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对公路运输面临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提出一种公路运输周转量的空间计量模型来分析公路运输周转量的空间相关性.首先,用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法检验中国省域公路运输周转量的全域空间依赖性,然后,利用公路运输周转量的局域空间相关性检验确定空间集群效应高的地区.在此基础上,构建公路运输周转量的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分析省域公路运输周转量的影响因素.通过情景假设考察空间集群效应高的地区,公路运输周转量减少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以及其对全国节能减排效果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为了预测华东6省未来公路客运量,在分析影响公路旅客运输需求相关因素的基础上,采用SPPS软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筛除不符合统计学中显著性检验的相关数据,如人口、GDP、公路运输线路长度,得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公路客运周转量对公路客运量的需求影响最大;最后通过SPPS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得出华东6省未来客运量的发展变化趋势,从而对华东地区旅客运输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5-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在考虑空间效应的情况下,运用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内R&D投入、人力资表和专利授权数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积极影响,而外商直接投资几乎无影响;省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影响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如何利用好外商直接投资、发挥东部地区溢出效应等是解决我国能源效率发展非平衡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以中部六省为样本区域、运用线性回归模型方法分析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以中部六省的平均GDP和平均货物周转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并利用Eviews工具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部六省的GDP和货物周转量之间存在较高的正向线性相关性,从而提出通过发展物流业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25日,湛江市首批50辆液化天然气(LNG)环保公交车投入营运,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教授专程前来剪彩,中国城市公交协会、省交通运输协会、省道路运输协会、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均前来祝贺。王秉刚教授在投入运营仪式中的讲话明确指出,湛江在这一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是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支持。为公路运输真正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基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信息化发展与中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信息化发展水平不仅对本地的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积极的影响,而且对相邻省份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基于物理场和运输通道场理论,综合经济、政策、运输成本等因素,分析区域内各节点的客运空间联系以及整个区域的客运空间效应。构建客运空间联系模型和客运空间效应模型,并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利用客运空间联系模型能够分析各节点客运空间联系的规模与影响,识别具有客运中转潜力的地区;客运空间效应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区域客运集聚与扩散效应,分析得到具有客流集聚潜力的地区。通过两个模型的叠加对比分析,可得出区域最具发展潜力地区,为区域规划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推进建设,对公路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测到2020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4000万TEU,而港口集装箱85%依靠大型货车集疏运。公路运输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式——甩挂运输已发展成为现代道路运输生产中一种主流运输方式,是提高道路物流效率和推进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我国现有运力推行甩挂运输后,运输能力可提高35%,油耗下降23%左右。随着甩挂  相似文献   

9.
港口对腹地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港城关系研究视角拓展至空间维度,利用2003—2016年中国沿海港口数据和城市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港口对腹地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港口不仅产生地区内溢出,也产生空间溢出;不仅促进所在城市经济增长,对腹地城市经济增长也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008年金融危机后,港口空间溢出效应的显著性大幅增强;分区域检验中,环渤海港口对所在城市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港口对腹地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有限.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交通规划对环境影响评价中交通排放的定量评估要求,分析了交通规划阶段对交通排放模型的需求。根据对交通排放测算模型和其与交通规划模型的对接研究,设计了中国机动车排放模型(China Vehicle Emission Model, CVEM) 在交通规划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从模型结构和参数设置、排放因子修正和与交通规划模型对接方法三方面展开。其中,对接方法根据交通规划模型输出结果为交通量或周转量分开进行设计。最后,以成渝城市群综合交通规划为例,应用CVEM排放模型对规划方案进行交通排放评估。结果显示:CVEM排放模型能够反映成渝城市群不同规划方案的排放评估差异。污染物排放总量随着方案中公路运输周转量占比的降低而降低。利用交通排放的空间分布,可以分线路、分客货运测算污染物排放,从而能进一步结合规划方案开展交通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一带一路影响下腹地-口岸可达性演化特征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构建腹地-口岸可达性测算模型,运用泰尔指数和空间马尔科夫链分析其空间差异特征及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腹地-口岸可达性高值区沿主要运输通道延伸并呈以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和城市群为中心的群状集聚现象。腹地-口岸可达性逐年优化,高值区向一带一路沿线扩散趋势明显;腹地-口岸可达性空间差异呈现以2013年为界先减少后增加的V型变化特征,东部和西部可达性空间非均衡程度大于中部和东北部;高可达性城市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低可达性城市与高可达性城市相邻时其类型向上转移的概率大于与中、低可达性城市相邻概率,且一带一路之后,类型向上转 移概率高于一带一路之前;腹地-口岸可达性形成以最短旅行时间为主导、路网密度为支撑的时空演化格局。  相似文献   

12.
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有效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魁彪 《交通标准化》2011,(12):182-184
道路运输行业是资源消耗型行业,节能减排责任重大。通过系统分析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典型示范、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等方面探讨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车辆在信号交叉口区域的节能减排及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本文构建基于目标车速关联的油耗排放模型,建立生态驾驶诱导车速控制策略。在加减速通过场景下以油耗、排放和通行时间为优化目标,以道路限速和不停车通过车速为约束,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生态驾驶目标车速;基于MATLAB与交通仿真软件VISSIM进行不同算法渗透率及道路饱和度场景下的联合仿真,将仿真结果导入微观排放模型MOVES测算能耗排放。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策略与无控制时相比,在高算法渗透率、低道路饱和度场景下,车辆平均速度提高13.8%,怠速工况比例下降 33%,中速巡航工况比例上升18%,能耗及N2O、NOX、HC、CH4排放分别减少6.6%及12.2%、4.0%、 6.3%、2.9%,CO排放增加2.5%。最后,依据仿真得到不同控制策略下的速度轨迹在底盘测功机上完成实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交通流优化的控制策略与无控制场景相比,能耗及 CO、 CO2、PN排放分别减少53.1%及47.6%、50.4%、39.8%,NOX排放增加13.6%。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绿色集装箱港口节能减排策略,总结了国内外针对在港船舶、场桥、集卡与岸桥节能减排的措施与减排效果量化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船用替代燃料(包括液化天然气、生物燃料、新能源)减排效果明显,针对替代燃料动力船应用困难问题,未来可重点研究替代燃料配套设施建设时序、补贴政策确定等问题;船舶采用岸电技术依据各地区碳排放系数不同可减少48.0%~70.0%的船舶在泊CO2排放,考虑岸电设施使用率低等问题,港口岸电定价、船舶与码头配套设施改造时序等问题成为未来研究重点;降低船速可减少8.0%~20.0%的船舶在港CO2排放;降低船舶非生产等待时间及辅助作业时间,并不能显著降低船舶在港CO2排放,后续还可进一步研究如何通过港口资源合理调度等方式减少船舶在港等待时间;设立硫排放控制区可减少33.0%~34.6%的SO2排放,还可继续研究排放控制区对船舶运营与港口运营的影响;场桥、集卡与岸桥节能减排措施主要为设备改造及优化调度,未来可继续研究既有设施设备节能改造时序,并分析在港船舶与装卸设备各减排措施集成下的综合减排效果;新能源供电系统在港口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可研究港口新能源电力系统设计方法,构建清洁低碳的港口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15.
城市交通排放高分辨率分析方法研究 ——北京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污染减排政策呈现多样化、精细化和差别化发展趋势,传统交通排放模型在评价范围、评价尺度上的分辨率存在局限性.本文基于实时监测数据的交通流仿真模型、视频检测方法的车队结构分析和本地化工况的速度排放因子修正关系,提出了城市交通排放高分辨率分析方法,时空分辨率达到小时和路段级别,排放源可区分不同交通方式和本地外地.并以北京市机动车 NOx排放为例,对路网交通排放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北京市高峰时段路网交通排放量占全天排放的31.2%;高速路、快速路排放分别占路网排放总量的37.9%和38.8%;五环~六环间排放量占六环内排放总量的38.32%;货运车辆排放占路网排放比例达到47%.本文提出的城市交通排放高分辨率分析方法对精准定位交通污染治理时间、空间和对象,提升精细化决策水平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港口航运业是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分析了辽宁省港航系统节能减排工作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技术性节能、结构性节能、管理性节能三方面对全省港航系统节能减排工作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借助开源大数据平台,提出交通可达性及城市经济活动数据采集策略,利用全局常参数和局部变参数回归模型研究北京市六环区域内两者的空间特征.相比于全局模型,局部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交通可达性与城市经济活动间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私人交通可达性呈现以天安门为中心径向递减的多圈层结构,公共交通呈现轨道交通沿线区域高的特点.交通可达性与经济活动匹配度具有空间非平稳性,空间分离和匹配现象并存.西北部、中部区域空间匹配特征显著,东北部、东部区域次之,西南区域空间分离现象最为严重.丰台及良乡等分离区域,宜重视道路及轨道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未来科学城等私人交通匹配,公共交通分离的区域,可考虑修建轨道线路,并增加公交运营服务水平;中关村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匹配区域,以调整交通运营管理政策为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快速增长的私人小客车带来的能耗排放问题日益严重,如何构建面向私人小客车的燃油核算模型,分析不同需求管理政策的宏观节能效果,是解决城市交通节能减排问题的关键.本文针对传统私人小客车能耗调查方式所获得数据准确性较差、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的问题,利用现有调查数据和监测数据,基于“OLS(Ordinary Least Square) +稳健标准差” 验证法,分析油耗显著性影响因素,提出基于交通大数据的私人小客车能耗核算模型,以实测数据验证其可靠性和有效性,并分析了不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含组合政策)宏观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当政策效果指标变化率相同时,实行“拥堵收费+控制大排量小客车数量”政策对于减少小客车燃油消耗总量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