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基于合流区交通流作用机理,从时间和空间层面梳理了高速公路入口匝道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结合集装箱卡车混合交通流的合流特征,通过实际观测数据对Vissim仿真参数进行了标定,进而定量分析了主路流量、主路及匝道交通组成、加速车道长度对入口匝道通行能力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以为集装箱卡车交通较多的高速公路入口匝道管理、合流区道路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理论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中国国道,省道环形交叉口道路及交通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首次以间隙-接受理论建立了适于中国低渠化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3.
高速道路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交通流理论中交通流特性分布及相交车流空档认定两基本技术,提出计算机道路上匝道连接段通行的新方法,并在上海市架道路上进行观测比较,证明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4.
赵圆  姚红云 《交通与计算机》2011,29(5):41-45,72
高速公路入口匝道延误由车辆等待延误与车辆加减速延误组成,等待延误占据总延误的80%左右,而对于车辆的等待延误研究较少。文中以排队论和可接受间隙理论等为基础,讨论了高速公路入口匝道连接处的等待延误。在入口匝道和高速公路主线不同车辆到达流量的情况下,分别进行了研究,建立起了相应的模型,获得了匝道车辆的等待延误。等待延误的研究,对于评价入口匝道的通行状况,和作为一项改进入口匝道设计的依据,以及对交通管理和控制策略的评价完善是十分有益的。最后,通过选取模型中的参数数据,用matlab编程描述了匝道车辆等待延误与临界间隙及匝道车辆平均到达率等参数的关系,表明模型较符合实际运行状况,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合流区上匝道混合车流通行能力经验计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高速公路合流区上匝道混合车流的通行能力的计算问题。利用已有的高速公路合流区外侧车道交通特征分析结论,推求在外侧车流不同车头时距分布特征下的上匝道混合车流汇合概率模型。运用回归技术和统计方法,建立了加速车道合流点分布概率的实测经验模型。对可接受间隙理论的原型进行了形式上的修正,最终建立高速公路合流区上匝道的混合车流通行能力经验模型,它是主路交通量、匝道交通量、加速车道长度、匝道混合车流比例以及各自的临界间隙和随车时距的函数。最后结合实例介绍经验模型的数值积分求解方法,并证实该经验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无信号交叉口多车型混合车流的通行能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可接受间隙理论为基础利用概率论的方法,对已有r种代表车型组成的混合车流进行分析;建立了无信号交叉口多车型混合车流的通行能力模型,与其它模型相比该模型 中适合中国公路交通条件。  相似文献   

7.
于育民 《东北公路》2000,23(2):90-93
本文以可接受间隙理论为基础,通过利用概率论的方法,对以大车和小车两种代表车型组成的混合车流进行分析。建立了无信号交叉口混合车流的通行能力模型,发展了无信号交叉口单一车流理想条件的通行能力理论。  相似文献   

8.
为了合理选择互通式立交改扩建方案,保证改扩建后互通式立交能满足远期交通需求,该文从互通通行能力的窄点——匝道与主线连接部分的合流区及分流区的通行能力入手,分析互通在改扩建后的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并为互通改扩建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以已建成通车的沪宁高速公路无锡枢纽互通扩建工程设计作为案例,应用通行能力分析结果,证明了最终确定的"八车道直接拼宽、维持原来匝道布局及匝道标准"的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低渠化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行力的理论模型与道路条件和交通的运行方式有密切联系。本文对我国国道上环形交叉口道路及交通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以间隙-接受理论建立了适于我国低渠化环形交叉口通力的理论模型。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实际道路及交通条件的变化对通行能力的影响,对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基于合流区交通流作用机理,从时间和空间层面梳理了高速公路入口匝道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结合集装箱卡车混合交通流的合流特征,通过实际观测数据对Vissim仿真参数进行了标定,进而定量分析了主路流量、主路及匝道交通组成、加速车道长度对入口匝道通行能力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以为集装箱卡车交通较多的高速公路入口匝道管理、合流区道路设...  相似文献   

11.
环型交叉口公交优先通行措施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环型交叉口的特点,探讨环型交叉口施行公交优先措施的先决条件及其具体设置参数。在此基础上,运用间隙接受理论提出实施公交优先措施后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最后结合实例对公交优先措施实际效果以及它对通行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综合计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整个路网效率,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是目前道路网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交叉口处固有的通行能力大小,是交叉口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同时这也与车辆等诸多因素密不可分。本文引入交叉口极限通行能力的有序度的概念,为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计算给出一种简便而又通用的算法。  相似文献   

13.
为得出是以交通量还是以时长为控制条件所生成的支路通行能力仿真值更接近理论值,在假定车头时距服从M3分布规律下,以间隙可接受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上述2种控制条件的环形交叉口支路通行能力仿真模型;在VC++6.0平台上进行仿真试验,计算出支路通行能力、时长和交通量的仿真值,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交通量为判断条件的仿真方法所产生的仿真时长与理论时长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以时长为判断条件时的平均相对误差,前者仿真产生的支路通行能力也较后者更贴近理论值;以交通量为判断条件的仿真方法的仿真效果明显优于以时长为判断条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路通行能力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艾贺申  李强 《公路》2001,(9):101-104
论述公路通行能力研究的重要意义,并介绍近6年来我国公路通行能力研究的状况、取得的成果及其研究前景,其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世界银行研究项目——《河南-河北公路通行能力研究》。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合流区1车道交通量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高速公路合流区1车道上交通量的变化规律,利用摄像机对高速公路合流区1车道上交通量数据进行大量调查,运用AutoScope2004图像处理系统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提出1车道交通量随主路交通量、匝道交通量及其离合流鼻端长度变化而变化的经验模型,运用此经验模型与美国HCM模型进行比较,得出我们的模型不但改进了HCM模型,而且更适合我国实际。该模型可以为合流区通行能力分析、交通管理和几何设计等进一步研究提供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可接受间隙理论为基础,并假设车头时距服从Cowan M3分布,利用概率的方法,对环岛进入通行能力的理论公式进行了数学推导,并对通行能力公式中的各个参数作了详尽的分析,得出了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根据实际不是所有进口道车辆均须穿越环岛中所有车道进入环岛的事实,引入新的参数改进了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已有的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模型是假设车流为单一车型车流,而实际运行的车流多为混合车流,因而建立多车型混合车流的通行能力模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运用间隙接受理论,通过概率分析方法,考虑环形交叉口多种混合车型条件下的通行能力,从而建立了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模型,并且通过迭代得出环形交叉口混合车流条件下总的通行能力,发展了混合车流通行能力理论。通过与已有模型的通行能力和观测通行能力的对比分析可知,该模型的理论通行能力与观测通行能力更加吻合,并为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分、合流区通行能力是影响快速路通行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分、合流影响区的通行能力是制约分、合流区通行能力的关键原因。文章从分析分、合流影响区内的车辆运行特性入手,根据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大量的实测数据,分别通过统计车头时距、速度-流量关系和饱和流时高频率出现的流率等方法推荐了快速路分、合流影响区的通行能力,为快速路分、合流区的交通规划和设计,交通组织和管理的改善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无信号灯控制路口处,按照可接受间隙理论,分析主路不同流量下对次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并对不同主路车流进行比较,找到对次路造成阻碍作用的主路车流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当次路对向车流量变化时,这种定量关系变化趋势,从而为设置信号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