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绍勇 《都市快轨交通》2009,22(1):85--87,95
针对地铁车站配电变压器容量选择过大的问题,对地铁车站用电设备工况进行论述,同时对影响配电变压器经济容量选择的主要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典型地铁车站的负荷计算结果,应用现值成本法,对地铁车站采取不同容量配电变压器时的总费用进行计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铁车站配电变压器经济容量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物业开发配电设计现状,明确了设计的关键是物业业态(模式)及其对应的负荷计算。一般车站物业开发配电预留电源可采用独立配置的物业跟随式降压变电所,也可采用0.4 k V低压侧共享方式。通过研究在低压侧共享电源时物业开发容量对变压器容量的影响,阐明了不同业态对应的计算方法和面积划分原则,并分析了地铁车站物业开发配电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龙潭 《都市快轨交通》2008,21(5):41--43
分析需要系数法在确定地铁动力照明计算负荷中所存在的问题,指出由于计算负荷与实际负荷偏差而造成地铁车站配电变压器的负载率普遍偏低,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配电变压器容量的传统计算方法是需要系数法,但此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需求相差较大。应用K-means聚类算法,通过对已运营车站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标准负荷曲线,结合新建车站设备的设计功率,最终确定新建车站的变压器容量。应用此新方法,能显著提高变压器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的负载率匹配性,大幅降低配电变压器的计算容量,从而明显减少配电系统一次性投资和后期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负荷开关柜的工作原理和地铁供电系统中配电变压器的供电方式,阐述了配电变压器前负荷开关柜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6.
余龙  李汉卿 《电气化铁道》2010,(4):39-41,46
介绍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的原理和特点,分析其节能的经济性,提出了采用非晶合金变压器降低地铁配电变压器空载损耗水平的技术方案。结合地铁系统的特点,论证了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在地铁中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刘永红 《铁道工程学报》2011,(2):115-117,121
研究目的:探讨地铁地下区间中间风机房最优配电方案,保证事故情况下大功率隧道风机能可靠启动,把地铁事故危害降低到最小.研究结论:地铁地下区间中间风机房有功率90 kW风机两台,风机房总负载容量超过200 kW,且配电距离超过250 m的情况下,设计中一般采用高压配电方案.大功率风机选择软启动方式,可有效降低变压器低压侧的...  相似文献   

8.
在地铁线路设计中,遇到穿越江河的超长隧道,必须配置大功率隧道风机保障隧道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由于隧道风机负荷大,而风井变电所其余负荷较小,故风机负荷占风井变电所总负荷的比例高达90%,因此,在区间风井配电变压器容量选取时将面临两难困境。在满足启动电压降的同时还要注意下级配电开关的合理匹配;另外需要从经济性、工程可实施的角度选择适合的配电变压器。以实际工程设计为例,计算分析越江隧道风机的电压降并进行校验,分析选择下级开关的额定电流并根据隧道风机启动电流配置保护整定值,以供同行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配电变压器负载率约为30%,长期处于轻载状态,电能浪费严重。非晶合金变压器空载损耗仅约为常规配电变压器的30%,低能耗优点突出,可充分节约运营成本。本文将非晶合金变压器与常规配电变压器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成都地铁30号线进行经济性分析,为后续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备选型和节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铁路工程中由于信号电源屏与供电系统开关电流整定不匹配,经常导致事故时开关越级跳闸。通过分析信号负荷的特点及信号、电力两专业对信号负荷电流的计算过程,发现二者所遵循的标准以及对系数的取值存在差异。电力专业计算结果更接近于实际,而信号专业计算结果偏大,造成电流整定不匹配。通过分析开关的保护特性,提出对于信号负荷占变压器容量比重较小时,信号机房配电开关采用隔离型,信号电源屏进线开关与变电所开关实现选择性保护的配电方案;信号负荷占变压器容量比重较大时,电力供电设远动功能,便于快速恢复供电。此方案已在多个工程中采用。  相似文献   

11.
徐磊 《都市快轨交通》2011,24(5):97-101
分析接触网内置式补偿装置的结构及特点.结合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对上海地铁户外段补偿装置进行跟踪测试和性能研究,制定出相应的技术维护标准,从而为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设备的标准设计和运营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地铁车站公共区负荷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继续完善地铁车站公共区负荷计算方法,用该负荷计算方法得到的数据作为输入参数,应用TRNSYS软件建立地铁车站公共区逐时负荷计算模型.以南方某屏蔽门地铁车站为例,用该站夏季某时间段的实测负荷数据对TRNSYS模型进行验证;并用该模型对负荷影响较大的因素做详细分析,挖掘该站的...  相似文献   

13.
地铁车辆基地改扩建是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的重难点。针对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改造后3、4号线的运营方案,结合现有车辆停放和检修设施不能满足需求的实际情况,重点对既有车辆设施布局和规模的适应性进行详细分析,通过计算提出具有适应不同运营方案的扩建规模。从现状扩建条件、工程实施易难程度、资源共享、对运营影响等方面,论证扩建方案的可行性。工程建成后可进一步完善和发挥车辆基地功能,为线路运能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为项目实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铁建设过程中对监控系统的控制逻辑部分规划较少的问题,结合地铁工程实例,将控制逻辑与工程特点、系统特点和运营部门实际需求进行结合,对设备监控系统的控制逻辑部分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探地雷达检测方法具有经济、无损、快速且直观的特点,利用探地雷达对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面建(构)筑物及衬砌质量进行检测,为建设和运营单位解决地铁隧道的安全隐患,及时确定维修与加固方案提供了依据。经现场验证,检测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深圳地铁龙华线的实际情况,模拟在实际运营的情况下,区间隧道同时存在3列列车在同一区间隧道内情况下,隧道通风系统能否在火灾工况下火灾模式通风;测试火灾工况下区间隧道排烟系统的排烟效果,并对区间隧道火灾排烟风速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关结论,文章对工程设计与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某型地铁列车进行隧道空气动力学实车线路试验,得到地铁列车实际运行过程中车内、外压力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该型地铁列车车内压力变化满足我国地铁设计规范舒适度评价标准及美国地铁人体舒适度评价标准。地铁列车运行过程中,最长隧道区间的车内、外压力变化幅值明显大于其它隧道;列车以不同速度和模式运行中,车内1.0 s、1.7 s、3.0 s时的压力变化幅值和车外各测点压力变化幅值均不相同,车体表面测点压力变化由车头至车尾方向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地铁车站客流无序性和突发性的现状,提出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地铁车站客流预警模型。以南京地铁全线网某时段客流数据为输入样本,运用GRNN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与测试,得出预测数据并对比实际数据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预测数据拟合,精度可行。将预测数据与南京地铁实时客流预警系统相结合,提出突发性大客流应急情况下的运营服务对策措施,为地铁运营管理单位避免突发大客流造成人员踩踏、恐慌等事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实际运营客流统计数据为依据,从周客流、日客流、时客流等时间分布角度,以及从客流流向、区段客流等空间分布角度描述并分析了郑州地铁1号线客流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铁行车运营策略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正线运行时走行部普遍存在周期性异响问题,现场进行调查及下载数据分析确认车下异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车辆牵引系统与空气制动系统接口问题导致轮对擦伤、滚动圆超限等。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几种整改方案,尽快解决由于两系统接口问题导致轮对擦伤,从根本上解决列车运行时走行部异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