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4月18日,广交会上公布了一份《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详细提出未来10年中国将推动货物和服务贸易双双实现“倍增”,未来20年初步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这是中国首次明确后危机时代的外贸“发展战略图”。  相似文献   

2.
中欧均高度重视双边经贸合作,《欧洲2020战略》视我国为未来10年欧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我国当前经济增长强劲,快速发展的内需市场对欧盟摆脱危机、实现经济复苏至关重要。中欧均高度重视双边经贸合作,《欧洲2020战略》视我国为未来10年欧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我国当前经济增长强劲,快速发展的内需市场对欧盟摆脱危机、实现经济复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于汝民 《中国港口》2009,(11):6-9,18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国际间的贸易、投资和产业转移进程受到了阻碍.这给多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的中国港口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妥善应对危机是各港口企业当前的紧要任务。同时.我们更要考虑面向后危机时代港口行业如何调整和完善发展战略.实现新一轮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沈益华 《中国水运》2006,4(6):10-11
长江三角洲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两个率先”战略的实施将促进长三角港口的快速发展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及中央提出的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要求,长三角地区2010年将总体全面实现小康,2020年将总体实现现代化.因此,在未来十几年,长三角及长江沿线地区国民经济、外贸进出口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必将带动港口吞吐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其东 《中国港口》2009,(11):I0001-I0001
国际金融危机对2009年我国港口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面临外需不振、贸易保护主义而引起的外贸吞吐量的下降、港口之间竞争加剧、港口企业效益下滑,港口企业为此而困惑不已。其实,从更深层次角度看,它反映了中国港口长期发展中存在着的科学理念缺失。在经济危机从企稳趋好到经济恢复增长的这一段后危机时代,伴随着我国的积极扩大内需、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港口业也将呼唤港口经济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6.
声音     
《中国远洋航务》2014,(8):12-12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 正在起草培育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的文件,开始对打造“贸易强国”展开部署。“贸易强国”重点提出了培养外贸竞争新优势的思路,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配套内容还涉及营销网络、跨国公司的发展思路、海外投资以及下一步如何发展服务贸易等。中国将在2020年初步形成一个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贸易强国。  相似文献   

7.
《航海教育研究》2010,(4):18-18
20lO年11月9日,以“把握未来”为主题的“第七届国际海运(中国)年会2010”在广州开幕,14家全球航运及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1000余人齐聚广州,围绕“视野·格局”“战略·应变”“布局·调整”“绿色·创新”“共享·多赢”五大主题,为后危机时期全球航运业发展把脉。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正酝酿深刻的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自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以来,“一带一路”的倡议为促进沿线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为航运物流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创造了更好的投资发展环境.“一带一路”实施两年以来,中国的投资贸易结构已悄然展开了新的图景.  相似文献   

9.
《水运管理》2010,32(12):36-36
2010国际海运(中国)年会于2010年11月8—10日在广州隆重举行。本届年会以"把握未来"为主题,围绕"视野格局""战略应变""集成增值""布局调整""绿色创新""共享多赢"等6大议题,为后危机时代全球航运业发展把脉。  相似文献   

10.
蒋伟 《世界海运》2010,33(9):23-25
"后危机时代"的特点、经济特征为中国港口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通过对后危机时代港口发展基本走势的分析,指出未来港口竞争新优势必须要转型发展,以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