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百衡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1997,14(3):49-54
本文就建筑物的入口--正门的定义、特性进行了界定,并从典型实例分析中归纳出设计要领,用以启发、诱导创作,从而引起对建筑细部设计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杜培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1,20(5):20-23
荀子以人性恶为基础,将“礼”之起源归结为“圣人”的“制欲止乱”,虽仍有其逻辑缺憾,但较之其它关于社会规范的起源学说要深刻和高明得多。他关于礼之本质在于“分”的思想,不仅在理论层面,而且在实践层面上,都给予儒家以伦理为中心的政治思想的主干以极大的张扬。 相似文献
3.
4.
王铁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8(1):97-98
“自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有个人性,又有社会性,是主客体的对立统一。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本认为崇尚自我、关注自我,是新时期学的重要特点和取得成功的原因,但也要尽力避免将自我与现实社会隔绝。 相似文献
5.
“文”作为《文心雕龙》最关键的文论术语,语义内涵与范畴结构非常丰富,导致各种各样的翻译偏离。文章在分析《文心雕龙》“文”的概念内涵与范畴结构的叠合性的基础上,一方面考察深度翻译对宇文所安英译《文心雕龙》中“文”的概念偏离的调适作用,另一方面阐释宇文译本的深度翻译在文化经典外译中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罗长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9(5)
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对周作人文学观的介绍看,人们对周作人文学观的接受是有选择性的:1.人的文学概念主要是强调人的权利、价值和尊严,却被人们当成是悲天悯人式的同情;2.平民文学并不是专门做给平民看的,批评家却要梳理它与工农兵文学的一致;3.言志与载道都是为了强调独创与个性,人们却认为二者存在根本对立,并狭隘地把言志当成是抒情。 相似文献
8.
杨万里一生交游甚广,创作颇丰,写有大量的书序文。其书序写作别具匠心地将表现重心由传统书序文以序书为主转向叙人为主,并将创作者置于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展现其人格魅力,从而揭示出所序文本风格之渊源。彰显了其人成文名,文显人声的书序文创作理念,形成了人文互证的书序文创作特色,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正在以进一步彰显“职业性”为突破口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但在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的同时,由于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职业岗位分析的认识和理解有所偏差,客观上出现了背离高等职业教育的真正内涵的职业属性,即“泛职业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向东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28(5):10-12,19
清末的语言变革运动,为文学革命的发生和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提供了诸多思想资源和实践准备。清末以来形式多样的语言变革,其目的虽在求"文字简易"以便"普及教育",而不在文学本身,但其"文字救国"的观念,却后来逐渐演变为"文学救国"的现代文学功能观。这确实说明清末以来的语言变革为五四文学的先导,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非突发的事件。 相似文献
11.
崔迎军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3,(5):38-41
董仲舒在汉代“大一统”政治建构的特殊历史时期,总结并改造先秦诸子人性论,从天人关系的高度为人性寻求终极依据,引情入性,对A.,li善恶做了“性未善”的悬置判断,并将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三个等级,提出“性待教而善”,为王道教化提供人性依据,其人性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汉代“大一统”皇权专制政治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稳定奠定了伦理基础,深刻地影响了后来人性理论的发展,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理念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过于重视科学的工具价值,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养育,造成人文精神在教育上的失落,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也不例外,过去一味的追求以技术为主导的旧的格局,而忽视了体育内在的人文精神和教育价值,高校体育没能充分发挥其奠基功能。要搞好高校体育的人文教育,就要转变教育观念,摒弃过去狭隘的专业教育的观点,教学渗透人文精神的理念,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和终生体育的意识,也和当今世界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郑崇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2(2):75-79
“五四”新文学所开启的文学的现代转型成为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文章试图从文学本质的角度,重新梳理现代转型之于文学现代性追求的作用以及对当下文学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劳动异化: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一个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宇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0(4):54-59
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把异化劳动作为基本范畴来研究,既没有淡化对现实的人的研究,也没有离开人类生活与活动,这恰恰是研究现实的人的最佳切入点,马克思关于劳动异化学说揭明了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肪其现实的人的本质,为构建科学的人学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闫晓萍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1):43-44
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综合实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人才资源能力的发挥程度,本文从分析人才资源的特点入手,对人才资源进行合理的人性假设分析,这无疑将有利于更好地分析和把握他们的行为,使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吕少华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3,(5):109-112
中国当代设计中的一个误区是:科技与人文日益走向分裂,诸多设计作品与本民族文化与大众审美品位相背离,也摒弃了设计“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因之,促进中国当代设计中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显得极为迫切。为此须通过积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科技观与文化观,培养人们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不断加强政策导向,完善相关制度等途径来促进科技与人文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7.
鲁迅作为我们民族的英魂,一直致力于剔除国人精神中的痼疾,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人的血液里流淌着卑怯人性的"精髓":惰性与中庸、自私阴险的鬼蜮伎俩与借别人的凶残和牺牲来慰藉自己的怯懦等,急需加以疗治。于是拿起"匕首投枪"直指这黑暗世界中人性的卑怯,冷刺造成这卑怯人性的黑暗社会,以期改变国人的劣根性。 相似文献
18.
李余华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23(3):69-72
中西不同的人性论预设,导致了不同的治国方略和制度路径.人性善或经验主义人性恶假设是人治和专制治理的理论基础;理性主义人性恶假设是法治的理论基础.人性善强调了道德自律的可能性,但缺乏预警机制,理性主义人性恶的不足在于过分强调人性中的阴暗,忽略了人的主动性.人性善或经验主义人性恶假设是人治和专制治理的理论基础;理性主义人性恶假设是法治的理论基础.人性善强调了道德自律的可能性,但缺乏预警机制,理性主义人性恶的不足在于过分强调人性中的阴暗,忽略了人的主动性.理想的治理结构应该是德治与法治的统一,其理论基础是理性与非理性,善与恶相统一的人性论假设.理想的治理结构应该是德治与法治的统一,其理论基础是理性与非理性,善与恶相统一的人性论假设. 相似文献
19.
陈业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4(5):53-59
荀子的“天人”观是儒家一贯的“天人合一”论,而不是所谓的“天人相分”。其“明于天人之分”强调的是天、人各有其职分,人应遵守其本分;“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亦并非忽视甚至罔顾自然规律,一味片面地强调改造自然,而是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裁取自然界中可以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或规律为人类服务。同时,荀子还继承了儒家之“时禁”等生态保护的思想,提出了诸如“应时”等不“失万物之情”的“天人合一”的原则,极力主张保护和有节制性地利用自然资源,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郑玉书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39-41
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令人难以预料的消极影响。其中,环境问题就是人类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文章认为,坚持环境道德中的人类中心原则,才能维护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