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介绍AST-FR型带胶阻燃热缩套管的特点、性能以及在船舶电缆连接中的应用,并通过具体例子介绍该工艺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去年年底召开的“水面舰船电缆密封装置技术鉴定及水面舰船电缆密封装置密性检测方法及验收要求”会议,标志着我国在船舶电缆密封专项技术领域中,已经解决了从材料、施工工艺、结构型式到检测技术和验收方法等一系列  相似文献   

3.
金承新 《港口科技》2012,(11):26-27,36
随着水下舰船和石油平台的发展,要求有纵向水密封电缆与之配套。作为实现水密性能的关键构件,密封胶的研制至关重要。分析密封胶粘合力,介绍胶水的配方研究和成品电缆的技术要求。检测证明,试制的纵向水密封电缆达到预定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舰船用纵向水密封电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江  陆云春 《船电技术》2010,30(12):32-36
水下舰船及深水域设备的发展要求具备承受高压水纵向密封性能的电缆与之配套。本文对舰船用纵向水密封电缆的研制作了介绍,并对其主要的性能作了阐述,以对读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船舶自动化的发展,自控、遥控性能的提高,电子、电气设备的日益增多,电缆数量也随着增多,从而在船上构成了一个宽广的电缆网。过去,一艘万吨级的远洋货船只需要敷设20~30公里的电缆,现在由于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国外有些大型集装箱船上的电缆已超过了100公里。电缆穿过防水和防火的舱壁已不可避免,为保证舰船任意相邻两舱浸水的抗沉性,成束电缆穿过隔舱的密封已成为船舶建造中必须考虑的工艺问题。世界各国的船级社或船检机构,对隔舱的水密要求都有明确的条文规定,国际电工协会(IEC)对电缆通过水密隔舱也推荐了试验方法。目前成束电缆穿过隔舱的密封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用填料填塞或灌注,使填料充满缝隙,通过填料的粘结力或附着力达到密封。通常采用的有211填料、环氧树脂、7551和AEG德律风根公司的E型填料。另一种是根据敷设电缆的尺寸,将填料预制成型,再在外力的作用下,在填料函内部产生挤压应  相似文献   

6.
介绍开发舰船电力系统施工设计CAD软件的三套应用系统,即电缆信息处理系统,电力系统辅助绘图系统及主干电缆图自动生成系统。其中电缆信息处理系统包括数据维护管理、专业导电册信息处理、工艺套信息处理、电缆订货管理及主干电缆信息处理。对系统的功能和在某舰施工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阐述了参数化自动生成主干电缆图的原理和实现方法,该方法是对舰船主干电缆设计的一次革新,系统具有用户界面清晰、操作简单和实用等特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成束电缆穿过水密隔壁的密封,对于水密舱的水密性和船舶的抗沉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老的密封工艺,不但工序繁多、劳动强度高,而且更为主要的是不能确保填料函的水密性。1975年,六机部第十一研究所,中华造船厂和七院第一研究所组成三结合小组,通过一年多的研究,试制成功了7551型密封填料和TCH型电缆填料函(图1),解决了成束电缆穿过水密隔壁的密封工艺,并达到了水密隔壁的水密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王昆  彭小弟  林磊 《船舶工程》2011,33(5):54-55,64
为了实现舰船对电缆更高的耐火要求和更广的适用范围,研制了新型耐火绝缘体高温耐火舰船电缆.该电缆结构简单、耐火时间更长、耐火温度更高、不延燃性(阻燃)更好,有效提高了舰船的生命力,保障了舰船的正常运行及人员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高温超导电缆具有重量轻、损耗低、电流运载能力强等特点,将高温超导电缆运用在舰船消磁系统中可以提高舰船消磁系统的消磁能力,增强舰船的战斗力。本文结合高温超导电缆的特点,概述了消磁绕组使用高温超导电缆代替铜质电缆的意义,并从工程实施方面对高温超导电缆应用于舰船消磁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实现高温超导消磁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低烟无卤阻燃电缆广泛应用于船舶、舰船和海洋工程装备,成为与之配套的主流电缆产品。介绍了低烟无卤阻燃电缆的一些术语,对舰船和海洋工程用低烟无卤电缆的性能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1.
根据MAN汽缸套损坏情况,提出了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汽缸套热负荷和机械负荷进行强度计算分析,并研究探讨了几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船用水润滑橡胶轴承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流-固耦合模型,研究水膜对水润滑橡胶轴承橡胶衬套的热传递及受力变形的影响,并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供水特性对其温升和受力变形的影响。结果显示:水膜和橡胶的温度呈现出一种偏移的梯度变化;橡胶的受力变形呈现出带弧状的梯度分布;供水速度对橡胶温升和受力变形的影响显著,供水温度和密度对其受力变形的影响程度也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某型船用液压联轴器进行改进设计,基于非线性接触理论,建立该型船用法兰式液压联轴器接触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对其装配过程及最大负载工况进行结构强度分析,计算得到各工况下联轴器的应力分布。计算结果表明,该液压联轴器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但在外套内孔法兰端尖角处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船用往复泵管路减振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往复式水泵管路振动一直是国内有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在分析往复式舱底泵管路振动产生机理的基础上,针对往复式水泵管路振动特性,运用近年来研制的一些新型管路减振元件,如袖套式挠性接管、管路消振器、管路流体压力蓄能器等,对往复式水泵管路振动进行试验研究,为管路减振设计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光海  郑超瑜  陈武 《船海工程》2012,41(5):115-118
探讨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在船舶上应用的可行性。在分析干燥剂再生温度和除湿效果的基础上,根据船舶余热的品质和船舶空调的特点,构建了一个船用除湿空调系统。该系统采用单个转轮两级除湿的方案,利用船舶余热作为干燥剂的再生热源,采用海水冷却和压缩式制冷机组冷却相结合的冷却方式,以保证送风温度的稳定。根据所确定的系统方案,建立起船用单个转轮两级除湿空调系统的实验台,用于研究模拟海洋环境下该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船舶柴油机超低温排烟余热锅炉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热锅炉是船舶主机余热利用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为了综合利用船舶主机余热,文章结合船舶主机的特点以及传统余热锅炉的设计方法,以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柴油机余热利用系统中应用的三压式超低温排烟余热锅炉为例,给出一种新型船舶柴油机超低温排烟余热锅炉的设计方法和特点。定量分析比较了采用大小管径对锅炉整体质量尺寸的影响,结果显示,小管径在质量、尺寸上表现优越,适合在船舶动力系统中使用。此外,还推导出余热锅炉受热面采用螺旋翅片管时换热面积及烟道流通面积的计算公式,并提出受热面管束6种错列布置方式,可供相关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海上以护筒为依托搭设满铺钻孔平台,进行嵌岩灌注桩施工的工艺应用较广泛,但若施工条件发生变化,则其施工工艺也将随之变化。结合福建大唐宁德电厂煤码头的施工条件,提出"振动锤沉桩—原平台延伸分2层平连稳桩—满铺平台上钻机成孔"施工工艺,成功解决了海上浅覆盖层灌注型嵌岩桩钻孔平台搭设问题,使该工程工期提前,获得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18.
黎庶 《船舶》2015,(5):8-11
文章介绍太阳能热能利用最新技术,并探讨太阳光热能采集与利用系统替代船用辅助锅炉系统产热的可行性;提出一种太阳光热能蓄热系统的设计方案,其输出的导热油可经发动机排烟管再加热(阳光不足时),也可用于对船上重油、淡水等加热和为船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设备提供热源。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船舶空调系统在冰区海域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本文提出在一定范围内精确控制船舶主辅机冷却水的温度,将船舶主辅机冷却水与海水源热泵系统相耦合,使船舶主辅机冷却水在冰区海域可以作为热泵系统的热源,为船舶舱室供热。以2800TEU船舶为对象设计了冰区船舶空调系统,通过对船舶上层建筑的负荷计算,船舶主辅机冷却水可以为船舶舱室提供充足的热量。通过合理的使用船舶主辅机冷却水不仅可以解决船舶空调系统在冰区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同时提高了船舶能源的利用率,也为船舶舱室提供稳定舒适的人工环境。  相似文献   

20.
船舶余热梯级利用的淡水-空调复合供能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石  杨征  安卫超 《船舶工程》2017,39(5):76-80
探讨船舶柴油机余热利用的发展潜力和当前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根据能量梯级回收利用原则,设计一种以水/水蒸汽为单一热媒的新型淡水-空调复合供能系统,该系统包括冷却水余热回收和废气余热回收2个模块,兼具供热/制冷、制取淡水、生活用水等诸多作用。最后,对该系统进行热平衡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68.4%的余热回收量,低碳环保,节能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