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电弓滑板是电动车组运行不可缺少的构件,同时,也是对于车辆一集电系统设备的维修成本有重大影响的易耗元件。为减轻滑板与接触导线的磨损及降低车辆-集电系统设备的保养成本,滑板材料的开发一直延续至今,开发出的多种滑板材料已经投入使用。本文介绍近年来开发的C/C复合材料滑板与烧结合金滑板的研发背景及今后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2.
电力机车铝包碳滑板失效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分析了电力机车铝包碳滑板失效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运用表明,铝包碳滑板是一种较理想的滑板,接触网的质量好坏发挥铝包碳滑板优越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受电弓滑板是列车获取能量的核心装备,良好的滑板材料性能是保障列车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高速列车具有大功率、高运能、长距离运行等特点,随着高速列车速度进一步提升,对受电弓滑板材料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受电弓滑板材料的发展历程,包括金属滑板、纯碳滑板、粉末冶金滑板、浸金属滑板,以及新型复合材料滑板;然后综述各阶段滑板材料的工艺技术及其优缺点;最后结合中国电气化铁路发展实际,对高性能受电弓滑板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部分基于图像处理技术检测受电弓滑板磨耗量的图像都是采用俯拍的方式获得的,该方式对于某些复杂的弓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提出采用一种较好的仰拍方式来采集受电弓滑板图像,首先由CCD摄像机拍摄受电弓的滑板图像,由视频采集卡将其传输,存储到检测主机,然后对保存的图像进行处理,定位受电弓滑板边缘和接触导线。通过该检测方法可以为受电弓滑板磨耗检测提供关键数据。  相似文献   

5.
电力机车铝包碳滑板运用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绍复 《机车电传动》1995,(3):50-52,64
通过对电力机车铝包碳滑板运用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该滑板具有受流好、抗冲击能力较强等优点,认为在铜接触线及钢铝接触线和铜接触线混架区段、铝包碳滑板是目前一种较理想的滑板。  相似文献   

6.
为防止受电弓滑板出现裂纹而造成重大弓网事故,针对电气化铁路受电弓滑板裂纹自动检测问题进行研究。算法以二代曲波变换为基础,通过研究曲波分解的方向性及各向异性特点,提出一种曲波系数定向映射(CCDP)算法。CCDP变换将分布在多个曲波分解角度矩阵中的高维信息变换到一个单一的二维矩阵中,从而将受电弓滑板上各种图形元素及其相互关系明确地显示出来。通过分析受电弓滑板CCDP变换矩阵,可区分并逐步排除滑板边界提取缺陷、滑板接缝以及滑板划痕的干扰,最终可判断滑板裂纹信息。实验证明,基于CCDP的受电弓滑板裂纹提取方法能够较好获得裂纹信息,可为完善受电弓视频在线监控系统提供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7.
把零散货物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尺寸按规定)进行搬运,是货物运输作业中提高效率,节省劳动力的好办法。滑板就是搬运这种货物的新工具。滑板是利用薄板材料制作的。货物可在滑板上组合,然后进行搬运,运输或存储。 滑板在一边或多边设翼,在搬运过程中起搬运、固定货物的作用。构造简单、轻便,价格便宜,只占用极少的空间,与另一种相同作用的搬运工具一托盘相比,处置起来  相似文献   

8.
受电弓滑板磨耗测量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受电弓滑板磨耗测量,提出一种受电弓滑板磨耗测量算法,结合边缘提取、形态学图像处理、Hough变换、聚类分析等方法,实现从图像上测量计算出受电弓滑板实际磨耗厚度.该算法由起点定位、边缘跟踪和厚度计算构成.其中,起点定位用于确定滑板上下边缘的起点坐标;边缘跟踪结合Sobel算子和Canny算子的优点获取滑板磨损面的边缘信息;厚度计算利用物-像固定比值计算滑板磨耗厚度,并采用均值方法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9.
城轨列车受电弓滑板磨耗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城轨列车受电弓滑板磨耗的在线非接触式检测,对城轨列车受电弓滑板磨耗检测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受电弓滑板磨耗检测方法,其步骤为:首先,对采集系统采集到的原始图像进行图像滤波,滤除原始图像中的混合噪声;然后,采用基于直方图凹度分析的自适应Canny边缘检测方法对滤波后的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检测出图像内受电弓滑板边缘;最后,通过相机标定和曲线融合获得实际的受电弓滑板磨耗曲线,以判断受电弓滑板磨耗是否超限。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出原始图像中的受电弓滑板磨耗曲线,能有效地实现城轨列车受电弓滑板磨耗的在线非接触式检测。  相似文献   

10.
对比旧滑板磨耗轮廓特征和膨胀元件几何及平面布置特征发现,滑板中心±30 mm区域过磨耗产生的滑板高度差是引起膨胀元件处弓网关系恶化的直接原因。通过对新旧滑板工况燃弧、弓网接触力和硬点数据对比分析,验证在旧滑板工况下膨胀元件处弓网关系恶化情况,最终得出膨胀元件的拉出值零点布置是引起碳滑板中心±30 mm区域过磨耗的主要原因,也是膨胀元件烧蚀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受电弓滑板非接触式裂纹故障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曲波域移动平行窗的受电弓滑板裂纹识别算法。算法利用曲波变换多方向性及各向异性特点,对受电弓滑板图像点状、线性和非线性特征进行分类。在曲波分解方向矩阵中使用移动平行窗口并计算窗口能量值,依据能量值区分线性平行接缝与背景噪声、螺钉和刮痕等其他非线性图像特征,最终获取滑板裂纹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有效地分类滑板图像特征,较准确地检测并定位滑板裂纹故障,识别率达到94.1%。  相似文献   

12.
LV2600型受电弓滑板剩余磨耗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电弓是给电力机车及动车组提供能量的主要部件之一,为保证车辆行车安全必须对受电弓进行安全检测。介绍了图像处理技术在LV2600型受电弓滑板剩余磨耗检测中的应用,首先利用滑板图像的特征对图像进行剪裁,大大减少了运算量,然后使用滤波等技术去除图像的噪声提高图像质量,最后对滑板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得到有效滑板边缘,通过摄像机标定参数计算得到滑板剩余磨耗量。该技术有效的监测了滑板的运行状况,为铁路运输安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性能卓越的铜石墨受电弓滑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受电弓滑板的工况条件和为满足工况条件受电弓滑板应具备的性能,突出了铜石墨受电弓滑板的性能优势。综述了铜石墨滑板性能的研究现状,包括滑板的导电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和冲击韧性的研究。讨论了铜石墨复合材料滑板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干线的速度提高,受流电流和离线率不断增加,受电弓滑板的磨耗也随之大幅增加。为此,日本研发了300km/h以上速度范围使用的滑板。这种滑板采用一种铁系烧结合金材料,可提高受电弓滑板的耐热性和润滑性。并与过去已研发的烧结合金滑板磨耗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高速弓网系统的受流质量,研究不同滑板间距的受电弓滑板非定常气动特性。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受电弓空气动力学模型;通过有限体积法求解三维瞬态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和湍流模型;采用分离涡模拟方法分析不同滑板间距的受电弓滑板非定常气动力的时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受电弓前滑板和上框架尾流区流场对后滑板流场和气动力产生影响;随着滑板间距增大,前滑板尾流对后滑板流场结构的影响逐渐减小,后滑板周围流场结构与前滑板周围流场逐渐相似,流场紊乱程度减小;后滑板升力呈现由负升力向正升力过渡的变化趋势,且波动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16.
碳滑板发展概况及我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简述电气化铁路用受电弓滑板发展概况,介绍碳滑板、浸金属碳、碳-金属纤维及碳-铜复合材料等几种碳材料滑板的性能特点,指出国内外碳滑板的差别及主要原因,分析碳滑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围绕碳系滑板在JR西日本公司的实际应用,从一个侧面介绍了受电弓碳系滑板的发展过程。尤其是阐述了弓头托架的改进、碳系滑板的安装、开发C/C复合材料碳系滑板的成果,指出了今后待解决的课题,如降低接触导线搭接部位的磨损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列车进一步提速及受电弓数量的削减,日本新干线用受电弓滑板的集电电流增大,导致滑板磨耗增加,为此,要求进一步减轻架空线磨损及环境负担。文章介绍了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为应对上述课题,着眼于在滑板材料中添加具备良好性能的新润滑成分,所研发的两种使用了新润滑成分的烧结合金滑板已成功获得专利。第1项专利是在滑板材料中添加B...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铁路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质量的监督管理,根据<铁路工业产品制造特许证管理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是指列入<铁路工业产品制造特许证管理办法>附件"实行制造特许证管理的产品目录"中的第一类铁路工业产品,包括粉末冶金滑板(铜基)、粉末冶金滑板(铁基)、浸金属碳滑板、碳滑板(产品范围、申证单元及执行标准见附件1).  相似文献   

20.
受电弓滑板与接触导线材料及其磨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电弓滑板与接触导线是为满足电气化列车稳定运行而高速受流的重要部件,关系到列车的安全、高效运行。文章着重介绍滑板与接触导线材料的特征及其变迁。同时,阐述了滑板与接触导线磨损,对不同材质的滑板、接触导线的磨损机理及磨损趋势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