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富水软弱地层中上下重叠、麻花交叉型盾构隧道群施工的关键技术难题,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周边工作环境和4条隧道空间位置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确定隧道群最优施工顺序,并通过信息化监测手段进行验证控制。通过控制施工时间,采用自行式智能支撑台车,注浆加固技术等措施确保了重叠、交叉段隧道施工安全;采用注浆预加固和克泥效技术保证了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上下重叠、麻花交叉型隧道群施工技术对于类似空间交叠、始发/接收风险较大隧道、近距离下穿重要建构筑隧道的施工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学富  吴恒滨  何仁 《公路》2007,(9):228-231
以淳安~开化公路淳安段隧道群为背景,从人员、人工费和监控量测交通费等角度,在考虑掌子面多少、隧道交通条件、隧道间距离以及隧道所属合同标段等条件,研究了隧道群施工监控量测组织方案。研究表明:隧道群施工监控量测的最佳组织方案应综合考虑隧道群监控量测项目、掌子面多少、隧道交通条件、隧道间距离及隧道合同标段等因素;在隧道群施工监控量测项目投标前,要重点实地考察隧道群的交通条件、隧道间距离、隧道所属合同标段及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等情况。研究成果可为隧道群施工监控量测的投标及组织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隧道总里程迅速增加,特长公路隧道纪录被不断刷新,由此给隧道消防安全带来极大的挑战。高速公路隧道火灾事故造成的危害已引起各省政府对隧道消防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因此,在隧道内安装火灾报警系统,进行实时、准确的火情监测,对保障公共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汕梅高速公路隧道群为例,浅谈火灾报警系统在高速公路隧道的改造与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长大公路隧道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高速公路隧道群的营运管理对先进监控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本文介绍了模糊控制技术在“雷崇”高速公路隧道群中的应用。文章首先分析了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简述其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隧道群监控系统的监控方案,并就工业以太网及模糊控制技术在我国高速公路隧道群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隧道温度场分析是研究寒区隧道冻害规律的关键,为了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理位置条件下的实时远程温度监测,在GPRS远程温度监测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套基于Android平台的远程温度监测系统客户端软件。系统可以实现系统登录、用户管理、系统运行状况查看、历史曲线查看、实时监测数据查看和报表发送等功能。通过在东北季节性冻土区域隧道围岩温度场监测中的应用,表明应用本系统不仅降低了监测人员劳动强度和监测成本,也提高了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6.
桥梁实时监测系统采用可进行长期稳定监测的光纤传感器,并结合多种光纤传感技术,部署传感器网络式分布结构,实现点面结合的实时监测模式。本系统建立了实用的安全评估及预警系统,模拟实时监测系统实际工作状态。应用结果评估表明:系统具有动态、静态数据综合采集的特点,且能实现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存储、统计分析、远程监控与报警等功能,提高了综合监测效率,基本满足大跨度桥实时监测需求。  相似文献   

7.
浙江黄衢高速公路隧道监测C3标段辖区内共10座隧道(单洞19座),隧道群动态监控量测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超前地质预报、日常观察、变形观测、应力监测等4个方面.上作中及时反馈信息,准确预报隧道施工中的险情,工期内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了辖区内所有隧道安全贯通.通过本工程经验总结山岭隧道变形特点、山岭隧道群监测要点与对策等,希望对今后类似工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苏通大桥主梁施工期GPS实时监测系统的坐标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声享  杨保岑  郑义 《桥梁建设》2008,(1):77-79,83
根据苏通大桥主梁施工期GPS实时监测系统的建立要求,为解决GPS实时、全自动监测的坐标成果至工程施工坐标系的转换问题,介绍了2种常用坐标转换模型.通过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采用三维空间转换模型的应用效果较好,据此设计并编程实现了该系统的坐标转换过程,运行状况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自动化监测技术在新建地铁穿越既有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天麟  肖红渠  王刚 《隧道建设》2008,28(3):359-361
远程自动化监测系统由测试设备、数据自动采集器和应用终端组成,具有自动化、连续监测的优点。在北京地铁五号线崇文门站下穿既有环线地铁区间工程中,将静力水准、测缝计等组成远程自动化监测系统应用于既有线的结构及道床监测,通过施工期间的实时监测,快速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保障了新建车站的顺利通过和既有地铁环线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0.
宁波明州大桥拉索安装施工中,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桥梁的运营安全,部分关键位置安装了磁通量传感器,其与联合开关箱、磁弹仪、GPRS无线传输等组成在线监测系统,对该桥的施工和运营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以该桥智能拉索制造为例,对磁通量传感器智能拉索的制作、标定、安装等进行介绍,为磁通量传感技术在桥梁缆索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计算机测控系统应用软件开发平台LabWindows/CVI及其在发动机机械状态实时监测与离线诊断系统中的应用,实际运用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发动机机械状态实时监测与离线诊断。作为新型的测控软件平台,LabWindows/CVI极大地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和应用软件的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新建隧道群下穿福州绕城公路东南段董奉山既有隧道工程,运用三维有限元研究新建隧道群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分别从爆破和静力施工阶段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新建隧道的开挖进尺控制在1.5 m,最大允许装药量控制在7.54 kg,爆破震速可控制在3 cm/s以内,特大断面隧道群施工对新建隧道的爆破震速在安全可控范围内;既有隧道的最大变形为2.9 mm,围岩主应力的前后变化值为1.50%以内,衬砌应力的最大应力变化值为4.17%,特大断面隧道群施工对新建隧道的影响不大。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施工期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结合广东省汕头至梅州高速公路“北斗至清潭”段莲花山隧道群监控系统的建设实践,介绍了集散控制方法和现场总线技术在公路隧道监控系统中的应用,详细分析了该监控系统的技术方案、功能及系统特点等,对公路隧道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20,(5)
针对第三系泥质粉砂岩富水地层中开挖施工和下穿建筑的特点,对超深管井降水后的非爆破机械联合作业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介绍。通过分析对比选择挖机搭载高频振动破碎锤、铣挖头组合联合机械作业,采用三台阶法对复杂地铁车站结构深埋暗挖隧道进行开挖,避免了因爆破震动对隧道群施工产生的安全风险、对周边建筑物扰动大的问题,解决了单一机械设备施工速度慢等问题。结合施工的监测数据分析,证实了非爆破联合机械开挖技术在泥质粉砂岩富水地层中的成功应用,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高速公路隧道群运营的相关因素,介绍了隧道群TSC系统软件运行的现状,提出隧道群TSC系统在安全运营中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以江西赣州赣南大道装配式桥梁工程为研究背景,进行装配式桥梁施工过程中盖梁孔道灌浆密实度检测的实验研究,基于BIM完成实时检测、数据可视化表达、预警通知等功能,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信息实时传递,并实现预警功能。在施工过程中应用新型阻尼振动传感器及灌浆饱满度检测仪,将传感器布设在灌浆料中,将测量得到的信号,转化为能量值和波形图数据形式上传至监测平台,结合云平台实现信息实时传递和预警通知功能,从而实现盖梁灌浆实时检测,密实度不合格的灌浆部位实时通知,进行二次灌浆以达到合格要求。研究结果显示该预制盖梁施工的实验最终达到预期功能要求,该盖梁灌浆密实度检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度,能够检验施工质量,实验选取的实验方法切实可行,对改进装配式桥梁连接节点的质量,推动灌浆施工和检测技术的创新,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瓦窑岭高瓦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瓦斯监测系统的应用,重点介绍了瓦斯监测系统的设备组成、系统布局、系统配置和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人工瓦斯检测和瓦斯监测系统相互配合,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现场实际监测,使施工中瓦斯浓度得到有效控制,保证施工环境安全。最终总结得出瓦斯监测系统的应用对指导高瓦斯隧道施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压路机施工过程监控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GPS与3G技术融合的压路机施工过程监控信息化应用原理、构架以及管理系统的特点和功能,方便地实现了压路机的实时在线监控.阐述了压路机监控系统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所得的监控结果可用于指导施工,从而确保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介绍了安全监测系统的功能原理,然后介绍了安全监测系统在三联隧道高瓦斯工区各个阶段的应用情况及安全监控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传输误差、淋水、雷电、传感器的缺陷等,结合现场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解决办法,对安全监测系统在瓦斯隧道施工的推广应用和安全生产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长大跨桥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要讨论和研究了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在长大跨桥施工和运营中的安全预警和评估的作用,对该系统的功能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利用传感器和现代通讯微机网络智能控制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