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 原发性鼻窦脑膜瘸又称鼻窦异位脑膜瘤,比较罕见,国内外文献报告甚少,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患者晋××,女,15岁,于1980年3月27日以“左眼球突出外移一年多”之主诉入院。住院号:122512,患者于一年多以前,发现左眼球突出外移,始因不明,有时头昏,但不头痛,视物清楚,无复视,双鼻通气畅,近一月以来发现左眼球突出外移明显,来我院门诊,曾于左侧内眦隆起部穿刺,抽出血性分泌物,疑为“左侧筛窦血管瘤”收入住院。检查双眼  相似文献   

2.
<正> 脑血管网状细胞瘤Hemangioretculoma亦称为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是一种良性血管性肿瘤,如能及时诊断並彻底切除肿瘤,则预后是良好的。这种肿瘤比较少见,国内报告尚不多。本文将1956年~1983年间住我院的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血管网状细胞瘤,报告如下。且就有关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3.
淋巴肉瘤在病程中同时出现急性白血病血象及骨髓象者谓之淋巴肉瘤白血病。亦有人称之为淋巴肉瘤细胞性白血病、肉瘤性白血病以及白血肉瘤。该病由Sternberg(1905年)首先报告。复习国内文献,迄今总例数不足百例。现将我院1966—1978年收治的淋巴肉瘤白血病1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白细胞减少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病症:但目前尚缺乏很好的治疗方法。我科于1978年用“升白片”治疗白细胞减少症47例,现将资料完整的33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33例中男10例,女23例。年龄20—30岁1例,30—40岁14例,40—50岁14例,50—60岁4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0年,1年以内8例,1—5年22例,5年以  相似文献   

5.
<正> 该病为一种先天性肝内胆管发育异常,临床上称为“肝内胆管扩张症”或“交通性海绵状胆管扩张”。Caroli于1958年首先描述本病,故又称Caroli病.临床上极为少见,我院CT扫描发现1例,并经ERCP进一步检查确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嗜酸性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涎腺肿瘤。该肿瘤的组织学特点是,由大的、圆形或多边形的细胞构成,这些细胞胞浆内含有大量淡染的、嗜伊红的颗粒;瘤细胞排列成实性片块、小梁或腺管样结构。本文报告了2例发生在口腔内的涎腺嗜酸性腺瘤,并讨论了其诊断、鉴别诊断和生物学特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用大白鼠12只,于脊髓颈膨大 (8例) 和腰膨大 (4例) 处背中线右侧,3点分别注射50%HRP水溶液,总量为0.6—1.5微升。在脑干内看到HRP标记细胞,分布如下: 1.延髓:巨细胞网状核,旁正中网状核,外侧网状核,中缝苍白核,中缝隐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孤束核和下橄榄核等。 2.脑桥:桥吻侧网状核,桥尾侧网状核、中缝大核,前庭神经核、兰斑核、三叉神经主核。 3.中脑:中缝背核,中线核,艾一维氏 (E—M核) 核,被盖腹侧核,楔核、上、下丘核,红核和黑质。  相似文献   

8.
研究流行性出血热 ( EHF)肾组织中肾小球超微结构和细胞表型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多重 PAP法研究 30例 EHF肾组织中肾小球α-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结蛋白 ( desm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的表达及意义 ;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肾小球的超微结构。结果  EHF肾脏仅 4例肾小球显示痕量的 α- SMA阳性表达 ,无 desmin和 PCNA的表达。电镜下观察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不同程度肿胀。部分少尿期病例的个别肾小球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坏死 ,管腔内有嗜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 ,内皮细胞与基底膜间充以低电子密度的物质。结论  EHF肾组织中肾小球主要表现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而系膜细胞和上皮细胞仅表现不同程度的增生 ,肾小球无明显细胞表型的转化。作为全身毛细血管的一部分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可能在 EHF急性肾衰发病机理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院二十一年来收治的组织细胞增生症X33例做了分析总结。提出了一组无皮肤损害,无三联症等特点、而以淋巴结及肝脾大为主要表现的高分化组织细胞增生症。从其经过缓慢、予后较好,无明显造血障碍等方面可与其它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病鉴别,但是否与本组疾病同属一类、值得商讨。另外还报告两例家族性病例,两例有精神症状及1例出现颅神经瘫痪的病例,但因例数不多,资料也不够完善,尚须今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 骨内神经鞘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国内外共报道过47例,恶性的只有国内周志道报告过1例。我院收治过2例胫骨内神经鞘瘤,其中有1例恶性的,现分别报道如下:例一:男性,52岁,农民,住院号:134870,于1981年5月11日以“胫骨纤维肉瘤继发性贫血”之诊断收住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用Ki Ras的反义寡核苷酸 (ASODN)作用于人胃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为其抑制胃癌生长及其内血管生成进行前期基础研究。方法 MTT法观察Ki RasASODN对两种细胞增殖的影响 ,电镜下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及有无凋亡发生。结果 Ki RasASODN可明显抑制人胃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在一定剂量下还可诱发细胞凋亡。结论 Ki RasP2 1在人胃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潜力及参与肿瘤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收集人乳腺癌组织样本,检测肿瘤血管中突变型P53、CD31、VEGF的表达及Her-2扩增;制备乳腺癌单细胞悬液,分选出CD44~+/CD24-/low细胞,以培养体系为EGM-2内皮细胞培养基培养,检测其内皮细胞表面标志CD31和CD105的表达和摄取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的能力,体外进行三维胶培养,观察其脉管样结构。结果乳腺癌组织样本中均可观察到CD31、VEGF、突变型P53的表达,并沿着血管腔或血管球排列;免疫荧光显示乳腺癌组织血管内表达CD31和DAPI信号;在13例所取样本中检测到Her-2阳性扩增4例,未扩增9例。分离成功的乳腺癌干细胞进行免疫磁珠分选,分选前CD44~+细胞比例[(7.5±2.6)%]明显低于分选后[(94.3±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选前CD24~+细胞比例[(48.2±9.4)%]明显高于分选后[(4.3±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球细胞中CD105~+细胞比例为(4.5±0.9)%,CD31~+细胞比例为(6.2±1.3)%;经内皮细胞培养体系持续培养3代后,CD105~+和CD31~+细胞比例分别为(79.6±9.3)%和(84.1±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内皮细胞培养体系培养后的细胞能吞噬DiL-Ac-LDL,内皮细胞组可见有脉管样结构形成,而对照组无脉管样改变的趋势。结论乳腺癌干细胞来源的内皮细胞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并具有脉管形成的能力,提示乳腺癌干细胞可能参与肿瘤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正> 现代免疫学的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免疫反应中,不仅有淋巴细胞的参与,还有一类细胞也能接受抗原信息,并影响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进而起着免疫的调节作用。这类细胞除了为人们所公认的巨噬细胞外,可能还包括两种网状细胞,即树突样网状细胞和指突样网状细胞。树突样网状细胞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它主要地特异定位于淋巴组织的B细胞区,其功能多认为能保留抗原或免疫复合物,与生发中心的形成有关,而指突样网状细胞只是近年才为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14.
<正> 作者复习文献并报告一例多发性骨髓瘤早期在口腔呈现淀粉样变性的症状。多发性骨髓瘤是发生在骨髓而来源于网状内皮系统的肿瘤。发现后一般在两年死亡。男女之比为2:11,80%发生在40岁70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了一例由于脐动脉破裂引起胎儿死亡的罕见病例。该产妇系足月妊娠入院,分娩前流出大量羊水并伴有血性羊水,随后胎心消失,并娩出一男性死婴,且自子宫腔内流出鲜血300ml,未见母体血压有所下降。检查胎盘发现脐轮段脐动脉破裂,故诊断为脐动脉破裂引起胎死失血过多,为胎儿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高速放射自显影神经追踪方法研究了大鼠嗅球向脑干的直接投射。15例大鼠实验结果证明,嗅球投射到脑干上行传导路核团有14个,投射到脑干下行传导路核团有7个,投射到脑干网状结构核团有18个。主要有三叉神经脊髓束核,孤束核,上橄榄核,上丘灰质,迷走神经背核,舌下神经核,中脑中央灰质,巨细胞网状核,小细胞网状核,咀侧脑桥网状核及尾侧脑桥网状核。阳性标记以注射侧为多。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于 2 0 0 1年底发布了《2 0 0 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该报告是对该所收录的 1 40 0余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 2 0 0 0年及以前的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总被引频次是指某期刊自创刊以来所刊载的论文在统计当年 (2 0 0 0年 )内被引用的总次数。根据该报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的总被引频次为 1 3 3 ,与 1 999年的总被引频次 (1 2 2 )相比明显增加。在该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收录的 2 0 4种大学学报 (不含农林医科高校学报 )中名列第 3 9;在 1 3 4种理工科高校学报中名列第 2 6 ;在 3 5种交…  相似文献   

18.
<正> Zieve于1960年首先报告了2例肝性脊髓病后,国内几年来屡有报告,我院近年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李某,男,46岁,住院号3160,1979年5月20日入院。患者于1958年出现腹水,确诊为“肝硬化”,1963年元月行“门腔静脉吻合术”,1976年出现双手颤抖,说话不清,流涎,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1 磷酸鞘氨醇是新发现的细胞外递质和细胞内第二信使。研究它在人胃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及凋亡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光镜观察二甲基鞘氨醇作用前后的细胞形态 ;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 ;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及有无凋亡发生。结果 ①抑制 1 磷酸鞘氨醇生成后 ,胃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②二甲基鞘氨醇几乎可以完全抑制两种细胞的增殖。③一定剂量时可诱导两细胞凋亡。结论  1 磷酸鞘氨醇在人胃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增殖和凋亡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转移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 (hTERT基因 ) ,建立其转移体系。方法 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 hTERT转入 ψ 2细胞 ,用产病毒的 ψ 2细胞克隆培养上清重复感染PA317细胞 ,建立产毒PA317/hTERT细胞 ;通过感染内皮细胞检测基因转移效果。结果 ψ 2细胞培养上清重复感染 ,使PA317细胞所产病毒滴度提高 2 0倍 ,得到高滴度的PA317/hTERT包装细胞系。用该细胞系产生的病毒上清感染内皮细胞成功。结论 可通过重复感染法建立高效的逆转录病毒基因转移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