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意大利是一个老牌海军强国,尽管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里意大利海军并无多少令人称道的战绩,但这并不妨碍意大利在舰艇设计和建造方面的技术发展。与世界上其他海军强国相比,意大利的水面舰艇技术不但丝毫不落下风,而且还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格。例如意大利海军现役主力水面舰艇中的“加里波第”号轻型航母、“彭尼”级和“大胆”级驱逐舰、“西北风”级和“狼”级护卫舰、“圣乔治奥”级船坞登陆舰等在设计上都有着浓厚的意大利特色,与其他国家海军的同类舰艇存在许多不同。在这些水面舰艇中,“彭尼”级驱逐舰更加令人瞩目,因为该级舰不但风格独特,而且还是意大利海军的一级全能型战舰。  相似文献   

2.
舰艇隐身技术的目的是使舰艇的信号特征融合于环境背景中.有效降低敌方探测器的工作效能。隐身舰艇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各国海军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的海军把保证舰艇隐身性置于和发展新型武器系统同等重要的地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设计的每一型水面舰艇都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隐身性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对水面舰艇隐身技术的研究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并在随后建造的各型驱逐舰,护卫舰上不同程度地采用了隐身技术。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的水面舰艇已完成了从非隐身到初步隐身化的跨越,走在了世界水面舰艇隐身技术的前列。[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自建国以来,中国海军的水面作战舰艇从无到有,从几十吨、上百吨的小艇发展到数千吨的大型驱逐舰,走出了一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断适应时代需求的发展道路。在所有水面舰艇中,排水量超过1000吨的驱逐舰和护卫舰是绝对主力,代表了国内水面舰艇的发展方向和海军需求。回顾历代大型水面作战舰艇的发展历程,可以更好地看清中国海军的发展变化,判断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建国以来,中国海军的水面作战舰艇从无到有,从几十吨、上百吨的小艇发展到数千吨的大型驱逐舰,走出了一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断适应时代需求的发展道路。在所有水面舰艇中,排水量超过1000吨的驱逐舰和护卫舰是绝对主力,代表了国内水面舰艇的发展方向和海军需求。回顾历代大型水面作战舰艇的发展历程,可以更好地看清中国海军的发展变化,判断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云起龙襄     
自建国以来,中国海军的水面作战舰艇从无到有,从几十吨、上百吨的小艇发展到数千吨的大型驱逐舰,走出了一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断适应时代需求的发展道路。在所有水面舰艇中,排水量超过1000吨的驱逐舰和护卫舰是绝对主力,代表了国内水面舰艇的发展方向和海军需求。回顾历代大型水面作战舰艇的发展历程,可以更好地看清中国海军的发展变化,判断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苏文 《船艇》2001,(1):47-50
众所周知,海军是一个需要耗费大量金钱才能建立起来的昂贵军种。舰艇的建造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海军的建立对许多国家来说意味着在建设海军的同时,还要同时承担一个舰艇建造工业,而这个行业建立与维护所需要的费用更为高昂。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海军中,澳大利亚海军虽然受世人关注的程度要逊于美、俄、英、法、日等强国海军,但也是一支不容忽视的海上劲旅。实际上,无论从规模还是装备技术水平看,澳大利亚海军都是南太平洋地区最强的,即使在印度洋地区也是数一数二。进入21世纪后,澳大利亚海军更是加快了现代化步伐,一批具有世界最先进水平的新型水面舰艇已被列入采购计划,其中包括2艘“堪培拉”级两栖攻击舰和3艘“霍巴特”级“宙斯盾”导弹驱逐舰。这些大型舰艇一旦入役,澳海军就将从近海防卫型迈入远洋进攻型海军行列,特别是“霍巴特”级驱逐舰将对澳大利亚海军的未来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崭露头解的0109型艇 人民海军初阶时期,东海前线海军依靠一些小型舰艇在头门山海战、夜袭“太平”号、解放一江山岛、炮击金门等战半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但原有的一些舰艇,如50年代中后期建造的55甲炮艇,虽然比第一代炮艇53甲在战术技术性能上有明显的提高,但此时,国民党海军在美国的扶植下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拥有驱逐舰、护卫舰等数十艘般艇。这些般艇排水量大,火力强,航速快;此外,尚有一批快速特务艇经常侵犯和骚扰我沿海。相比之下,55甲炮艇航速仍偏低,火力不够强,抗风能力差,不能更好地和鱼雷快艇协同配合作战,需要设计制造新的高速护卫艇。  相似文献   

9.
杨屹  程虹  王青 《舰船科学技术》2010,32(5):139-142
驱逐舰是海军舰艇装备中最具代表性的舰艇,是海军舰艇编队中的重要舰种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外目前较先进的美国的"阿利·伯克"级ⅡA型、DDG-1000级、英国的45型、日本的"爱宕"级及韩国的KDX-3级等驱逐舰的特点分析,总结了国外驱逐舰的五大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国外驱逐舰的发展经验,提出了我海军大中型舰艇的发展应围绕国家战略需要,注重提升实战能力;应结合国情发展装备,技术适度,稳步提高;加强新技术应用,不断提升装备技术水平;注重技术的横向利用,一次投资多次受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海军舰艇通信的特点,综述我国海军舰艇通信技术的发展概况,提出21世纪舰艇通信向综合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并就强化通信电磁兼容设计与研究;加速对潜通信安全与可靠性的发展;发展舰艇通信对抗技术;软件无线电在舰艇通信中的应用等问题提出见解与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潜艇的积极作用,使得盟国海军面临一个怎样提高反潜防御的有效性问题。护航船舶的严重不足,特别是舰队驱逐舰的不足以及它们对低速护航的不适应,使得专家们急于研制出一种主要任务是对敌潜艇作战的新型舰艇。  相似文献   

12.
赵汉南 《船艇》1989,(10):7-8
世界各国海军舰艇应用燃气轮机推进装置正加速度增长,全世界有43个国家的海军采用燃气轮机作为推进装置,总台数达2700台以上,总功率超过2800万千瓦。苏联于1963年首次把燃气轮机装在驱逐舰上,接着于196了年英国决定建造装燃气轮机的战舰,美国也在3500和800。  相似文献   

13.
水面战斗舰艇的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主要国家水面战斗舰艇的发展现况,当前驱逐舰、护卫舰仍为发展重点,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等还在继续发展,电子信息系统已成为海军主要装备。展望21世纪,信息化、武器制导化、无人化、电子对抗、隐身技术等将成为水面舰艇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喷水推进在现代舰艇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喷水推进的基本原理和优点;列举并分析了喷水推进在现代海军高速攻击艇、隐身型舰艇、高速运输舰、护卫舰和驱逐舰等大中型舰艇、登陆舰及两栖攻击车辆上的应用,归纳了喷水推进在现代舰艇应用的特点;最后就喷水推进未来在我海军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凌翔 《航海》1993,(5):10-11
1974年1月17日至20日,我海军舰艇与异国海军舰艇间的首次海上交锋在我西抄永乐群岛海面打响了,在这次战斗中,中国海军共有271、274、281、282四艘猎潜艇和396、389两艘扫雷舰参战,交战的对手是作战能力较强的某国海军的3艘驱逐舰和一艘护卫舰。  相似文献   

16.
杨燮庆 《船舶》1996,(1):51-55
反水雷舰艇是各国海军的主要舰种之一,即使是在现代海战条件下其仍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对反水雷舰艇的船型,船体材料,主要武备,反水雷兵器,典型的反水雷舰艇技术性能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水面舰艇总体技术在海军装备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回顾了水面舰艇总体技术的发展历程,在分析其主要构成以及信息时代海上作战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信息时代对水面舰艇总体技术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8.
沙恩.  F  宋新新 《机电设备》1991,(3):30-31
联邦德国海军随着在舰艇上装备现代化主机(高速柴油机和燃气轮机)的同时,开始在舰艇上广泛采用调距桨。自50年代后期开始已有一系列驱逐舰、护卫舰和扫雷舰定购了调距桨,并在舰艇服役中得到使用。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军水面舰艇的发展发生了极大变化,曾经称霸大洋3个多世纪的战列舰被舰空母舰所取代,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导弹武器的出现不仅改变了现代海战的作战样式,对各型水面舰艇的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现代水面舰艇的作战能力。尤应指出的是,二战中处于从属地位的驱逐舰和护卫舰也从后台走向了前台,一艘排水量不到万吨的驱逐舰装备了先进的现代雷达电子设备以及防空、反舰、反潜等新式导弹武器后,综合作战能力就要比二战中拥有大口径舰炮和厚重装甲、排水量达数万吨的战列舰高出数倍,即使一些只有几千吨的护卫舰也具备了挑战大型舰艇的能力。同时,由于具备了多用途性,一艘驱逐舰或护卫舰可以同时担负多种不同的作战任务,不仅减少了舰队对各型不同功能舰只的保有量,提高海上编队的作战灵活性和机动性,还大幅减少了装备使用、维护的费用。由于驱护舰有良好的性价比,因此战后不仅中、小国家将发展多用途驱护舰作为首选,就是像美、苏那样的海军超强也同样发展了众多驱护舰作为大型舰艇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对在海军舰艇系统费用削减的情况下,如何在海军舰艇的总体平台控制系统中采用商用技术来维持舰艇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讨论。假定用一艘90年代设计、21世纪服役的舰艇来比较两种商用技术,并提供了参数分析。评价包含若干因素,如性能、环境标准、可靠性、可维修性、战斗损伤生存能力、采办费用、全寿期费用、人的因素,以及在作战环境中支持更高综合级别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