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材料的使用在汽车发动机低碳化的进程中有着非常关键的地位,在新能源、低消耗、高环保的汽车产业发展新形势下,必须加紧汽车材料技术的创新,在喷涂绝热、废气能量回收、低摩擦涂层等方面狠下功夫,为汽车产业的材料创新创造良好的技术基础,进而促进汽车的低碳化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未来的四年中,武汉将把节能环保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重点加大汽车产业电子化、开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和环保等方面的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努力将武汉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研发、生产和出口基地。[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强调节能环保有利于客车技术进步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有4条涉及节能和环保,强调要"促进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和使用","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开发生产新型燃料汽车",要求"汽车产业及相关产业要注重发展和应用新技术,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积极开展轻型材料、可回收材料、环保材料等车用新材料的研究".之前,客车企业进行相关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主要是由于市场需求的拉动,产业政策出台以后,这些企业能够名正言顺地享受国家的政策优惠,将会更有积极性,所取得的成果也会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汽车轻量化是汽车产业发展方向之一,也是汽车节能环保的现实需求。优化汽车的结构设计和新材料应用是目前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重点针对钢结构车身轻量化的结构优化技术进行研究,对于普通钢,通过形状优化和结构优化技术及零件整合达到减重目的;对于高强度钢,在满足安全法规的同时,通过合理配置汽车车身一些部件的板厚,达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汽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刘国卿 《天津汽车》2010,(12):12-13
按照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新要求,国务院日前正式通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已进一步拟定为7个领域,这7个领域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随着相关文件和后续产业配套扶持政策的出台,未来我国汽车产业突破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是关键,通过技术突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同时,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推动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进而要不断提升汽车及零部件国际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范围的汽车工业调整重组步伐明显加快,我国已成为国际汽车产业投资热点和新兴汽车消费市场。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尽快提升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我国当前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面临的最紧迫课题。必须下大力气通过鼓励公平竞争与兼并重组形成产业集群;通过提高全国汽车企业整体研发能力提升自主创新水平以及通过提高节能环保安全技术与产品的发展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在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迈上新台阶,使我国汽车工业朝着持续、快速、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汽车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为了让汽车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舒适、节 能和环保,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正在得到全面的发展,智能控制技术也被不断地应用到汽车产业中。针对当前的电子控制汽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探讨了未来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正文章从轻量化材料、车身结构和制造工艺3方面研究分析了汽车轻量化技术,介绍了汽车结构优化、新材料及新技术的发展现状,特别介绍了高强度钢、铝合金、塑料和复合材料,以及热成型技术、辊压成型技术、差厚板技术,总结出未来汽车轻量化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汽车结构优化完善、多材料一体化、零部件的轻量化。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汽车新材料、先进的设计和工艺制造技术,能促进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轻量化材料一方面节约汽车制造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低碳环保循环利用。新材料和  相似文献   

9.
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日前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本次科博会中汽车产业是重点展出内容,在4号馆设立了汽车科技展.汽车产业是一个开放、兼容的产业,中国汽车产业近些年快速发展也得益于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机器人、物联网、新能源、卫星导航、云计算、新材料等高尖端技术都将支撑整个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未来的汽车将是一台移动在城市物联网中的智能计算机,本次科博会上展示了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雏形.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已经回归理性,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都在冷静思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和未来.新能源汽车"降温"不代表国家已经放弃了新能源汽车,在本次科博会上可以发现新能源依然是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很多企业在不断摸索创新,虽然新能源汽车不可能短时间产生经济效益,但是研发中很多新技术却反哺了常规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10.
<正>一、本刊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并编辑出版的学术性刊物,在国内汽车科技学术界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被美国《工程索引》(Ei)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8年和2011年连续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本刊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在产品开发、设计、制造、使用和试验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全面反映各种高新技术(如:信息、计算机及网络、自动化、微电子、通信、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环保等技术)在汽车及交通领域中的应用,同时也适量刊登有关汽车产业和汽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与企业经营管理研究的学术论文等。  相似文献   

11.
正1汽车产业升级及汽车后市场转型发展对汽车类专业人才提出了全新要求(1)汽车产业升级要求亟需加快汽车智能制造和智能汽车制造及相关零部件制造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汽车产业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随着汽车产品形态(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和生产方式(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变革、工业4.0背景下催生的"超级智能""超级工艺""极致环保""极致管理"的  相似文献   

12.
<正>1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分析(1)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不断升级,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从2009年开启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以来,在国家及地区政策中,“新能源汽车”这一词汇频繁出现。经过多年培育,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拥有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和技术优势,从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到整车制造和销售,我国打造了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  相似文献   

13.
自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人类第一辆内燃机汽车算起,汽车产业已经走过近130年的历史。百多年来,尽管不断面临石油危机、交通拥堵、大城市病、区域性环境污染和全球性气候变暖等诸多难题,但汽车产业依然披荆斩棘地滚滚向前。汽车百年不衰且历久弥新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历来是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是吸纳和体现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最积极的载体,是诸多相关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汽  相似文献   

14.
<正>白车身是汽车最重要的基础部分,随着汽车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白车身领域相关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新材料、新工艺、新的设计理念不断涌现,无论在传统能源车领域还是新能源车领域,以及日渐成熟的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车身技术始终是汽车性能的核心部分。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为使命,继续深化在汽车行业中的技术推动作用,结合  相似文献   

15.
重庆是中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和微车生产基地,已形成轻、重、微、轿、特车型齐全、生产规模大的产业基地格局。为加快汽车产业发展,提升汽车制造技术,促进西部地区承接国际汽车产业转移。以“发展汽车装备制造业、助推西部汽车工业发展”为主题的2011中国(重庆)国际汽车制造技术及装备展览会,将于2011年9月1-3日在重庆南坪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相似文献   

16.
2007年9月7-10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报》社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主办的"200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在天津滨海新区成功召开。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名誉会长何光远,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总经理陈祖涛,天津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栋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中国汽车研究中心主任赵航等出席论坛开幕式。来自国家发改委、中国环保总局、北京市环保局、商务部、财政部,科技部的高层领导会同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分管交通、环保事务的官员、专家及中外汽车产业集团负责人和学者等600余人出席了论坛。近年来,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加快,中国汽车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6年中国汽车销量已居世界第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大,其对社会承载能力的要求也进一步加大。由汽车产业所带来的环保等问题日益突出,能源大量消耗。毫无疑问,环境保护、石油供应安全、全球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已经影响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和汽车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7.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正在萌发,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重点。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品及技术的升级,将给汽车及相关产业带来深入变革。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已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战略制高点,我国也在《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战略。为加速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汽车产业技术水平及核心竞争力,文章在总结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政策、市场、企业及技术四方面深入分析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总体发展现状,并结合我国汽车产业实际情况,提出推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车身轻量化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满足安全、环保、节能等指标要求,车身轻量化的设计手段已不断优化,新材料的应用也日益普及.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车身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几种常用车身连接技术的概念及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当汽车产业进入到颠覆性创新时代,越来越多的前瞻性新技术、新材料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同时,在对汽车产品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苛刻的当下,对车用材料也提出了新需求。在日前举办的Chinaplas 2018展会上可以窥察到各大供应商纷纷推出创新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助力汽车未来出行。首先,随着排放法规的政策驱动,轻量化  相似文献   

20.
朱则刚 《天津汽车》2009,(12):17-18,35
汽车节能、环保及安全既是国际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政策的要求,玻璃钢复合材料是汽车工业发展的理想材料。文章介绍了车用玻璃钢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国内外玻璃钢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状况,指出玻璃钢复合材料应在降低成本和扩大应用领域等3个方面发展,使玻璃铜复合材料随着新车型的不断涌现,得到更为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