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葛胜勇 《世界汽车》2004,(9):106-107
安全气囊的功能 在乘员使用安全带的情况下,气囊有助于减轻胸、头和面部在碰撞时受伤的严重性。当汽车发生前碰撞时,首先是汽车要停止运动,车内乘员在惯性力作  相似文献   

2.
在汽车碰撞安全保护措施中,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目前最有效的乘员约束保护装置。单独使用安全带就可以减少42%左右的乘员死亡率,而汽车安全气囊是不需要乘员做任何动作就可以在碰撞时对乘员进行保护的被动式乘员保护系统。许多事实和测试也说明,安全气囊的保护作用十分明显,它能  相似文献   

3.
汽车智能乘员约束系统效能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智能乘员约束系统的核心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对输入的参量,包括安全带的应用情况、乘员位置以及乘员身体质量等进行判断,碰撞中按输入参量的级别确定约束值,调整气囊充气速度、进入气囊的气体体积、气囊泄气孔的面积和安全带的载荷限值。基于某微型客车乘员约束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以安全气囊低能量触发为例,研究了智能系统对乘员保护范围和约束效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朱华 《汽车电器》2005,(3):42-43
在一汽大众生产的奥迪A6轿车上,安全气囊为标准配置。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控制模块快速对信号做出处理,确认发生碰撞的严重程度已超出安全带的保护能力,便迅速释放气囊,使乘员的头、胸部直接与较为柔软有弹性的气囊接触,从而通过气囊的缓冲作用减轻乘员的伤害。对于该系统故障的修理,需要掌握其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及正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汽车安全气囊是自动为乘员提供碰撞保护的系统。所谓“自动”是指车上乘员不需要做任何动作,一旦发生碰撞事故时,就会受到该系统的保护。在国外,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装备了气囊,交通事故死亡率已有所下降,尽管如此,气囊并不能取代安全带,而只能作为乘员的辅助约束系统。 现将安全气囊的作用以及使用中的问题阐述如下: 1.气囊的作用 在乘员使用安全带的情况下,气囊有助于减轻胸、头和面部在碰撞时受伤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6.
郭普战 《汽车运用》2012,(11):33-34
安全气囊为汽车辅助防护系统或辅助束缚保护系统,该系统旨在减轻人员遭受意外猛烈撞击时的伤害程度。当汽车遭受撞击使车速急剧变化、车辆发生碰撞事故等危险情况时,安全气囊能迅速膨胀打开,承接并缓冲车辆紧急停下时的惯性作用力,使车勤人员、乘员头部和身体产生的向前作用力得到反向分解、分化,减轻人体所遭受的伤害,起到保护身体的功效。一、安全气囊的安全使用设计与设置  相似文献   

7.
双级气体发生器是自适应安全气囊技术之一, 汽车的碰撞传感器能读取汽车碰撞严重程度。在低碰撞情况下,仅打开第一级气体发生器;在严重碰撞时,第二级气体发生器将点火。此外,在激烈碰撞时,双级气体发生器也能按乘员的体重和大小加以调节,以提供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安全带的重要性 安全带是极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可大幅度地降低碰撞事故时车内乘员的受伤率和死亡率.在正常行使时,安全带仅发挥较弱的弹簧张力,不会使乘员有过重的压迫感.一旦发生碰撞等紧急情况,安全带能马上锁止,将乘员紧紧固定在座位上. 当汽车发生碰撞或遇到意外紧急制动时,将产生巨大的惯性作用力,使驾驶者、乘员与车内的转向盘、风窗玻璃、座椅靠背等物体发生二次碰撞,极易造成对乘员的严重伤害,甚至将乘员抛离座位或抛出车外.安全带能将驾乘人员束缚在座位上,防止二次碰撞,而且它的缓冲作用则能吸收大量动能,减轻驾乘人员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9.
1 东风本田CR-V汽车辅助保护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东风本田CR—V汽车辅助保护系统主要由SRS控制装置、前碰撞传感器、螺旋线束、驾驶座侧安全气囊、前乘员座侧安全气囊、驾驶座侧侧面安全气囊、前乘员座侧侧面安全气囊、驾驶座侧侧面碰撞传感器、前乘员座侧侧面碰撞传感器、座椅安全带张紧器、座椅安全带锁扣张紧器和乘员位置检测系统(OPDS)等组成,其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配件》2007,(32):15-15
美国TRW汽车集团正在致力于汽车侧面碰撞保护系统的开发。截止到目前,在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的侧面碰撞试验中获得五星标准的约100辆车中,有四分之一配备了TRW生产的侧气囊和帘幕式安全气囊系统。TRW负责乘员安全系统的副总裁Doug Campbell表示,所有TRW安全气囊的设计都与其座椅安全带设计相结合,目的是制定一套一体化的安全方案,帮助将乘员约束在特定位置,接受安全气囊更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美国TRW汽车集团近日在欧洲发布其最新的自适应侧安全气囊技术。该安全气囊技术以"灵活适应性排气"为特点,它可以根据不同的碰撞强度自行调节,从而起到加强驾乘人员保护的作用。自适应乘员安全技术由10年前引进的双级充气装置作为开端,目前已经发展到在气囊打开时,能够将展开力度、安  相似文献   

12.
驾驶员安全气囊被认为是车辆乘员保护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安全气囊与座椅安全带及其它安装的安全系统一起.必须在毫秒时间内对车辆的碰撞作出响应。另外侧面安全气囊、头枕安全气囊、头部帘式安全气囊及膝部安全气囊等为驾乘人员提供了附加保护。因此.确保安全气囊在15年之内(车辆使用寿命)、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都能正常发挥功能是至关重要的。安全气囊盖是气囊系统的关键部件。图1所示为DSM工程塑料提供的创新性材料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陆地巡洋舰4700安全气囊系统(SRS)由转向盘和乘客气囊总成、中央控制碰撞传感器总成、气囊控制警示灯及左、右安全带预紧器等元件组成(如图1所示)。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前气囊传感器将振动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传输给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经分析判断后发出指令引爆安全气囊及安全带预紧器,吸收驾驶员和乘客的冲撞能量,保证乘员安全。  相似文献   

14.
博世公司不久前推出了一项新技术——智能安全气囊释放传感(iBolt)系统,提高了乘员的安全性。联邦汽车安全208标准要求,安全气囊的释放时间和状态应与乘员的质量相匹配。该传感系统可满足实时监测乘员位置这一要求,在碰撞发生时更精确地释放安全气囊。  相似文献   

15.
悦轩 《驾驶园》2013,(12):74-75
俗语说,小错易酿大祸。尤其是汽车上一些配置,忽略保养的后果往往很严重。 安全带的重要性 安全带虽然只是一根简单的可以扣起来的带子,但在关键时刻能救你一命。发生碰撞事故时,安全带能将驾乘人员牢牢缚在坐椅上,配合安全气囊的缓;中保护,可以将撞击引起的伤害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6.
使用安全气囊后,由于安全和保险原因,需要识别乘员座椅上是否有乘员,因为在发生交通事故、且座椅上没有乘员时无需打开安全气囊,以免花费不必要的安全气囊维修费。  相似文献   

17.
汽车安全气囊是保证驾驶人员和乘员安全的主要部件之一。如果对安全气囊检修时不按正确的方法检修,可能会使安全气囊装置在检修中意外地张开,从而造成严重的事故。另外,在维修保养安全气囊时操作有误,可能造成在碰撞时自始至终气囊都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安全气囊是装在轿车上的被动安全装置。当汽车车速在40km/h以上时.若与正面物体发生猛烈碰撞。车上的传感器即时接到车辆的碰撞信号.电脑立即指令将安装在乘员前方隐蔽处的气囊快速充满气体并打开.使其在乘员前方形成一个较大体积的气包。以保护乘员不受伤害.这一整套动作说着似乎较为复杂.而电脑和安全气囊系统却要在0.3s以内完成。安全气囊能否正常工作.事关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9.
安全气囊(SRS)的发明始于1958年,其后普遍应用于飞机上的安全防护。80年代后期,人们发现这种安全气囊与安全带配合使用对汽车乘员确实起到安全防护作用,90年代末安全气囊已被广泛应用在汽车上。在美国还规定,从1995年10月以后生产的汽车都必须安装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的防护原理是,当汽车发生严重碰撞时,安全气囊即应自动打开,迅速地隔离在人与相对的物体之间。一方面起到了隔离作用,使人体的头部和胸部不会直接撞击在相对的物体上;另一方面可以吸收人体的惯性力,即吸收其能量,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20.
安全气囊的智能化发展,将集成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信息处理系统,它们在事故发生的短暂时间内能够提供可靠的碰撞环境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汽车碰撞的剧烈程度,碰撞的形式(包括正碰撞、侧碰撞、翻滚等),乘员的身材、体重、乘坐位置和乘坐姿态,以及乘员是否系有安全带等。智能安全气囊系统根据探测到的信息,通过其电子控制系统的计算分析,决定安全气囊何时及以何种程度展开,从而对乘员提供最优化的保护。新一代安气囊系统将由多种电子传感器、中央控制器、探测设备、智能化信息处理系统、多气囊、多安全带预紧器和接头等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