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高陡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是边坡治理设计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恩施某道路边坡为例,利用赤平投影分析得出边坡可能产生的破坏模式,运用圆弧形破坏、平面型滑移破坏、块体滑动三种稳定性计算模式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吴辉 《水运工程》2012,(9):174-177
顺层岩质斜坡是极易失稳、危险最大并且工程地质问题最多的边坡。因此顺层岩质斜坡的稳定性和处理措施对于工程的建设极为重要。深入调查了某斜坡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斜坡的岩体结构特征,建立斜坡的地质模型,并运用数值模拟软件UDEC对斜坡进行模拟,模拟出斜坡的变形破坏特征。通过分析得到该斜坡的变形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岩体受到长期的风化作用,在一定的深度范围内,风化张拉裂隙十分发育,并且具有粉质黏土充填,从而大大降低了抗剪强度,这是影响中倾角顺层斜坡产生变形破坏的控制性因素。研究硬岩中倾顺层斜坡的变形破坏机理对其他类似工程的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措施提供参考。并证明离散单元法是对顺层岩质斜坡进行数值模拟的十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顺层岩质边坡是高速公路边坡开挖工程中常见的边坡类型,该类边坡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本文对广连高速K217+025~K217+314右侧发生滑坡的边坡进行分析,探究了该边坡滑动破坏的机理,并采用极限平衡法分析了边坡的稳定性,得到了稳定系数K值。研究了该类顺层岩质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同时对高速沿线地质情况类似的边坡,提出了削坡减载、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加固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贵新公路典型软硬互层岩石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发现滑坡发生在反倾斜岩质边坡的可能性依然很大,以都新YK213+740~+920段路基边坡滑坡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Ordina-ry、Bishop、Janbu和Morgenstern-Price分析了这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为软硬互层岩石边坡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方法和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5.
GEO-SLOPE是边坡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稳定性分析软件,提供了基于极限平衡法的多种边坡稳定计算方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互层土形成的独特性,其土层类别、层厚比等特征是影响互层土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选用互层土的水平层理构造,利用GEO-SLOPE软件中的SLOPE/W模块功能,对互层土边坡中的淤泥质与粉砂互层、粉砂与淤泥质土互层按不同层厚比进行稳定性计算和分析,分别计算各工况下其安全系数,结果为今后互层土边坡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秦豹 《中国水运》2010,(2):115-116
顺层岩质边坡是路堑边坡中常见的一种边坡类型,其稳定性与否对工程的安全起重要作用。为此文中首先将机动位移法引入该类边坡的稳定性计算评价中,推导出了以能量系数为评价指标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以某路堑边坡稳定性评价为例,运动推导的计算公式验证了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可行性。最后就层间内摩擦角、内聚力以及层面倾角对边坡稳定性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永安中学古滑坡位于通江右岸,为发育于缓倾角顺层砂泥岩互层结构中的蠕滑-拉裂型滑坡。按坡体结构及地下水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差异将滑坡分为3个区进行分析;根据滑坡各区的坡体结构、坡面形态、堆积体成分及变形破裂状况,分析滑坡复活体成因机制;定性计算滑坡各区的稳定性,在选用抗滑桩支挡与排水工程相结合的整治措施后,采用数值计算的手段研究了抗滑桩的有效布设位置,建议在复活体中部设桩对滑坡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8.
首先查明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滑坡空间形态、规模、滑体物质组成、滑动面、变形破坏等基本特征;其次建立稳定性计算模型,计算路基开挖前、后滑坡的稳定性;根据分析、计算结果,综合分析滑动机理;最后针对滑坡特征,开展治理设计及公路运营期监测。结果表明:滑坡为顺层岩层面及前部褶皱控制的平面滑动破坏类型;由于边坡前部路基开挖,降低了抗滑力;接着滑动面逐渐形成和贯通,滑坡周界出现明显变形破坏裂缝,前缘剪出口贯通,整体失稳滑动;该研究为高速公路同类型路堑边坡的滑坡防治提供勘察、设计思路和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山区河流码头陆域开挖形成高30~50 m顺层岩质边坡的加固处理问题,根据加固设计方案中格构锚索和抗滑桩的排间距,采用Geo-slope软件,在摩根斯坦-普拉斯法的基础上,建立顺层岩质高边坡加固计算模型,计算多组不同排间距不同工况下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从而选定经济安全的边坡加固组合方案。结果表明,格构锚索与抗滑桩加固对边坡整体安全系数的影响大小取决于支护结构在整个滑面上产生抗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针对荆江河段岸坡渗流破坏情况,结合破坏案例分析岸坡渗流破坏原因,确定岸坡渗流破坏主要影响因素——地质因素、水文因素和降水因素。荆江河段岸坡地质结构主要分为3类,即单一砂性土地质结构、上黏性土下砂性土双层地质结构以及由黏性土和砂性土组成的互层、夹层等结构土体。荆江河段地下水和江水补给关系复杂——汛期江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江水。三峡蓄水后,汛后退水速度进一步加快,地下水和江水之间的渗流坡降进一步增加。荆江河段强降水天气分布出现频次和范围仍较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高滩守护工程区域岸坡渗流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