敏感,更适合作为处理后压载水藻类生长抑制毒性的受试物种。  相似文献   

4.
《舰船科学技术》2015,(7):10-13
离子液体由于其不挥发、不燃和热稳定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专业领域。近年来,在藻类处理领域,离子液体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性地介绍近5年离子液体在藻类油脂提取、藻类其他物质提取和藻类提取物加工等几方面的应用,具体说明离子液体作为溶剂、萃取剂和催化剂的使用情况。表明了离子液体在藻类处理及相关领域的优势,与传统工艺方法相比较,显示出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最后就离子液体的潜在毒性,提出了离子液体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5.
科海拾贝     
《航海》2009,(4)
用水藻制取石油法国国立高等化工学校的专家声称,他们成功地利用一种单细胞藻类植物——葡萄球藻提取出了一种液体碳氢化合物,可用作石油的代用品。专家们指出,这种藻类的祖  相似文献   

6.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些学者研究成功一种新法除船体附着物。这是以在船舶附近造成低频音场,防止软体动物和藻类附着在船体上,该低频音场由发电机、电缆、音  相似文献   

7.
徐双华 《航海》2004,(5):42-42
德法两国海洋学家最近研究发现,在海洋浮游藻类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循环过程中,海藻排出物会将其中的有机碳带入深海,而不是像原先估计的那样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 浮游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将其转变成有机物形式。其中2/3的有机碳会随着藻类的死亡和下沉,被带到海底。科学家此前认为,海藻生长过程中排出的含糖物质很快会被细  相似文献   

8.
传统压载水镜检中常使用一些化学试剂来固定压载水水样中的浮游藻类,针对传统所使用的海藻酸钠及聚乙烯醇溶液限制浮游藻类的缺点,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来限制浮游藻类的运动.实验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的限制效果最佳,且在浓度为1%时限制效果最佳.与海藻酸钠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相比,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具有色度好,黏度适中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9.
技术前沿     
梁静 《中国船检》2007,(7):26-26
英研制可清除藤壶的船舶涂料; 近日,英国科学家找到了一种新方法,可有效解决船舶上附着藤壶和其他藻类的问题。他们用纳米技术研制出一种特殊涂料,可成功将船舶上附着的海洋生物清除掉。  相似文献   

10.
陈宁  孙玉科 《船舶工程》2012,34(2):96-99
为了验证紫外线处理器内部附着纳米TiO2薄膜,在压载水处理过程中的灭藻效果,设计了一套杀灭压载水中藻类的模拟实验系统。分别用单一紫外线辐照法和纳米TiO2光催化-紫外线辐照相结合法对鱼腥藻进行杀灭实验研究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完全杀灭压载水中藻类,且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利用纳米TiO2光催化-紫外线辐照结合法,只需要4根低压高强紫外线灯管就能达到单一紫外线辐照法6根低压高强紫外线灯管对海藻的灭活效果。在不影响灭活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处理器的功率,可以起到节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海洋图片分类效率,本文给出一种基于SOM-MBP多模式并行算法的分类方法。SOMMBP网络模型具有并行处理的特性。利用该特性,运用Hadoop分布式计算平台对SOM-MBP算法进行并行处理。海洋藻类图片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的识别率,并且具有较高处理速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降低船用离心通风机噪声的一种新方法,它主要是改变通风机叶轮的结构,采用一种内、外轮缘间有径向间隙的双轮缘工作轮。试验证明,采用这种叶轮之通风机与目前系列生产之相似参数的通风机相比较,它在吸入和压出侧的噪声可降低4~8分贝,因此也可将这种叶轮结构推荐给其它叶片式机器使用。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是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岛,又是历史悠久的岛,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南海西北部,地处北纬18°10′~20°10′,东经108°37′~110°03′之间,全岛面积约34290平方公里。它四面环海,海岸曲折绵延,港湾众多,海岸线全长一千五百八十四点六公里,有大小港湾70多个,有不少港湾的自然条件很优越。海南岛自然资源丰富,在环岛的海域里,鱼虾贝藻类达8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40多种。地处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无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船舶压载水杀菌装置能量的协同管理,针对紫外线与超声波联合处理(UV/US)压载水管理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杀菌装置能量协同管理策略,选取压载水水质浊度和藻类丰度的变化情况作为模糊逻辑控制系统的输入变量,经模糊推理确定UV/US压载水管理系统各杀菌单元的工作模式;根据UV与US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权重关系,建立UV杀菌单元的仿真模型,并搭建UV藻类灭活试验平台,验证UV/US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UV/US压载水管理系统及其模糊逻辑控制策略在满足压载水排放性能标准的同时,可以实现各杀菌单元能量的最优控制,降低系统的能耗。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某些特种船舶由于停靠时间的限制需要快速检测(例如集装箱船),压载水的藻类溶液需要做快速浓缩的问题,基于Utermhl方法以及结合前人研究的设备上进行改进和创新,设计了利用抽真空方法浓缩藻类溶液并基于设想的接合计数框进行试验,减少由于液体转移带来的数据准确度下降.最终达到快速准确的得到需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IMO动态     
1 2001年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AFS)将于2008年9月17日生效长期以来,航运界一直使用含有机锡化合物(TBT)的防污漆来杀死附着在船底的藻类和贝壳类,但实际上含有TBT的防污漆是一种有害物质,能污染水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并通过生物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和海洋环境。早  相似文献   

17.
陈大伟  陈可纯 《航海》1996,(1):29-30
自1950年世界上第一艘液化气运输船诞生以来,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世界上还只有法国、美国、日本等少数工业发达的国家能够设计和建造。这是因为液化气运输船不仅是一种高科技密集型船舶,而且也因为它的选材之特殊、建造之复杂,设备之独特是其他任何船舶所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18.
羟基自由基压载水处理系统实船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了250 m3/h羟基自由基压载水处理系统并进行了实船实验。整个实验按照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要求进行。对水中藻类,细菌和水质参数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显示,经此系统处理后压载水中藻类浓度和细菌浓度达到了IMO规定的压载水排放标准。处理后的压载水水质变好,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本系统可实现在压载水的输送过程中杀灭外来水生生物和病原体,并可以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19.
兔年谈海兔     
海兔与陆地兔非亲非故 陆地兔有野兔和家兔之分,家兔都是由野兔驯化而来的。我国野兔有9种,而海兔却有21种之多。陆地兔个体不大,性情温顺,有一对长耳朵,很讨人喜欢。而海兔体更小,体呈卵圆形,体长只有几厘米到百余厘米。一般体长多为10厘米,体重30克左右,小巧玲珑。 海兔不是哺乳动物,身上无皮毛。它属于软  相似文献   

20.
新型滤波器     
船舶电子元件常常因电压极限脉冲而产生故障。最近,美国PuRo Plow公司在市场上推销一种新型的船舶电源滤波器,用来保护船舶电子元件及电子计算机设备。它是一种固体状、多级、双向型滤波器。一旦出现损坏船舶电子元件的电压脉冲,该滤波器便能迅速地将超出部分的压分流,使之保持在正确的电压恒流范围内。它循环一周不到十亿分之一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