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公路》2007,(5):179-179
青海省首条高海拔特长隧道——西久公路拉脊山隧道的初步设计方案通过专家审查,该隧道将于今年年内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2.
李浩 《公路》2005,(3):136-140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保护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公路隧道的迅速发展对保护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宁杭高速公路宜兴段梯子山隧道为江苏省第一条高速公路隧道。通过对梯子山隧道断面型式、衬砌支护方案、施工方案等的分析和论证,为隧道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推广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继纬七路南京长江隧道今年8月全线贯通之后,近日又一条南京长江隧道——纬三路过江通道建设方案通过国家级评估,将于年内正式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4.
刘伟 《公路隧道》2004,(4):18-20
本文通过对挪威公路隧道发展概况及部分重要技术成果的简要分析,提出我国公路隧道建设中如何因隧制宜,控制建设成本,跨海通道建设的隧道方案选择,隧道交通与安全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岳建楠 《路基工程》2020,(2):222-227
结合贵州某铁路瓦斯突出隧道工程及地质情况,开展瓦斯突出隧道区域防突技术探讨。基于“四位一体”防治体系,建立瓦斯突出隧道防突技术方案,并给出了各方案的技术参数。同时,引入多层次区域防突理念,优化区域防突技术方案,利用平导区域防突成果指导正洞区域防突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石马岬长隧道的测设过程,并根据该区域的自然条件,进行多种方案的比选,着重于隧道轴线位置的合理优化,尽可能地避开不良的地质水文地带,选择较佳的隧道位置,便于施工和营运,节省工程造价,本文简述了隧道设计要点和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达到驾驶人早发现隧道洞门、早适应环境变化、早决策驾驶行为的目的,通过分析隧道入口区域行车环境下的视距视区与交通安全问题,借鉴常见的线条形视线诱导设施(如反光环、反光条、弹性交通柱等),构建隧道线性诱导系统,并提出基于线性诱导的隧道入口区域改善方法。另外,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集白天与夜间环境下注视点的位置数据; 将注视区域分为5类,并分析注视点在各区域的视觉转移特性,评价隧道入口区域改善前后的效果。结果表明: 1)隧道线性诱导系统具备形式多样、较大尺寸、可以勾勒轮廓、发光分散等特点,同时可以以低成本提升隧道光环境的安全性。2)隧道入口区域改善前,驾驶人的注视点以较大概率出现在前方近处。3)改善后,驾驶人的注视点以较大的概率出现在前方远处,表明改善方案使得驾驶人的视距充足; 改善后注视点在主要分布区域的注视概率变动比改善前更为缓和,表明驾驶人的视区变化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8.
以花园大道隧道工程总体设计为例,通过对区域路网规划解析,分析花园大道交通功能,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总体设计公园总体规划的要求和现状建设条件,意在探求在城市隧道设计在线形及洞口位置、隧道进出匝道布设、双层立交隧道、“管幕+顶进”工艺的构思理念,为以后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东港城市双线公路隧道的建设为背景,论述了隧道的支护类型,参数选择,洞室稳定等问题。此外,还就塌方处理,爆破方案,工程质量检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了解琼州海峡隧道的项目背景(包括海峡地理位置、区域经济、交通现状、未来交通需求)和场地的地质、气候、生态环境等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有关单位已研究的若干推荐方案进行分析,认为中线铁路盾构隧道方案为首选方案,给出了中线铁路盾构隧道方案的建议,并对隧道施工采用盾构的主要技术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指出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建设的原则及目前要做的工作和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彭智勇  杨秀仁 《中外公路》2019,39(2):206-210
合肥市某交通枢纽广场工程存在大面积基坑开挖,施工区域底部和侧部存在地铁4条盾构隧道下穿和侧穿,其中一条盾构隧道距离东区基坑底部4.5m,距离西区基坑侧部11.3m,且已运营,为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对隧道结构变形进行控制,拟基坑内开挖保护区采用"双排桩+斜撑"方式支护、"分段+跳挖+底板封闭"方式开挖,该文采用数值模拟技术,通过不同开挖方案的对比分析,得到开挖参数对隧道变形的影响规律,从而确定开挖参数的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12.
二郎山隧道位于川藏公路318线的二郎山地段。隧道全长约420m,属特长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隧道。笔亲自参加了该隧道管理站勘察设计的外业调查、隧道管理设施的确定以及初步设计的全过程。现将管理的建设目的、建设环境,管理人员的初步编制、设施规模,管理站初步设计方案等作一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3.
软弱夹层是山岭隧道常遇的不良地质现象,目前关于多条软弱夹层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研究尚不多见,为加强该方向的研究,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含2条软弱夹层隧道围岩开挖过程中的破坏模式。基于实际工程背景,设计模型试验,从裂隙损伤演变、应力场及应变场变化规律3个方面得到相吻合的破坏模式:首先拱顶受剪应力影响,沿软弱夹层发生滑移,进入塑性区;然后左、右拱肩受张拉应力影响,发生了塑性变形,出现张拉裂隙;接着右拱脚受剪、拉应力影响,进入塑性区;最后左拱脚受拉、剪应力影响,进入塑性区。采用FLAC3D软件对试验进行模拟,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含单条软弱夹层和含2条软弱夹层隧道围岩破坏模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2条软弱夹层的存在会抑制软弱夹层下方隧道的水平收敛;隧道顶拱之上塑性破坏区域与水平面的倾角更小,表现出更危险的破坏趋势;顶拱区域、左拱脚与左中墙连通面应作为不利区域重点考虑;含2条软弱夹层的隧道围岩破坏模式有不同于单软弱夹层的规律,基于单条软弱夹层的支护方案进行设计、施工不能满足围岩稳定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隧道建设》2011,(2):234-234
近日,中国中铁隧道集团将武汉地铁2号线过江隧道左线工程掘进到汉口江滩,这标志着这一工程成功横穿长江。这是我国第1条穿越长江的地铁隧道。这条地铁隧道位于武汉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公路隧道之间,是连接武昌、汉口两镇中心区域地铁2  相似文献   

15.
我国第一条双层双管越江隧道———上海复兴东路越江隧道建设又获重大进展 ,2 785m长的隧道地下主体结构于 2 0 0 4年 1月 1 7日全线贯通。复兴东路隧道计划于 2 0 0 4年 1 0月建成通车 ,届时 ,中国第一家“隧道博物馆”也将同时建成开放。复兴东路隧道将成为世界上首条投入运行的双层双管 6车道地下越江隧道 ,比同类单层隧道提高40 %的车辆通行能力。它是继打浦路隧道、延安东路隧道、外环线隧道和大连路隧道后 ,上海兴建的第五条越江隧道。复兴东路隧道西起复兴东路、光启路 ,东至浦东张杨路、崂山西路以东 ,工程全长 2 785m ,其中越江段…  相似文献   

16.
现代科技在公路隧道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光荣 《公路》1994,(9):4-6
中梁山及缙云山两座隧道不但长度大,而且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极其复。在建设中,应用了现代科技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从而达到缩短工期,节约建设投资,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诸如隧道通风方案的选择,防止隧道渗漏水的方法,快速的新奥法全断面施工,地坜达预探地拽导开挖,管棚法治理怕层以及采用新材料和代用材料等,对隧道建设都卢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台湾海峡海底铁路隧道建设方案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王梦恕 《隧道建设》2008,28(5):517-526
从国内外江、河、海底隧道的建设经验出发,根据长隧道及高速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经验,论述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采用铁路隧道方案的合理性;给出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的断面形式、断面面积及洞门形式建议方案;提出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选择施工方案要点;介绍了国内江河海底隧道的建设情况;重申审核工程修建好坏的理念,及修建过江、过海隧道比桥梁的优点;最后给出了修建海底水下隧道急需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前温州市出现了城市道路系统对接不足、片区之间的功能融合度不够等问题,所以为了促进区域融合发展,实现城市的总体发展策略而提出了广化南路建设工程。介绍了温州市广化南路景山隧道的总体方案布置,从交通功能、建设条件适应性、逃生影响、实施难易程度等方面论述了隧道断面布置、接线条件、慢行交通处理以及附属工程集约化建设的合理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位于深圳福龙路穿横龙山的长隧道左线长2330m近日已全线贯通,标志着长14.38km的福龙路建设取得了重大阶段性的胜利。福龙路横龙山左洞的贯通创造了两项亚洲公路隧道之最:1.在两条主隧道上各开凿了一条匝道隧道,形成左、右各有一个呈“丫”型的喇叭口,最大开挖断面达304m^2,最大跨度达29m,是亚洲公路隧道开挖断面之最;2.用这种连接方式设计的公路隧道是亚洲首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公路隧道》2009,(4):50-50
泉厦高速公路扩建中的关键工程——大帽山隧道左线隧道于2009年5月15日顺利贯通。大帽山左线隧道是在既有的大帽山两条隧道中间再造一条隧道,隧道要满足单隧道4个车道的通行要求,跨径达22m,断面面积达255m^2,是目前国内首例最大跨径的公路隧道;又由于它是夹在两条既有隧道中间进行开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