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具有HollingⅡ类功能反应的3种群混合模型的研究,证明对于周期系统,在适当条件下有惟一的全局渐进稳定的正周期解.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一类具HollingⅡ类功能反应的三循环捕食系统,给其持续生存的判据,特别当系统是周期系统时,得到了引系统存在平稳振荡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3.
季节性冻土层改变了地基土的动力特性和卓越周期,因而对桥墩的地震反应产生影响.利用ANSYS软件,对Ⅱ类场地上的桩基础桥墩在场地非冻结期和冻结期两种情况下的地震反应进行了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Ⅱ类场地上的桩基础桥墩,冻结期的地震反应比非冻结期的地震反应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转换层结构的概念及国内外对转换层结构位置的研究现状,阐述了转换层结构分析的两种方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动力时程分析法,运用这两种方法举例分析了转换层位置对结构自振周期、振型、地震反应力及分布等地震反应的影响,最后提出应按照规范要求限制转换层的设置高度,并适当加强转换层上下一至两层竖向构件的截面及配筋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实桥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拟,运用反应谱法在模型中输入动力特性值运行分析,得出桥梁基本自振频率为6.214Hz,基本周期为1.011s,以及结构的部分自振频率及振型,并在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下,进行了桥梁墩身部分的抗震计算,为桥梁在抗震安全性方面的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垂直和平行断层方向地震动特征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断层走向对水平地震动的影响,选取汶川地震113组水平地面运动加速度记录,对比研究了垂直断层方向(FN)和平行断层方向(FP)分量的地震动加速度峰值、持时、反应谱、放大系数和特征周期等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断层距小于50 km时,FN分量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大于FP分量,且二者加速度峰值比的均值受场地条件影响较小;断层距越大,FN和FP分量地震动加速度持时越长;断层距小于100 km时,Ⅰ类场地FN和FP分量加速度持时的差别大于Ⅱ类场地;近断层区域内,FN与FP分量加速度反应谱比值的均值大于放大系数比值的均值,Ⅰ类场地FN和FP分量加速度反应谱、放大系数的差别均分别大于Ⅱ类场地;FN和FP分量地震动特征周期差别明显,且二者比值的均值和差值的均值都受场地条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抗坏血酸对CH2(COOH)2-BrO-3-Mn2+-H2SO4体系化学振荡反应的影响,考察了该体系中各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范围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5.7×10-4 ~ 8.5×10-2mol/L的范围内,抗坏血酸对振荡反应的诱导期有较大影响,且抗坏血酸的浓度与振幅及抗坏血酸浓度的对数与诱导期倒数的对数均存在良好线形关系.诱导期和周期的表观活化参数分别为56.63 kJ/mol,73.81 kJ/mol;同时还对抗坏血酸参与下可能振荡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抗坏血酸对CH2(COOH)2-BrO3^--Mn^2+-H2SO4体系化学振荡反应的影响,考察了该体系中各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范围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5.7×10^-4~8.5×10^-2mol/L的范围内,抗坏血酸对振荡反应的诱导期有较大影响,且抗坏血酸的浓度与振幅及抗坏血酸浓度的对数与诱导期倒数的对数均存在良好线形关系.诱导期和周期的表观活化参数分别为56.63kJ/mol,73.81kJ/mol;同时还对抗坏血酸参与下可能振荡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基于反应谱的近断层地震动潜在破坏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供修订抗震规范的依据,基于弹性和非弹性加速度、速度、位移反应谱以及相应的动力系数谱、非弹性与弹性加速度比值谱,分析了近断层与远场地震动潜在破坏作用的差别,并与我国规范的设计谱比较.结果表明:近断层双脉冲型地震动的反应谱谱值最高,与其它类型地震动相比,约高7倍,潜在破坏作用最大;引起A+B类场地反应谱谱值较高的原因主要是地震动的高峰值,引起C+D类场地反应谱谱值较高的原因是地震动的高峰值及中长周期动力系数谱谱值的增大;当考虑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影响时,我国抗震规范规定的特征周期值偏于不安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拌和周期的全样本数据采集,计算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周期和延长时间,提出了周期延长单位时间成本影响率的概念,对采集数据的对象工程进行了周期延长成本影响值分析,并计算施工成本增加值。同时分析影响拌和周期的因素,提出了周期优化和提升拌和周期经济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高速列车车轮踏面不圆度的安全限值,基于车辆轨道垂横向耦合动力学理论,采用车辆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Rail,建立了考虑车轮非圆化状态下的整车车辆/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计算高速运行状态下常见车轮踏面不圆顺问题所导致的车辆轨道系统轮轨冲击振动特征,及其随列车运行速度的变化规律,给出了车速200~350 km/h 时轮轨作用力响应峰值与车轮不圆度之间的关系,确定了高速行车条件下车轮不圆度的临界范围。该研究可为基于轮轨作用力监测的车轮不圆顺状态识别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一类两自由度摩擦碰撞振动系统的力学模型,确定Poincare截面,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系统在简谐激振力作用下的周期碰撞振动特性,并讨论了传动带运动速度、传动带与质量块间的摩擦系数对系统周期碰撞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的周期碰撞运动的形式呈现多样化,且在一定的系统参数下,传动带运行速度和摩擦系数的变化对系统的冲击速度影响不大,但对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简谐激励作用下含非光滑力学因素间隙和摩擦的两自由度振动系统的动力学.通过数值仿真揭示了该分段光滑振动系统随激振频率变化呈现的粘滞和非粘滞周期振动及分岔特点,分析了摩擦系数对系统周期冲击振动、分岔及滑移-粘滞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进出港口的舰船噪声低,难以检测的问题,采用了混沌振子检测理论,将其应用在舰船弱信号检测中,采用参数抑制法,同时设计了微弱信号的混沌检测系统.通过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地提高检测的信噪比.文中还给出了一种简便判断系统是否处在混沌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By using the continuation theorem of coincidence degree theory, sufficient conditions are obtained for the existence of positive periodic solutions of a delayed predator-prey system with nonmonotonic functional response in a periodic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6.
数值模拟了一类两自由度碰撞振动系统的概周期碰撞振动和混沌碰撞振动,通过调节正弦外加驱动力法控制该系统的混沌冲击振动.在适当的系统参数条件下该类系统呈现概周期碰撞振动,参数的变化导致概周期碰撞振动通过锁相或磕碰转迁为混沌碰撞振动.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正弦外加驱动力可将系统的概周期碰撞振动和混沌碰撞振动控制到稳定的周期碰撞振动.  相似文献   

17.
行波解是格动力系统的一种稳态解,通常决定着相应Cauchy问题的长时间渐近行为,揭示了格动力系统所包含的许多特性,如唯一性、稳定性等.而在考虑格动力系统的唯一性和稳定性时,通常需要了解其行波解的渐近行为.通过构造合适的上、下解,并结合系统所满足的比较原理,证明单稳型格动力系统在周期介质中的行波解的渐近行为.  相似文献   

18.
借助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隧道的地震反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确定计算模型并选取适当的材料参数,利用EL.Centro地震波研究处于特定条件下仰拱形式不同的隧道,分析隧道衬砌的位移、应力变化情况,确定不同围岩条件下适宜的隧道仰拱曲率半径,优化隧道仰拱形式。  相似文献   

19.
���Ǽ�ʻƣ�͵�һάԪ���Զ�����ͨ��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驾驶疲劳对道路交通流运行状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一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在周期性边界条件下,通过分析驾驶员的疲劳特性,考虑驾驶疲劳对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影响,分别对疲劳车辆与正常车辆制定各自的演化规则,并以此对车辆进行状态更新,以建立改进的交通流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得出不同疲劳车辆比例下车流密度、速度与流量的关系数据,并分析了疲劳车辆对交通流安全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本文改进的模型,随着道路上疲劳车辆比例的增加,交通流的拥堵呈分散趋势,车辆的拥堵频率显著提高,整体车流的安全性有所下降.同传统的SDNaSch模型相比,能够更好地描述道路交通流的实际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