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以融安县大良镇的良北村和古兰村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为基础,对其河道、沟渠治理中的护岸结构进行了研究。遵循水利行业的规范和要求,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护岸结构在波浪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及水流作用下的冲刷情况。通过搜集整理工程资料,并参考行业规范使用专业软件,对该项目中的护岸结构的冲刷深度进行了计算,并证明了在该地区,生态护岸作为一种兼具工程效用和环境价值的结构形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分汊河段水流的紊动特性对河床冲淤变化和鱼类生境有重要影响,而关于分汊河段水流紊动特性的水平分布的研究较少。为了厘清分汊河段水流的紊动特性,以长江上游部分河段为原型,开展概化模型试验,并对不同深度水流的3个方向(纵向、横向和垂向)的时均流速、紊动强度及紊动能的水平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汊水流在分流和汇流区域有低流速区,该区域的水流紊动较强。不同深度水流的紊动强弱与滩体水平剖面面积呈正相关关系,与河床的距离呈负相关关系;近底水流的强紊动区域较为分散;上层水流的强紊动区域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航道护岸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直立式生态航道护岸消波结构,该结构可有效减弱水流和船形波对岸边植物的冲刷,并保持水生植物区与行洪通航区的水体连通和生物通行,构建河滨带自然生境,改善航道生态系统。通过对平板格栅型、平直孔洞型、圆柱格栅型3种直立墙体消波构造形式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平直孔洞型、平板格栅型和圆柱格栅型消波结构透射系数范围分别为0.15~0.40、0.40~0.60、0.40~0.80,消波能力平直孔洞型>平板格栅型>圆柱格栅型。新型直立式生态航道护岸消波结构可为航道护岸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6.
现有生态护岸以稳定性为主,考虑生态性较少。为改善岸坡的生态性,提出一种圆环联锁型生态护岸结构。为探究该生态护岸结构在建设初期(无植被时)的稳定性及防护效果,通过动床实验对比不同防护措施下岸坡的稳定性,并研究流速对护岸结构稳定性及防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圆环联锁型生态护岸结构可有效减少岸坡冲刷面积和冲刷深度,增强岸坡稳定性;2)其失稳形式有2种,分别为因坡脚变形而下滑失稳和因岸坡淘刷而下陷失稳;3)其冲刷面积和最大冲刷深度随流速增大而增大,二者的增率随流速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河道治理及航道整治工程中常用的岸滩守护结构分为实体结构和透水结构两种,其中透水结构具有较大的孔隙率,能够起到消能、防冲促淤的效果,被广泛应用。以植被及四面六边透水框架为代表,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透水结构作用下水流泥沙特性进行综述,进而指出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展望,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相关研究成果表明:与实体结构会引起局部水流剧烈变化不同,透水结构对水流能量的消减较为缓和,阻力特性与淹没程度、孔隙空间结构等有关,其产生的水流紊动呈各向异性,另外,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看,透水结构不阻隔物质交换,有利于生境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