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燃机燃烧噪声分离的试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内燃机燃烧噪声分离试验方法的理论基础和燃烧噪声的分离试验。通过电子计算机计算分析,得到内燃机燃烧噪声。这是数字分析技术中燃烧噪声分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发动机静态传递函数测定的原理传递函数是描述线性定常系统的有关物理量随时间或频率变化的规律的数学模型,在分析噪声和随机振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结构的传递函数及振动力已知,则所产生的响应可以通过传递函数计算出来,还可进一步计算此响应造成的噪声,从而达到预测噪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活塞材料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赖华清 《上海汽车》2005,(12):33-35
文章对内燃机活塞用材料的应用及发展作了详尽的介绍,对几种活塞材料的性能、优缺点、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和叙述。分析指出,短期内铸铁和铝合金活塞仍将在内燃机活塞制造中发挥主导作用,从长期发展来看,复合材料将是内燃机材料活塞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的对内燃机表面噪声的测振计算法,是近年来发展的替代“铅板复盖法”的新方法。此法综合考虑简支平板在1/3倍频带上的辐射效率,从而计算出表面辐射噪声级。本文以6110型柴油机表面振动和噪声的实测为例,指出了该机的主要噪声源,并将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5.
燃烧噪声是内燃机噪声的主要来源,本文通过分析内燃机燃烧噪声产生的基本原理,提出降低燃烧噪声的控制策略,包括采用新技术,应用新材料,以及进行新的设计等,并对几种典型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车辆整备车身噪声传递函数优化中消除某噪声传递函数声压级峰值时易引发新的噪声声压级峰值的问题,提出引入控制变量的车身噪声传递函数优化方法。以某车型驾驶室为研究对象,构建优化模型,以驾驶室结构板件厚度为变量,利用所提出的算法对涉及的参数进行迭代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降低了目标频带内的噪声传递函数声压级峰值。  相似文献   

7.
内燃机的噪声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燃机的噪声源进行了分类。内燃机的噪声源,按辐射方式为直接向大气辐射的和间接向大气辐射的噪声,并通过近场声压法、封闭法、分部运转法和声通道法和声强法、信号处理法、振动测量法等方法对噪声源加以识别。并分别阐述了内燃机进气噪声、排气噪声、风扇噪声、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的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 根据1984年10月在无锡举行的中国内燃机学会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和中船总柴油机测试技术情报网联合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内燃机测试年会的决定,拟于1986年10月召开第三届中国内燃机测试学术年会。 年会论文的主要内容有:内燃机测试技术新动向;噪声、振动测量分析技术;排放测试分析技术;光测纤维在测试技术中应用;内燃机性能参数测量及数据处理;自动化试验台的研制;零部件结构强度的测试;各种传感器的研制;高速摄影技术的进展以及新仪器设备的开发,国外引进仪器设备的使用消化等。  相似文献   

9.
《汽车工程学报》2011,(4):283-298
在汽车(装有传统内燃机)NVH的设计中,在动力学、振动学及声学设计等方面均面临许多挑战,如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成本以及轻量化.此外,对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由于增加了新的部件或子系统,不同的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及改变后的运行模式,从而降低了传统内燃机的掩蔽噪声,使整车的振动噪声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形成了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发动机怠速工况下车身结构噪声的传递特性和峰值噪声的成因进行研究。采用力锤敲击法,测量从悬置被动侧加速度至驾驶员右耳的噪声传递函数,导出从加速度至声压的传递函数,再根据发动机怠速下悬置被动侧的加速度激励,高精度合成了驾驶员右耳处的总声压并研究路径传递噪声的贡献。结果表明,总声压是频域中所有路径传递声压的叠加,与路径传递声压的幅值与相位均有关,路径传递声压对总声压的贡献有正负之分。最后识别出主要的传声路径,并利用动刚度曲线、噪声传递函数曲线和悬置的加速度谱,对路径的峰值噪声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噪声和活塞拍击噪声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卫海桥  舒歌群  韩睿  梁兴雨 《汽车工程》2004,26(6):662-665,670
通过试验方法获取燃烧噪声的传递函数,并测量噪声和缸内压力信号,用时间窗获取包含活塞拍击噪声的燃烧噪声,并与缸内燃烧压力和传递函数计算所得的燃烧噪声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了活塞拍击噪声出现的频率范围。对活塞拍击噪声的特性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内燃机噪声控制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综述了车用内燃机噪声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最新发展趋势,指出我国内燃机噪声控制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全国大中专院校的内燃机原理教科书中,对自然吸气四冲程内燃机的“泵气损失”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定义:一种以清华大学刘峥等教授编写的《汽车发动机原理教程》中所叙述的为代表;另一种以西安交大周龙宝等教授编写的《内燃机学》中所叙述的为代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内燃机工作过程多参数模拟计算的方法,该方法用于分析内燃机的进排气系统中气体流动,循环模拟和排气噪声计算。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技术》2007,(6):23-23
天津内燃机研究所设计所(天津朝霞摩托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是天津内燃机研究所控股的合资公司.注册资金1800万,现有固定资产3000万.主要从事摩托车、摩托车发动机、通用小型汽油机及相关零部件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技术研究。设计所下设工业造型部、整车部、发动机部、综合技术部、振动噪声研究室、计算流体力学研究室,汇集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6.
内燃机电站气流噪声有源控制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内燃机电站的噪声特点,提出采用有源控制原理对内燃机电站低频噪声进行控制,并提出了具体的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相比于内燃机的低频点火、机械和燃烧噪声,电动汽车的主要噪声变为电磁力和齿轮啮合导致的更高频的啸叫声,令人烦躁。且由于没有内燃机工作噪声的掩蔽,这些高频单调噪声在许多工况下会很显著。同时,纯电动汽车行驶时也还有路噪、胎噪和风噪等噪声。因此,既要考虑单调噪声的声压级,也应计及其它噪声的掩蔽效应。本文中对7款纯电动汽车车内噪声的声压级、TNR和主观评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TNR与主观感受的趋势一致,而声压级的大小并不能直接用来评价啸叫声的显著度。根据电驱动总成主要阶次的TNR分布,得出对应于电动汽车啸叫声显著度的TNR数值范围。最后总结了电驱动总成的NVH目标设定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电动汽车整车噪声总体较低的事实,比较了传统内燃机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噪声差异.从频率域上看,电动汽车的中频和低频比传统内燃机车要低,但电动车的高频部分存在明显的阶次噪声.主观评价对比则表明,传统汽车的运动感较强,而电动车则运动感不强.高速时由于没有内燃机噪声的掩蔽,电动汽车轮胎/ 路面噪声和风噪声比较明显.所以对电动车...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碳中和目标,除了采用电驱系统和燃料电池发动机,还需要开发零碳或低碳燃料内燃机,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氨作为零碳燃料和富氢载体,在碳中和时代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研究热点。在总结氨及氨与其他燃料组成的混合燃料燃烧特性和燃烧机理基础上,分析氨在内燃机上应用的可行性,及与化石燃料内燃机相比氨内燃机显现的新特点,提出未来应用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现有研究表明:氨燃料与其他高活性燃料组合,采用高活性燃料引燃是内燃机上比较可行的技术方案。内燃机可采用汽油、天然气、氢气引燃,与传统汽油机相比,在不改变发动机结构情况下,气态氨使内燃机动力性能降低,同时NOx和未燃NH3排放增加。压燃内燃机可采用低自燃温度燃料如柴油、二甲醚等引燃。与纯柴油或二甲醚内燃机相比,氨内燃机动力性能降低,排放与燃料混合比例相关。在所有引燃燃料中,采用氢燃料引燃燃烧改善效果最大,且为零碳排放,因而氨氢融合内燃机是碳中和时代非常有竞争力的零碳动力。未来,实现氨氢融合燃料内燃机应用也需要解决一些研发课题,包括专用氨喷射系统研发、合适的后处理系统研发和车载氨裂解系统研发等。  相似文献   

20.
能源政策、能源发展趋势,使众多同行对内燃机电站的发展前景反复思考着,还有内燃机电站的生存空间吗?通过对部分能源发展现状的叙述,以求看到内燃机电站是不可缺少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