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摩托车发动机弹性悬置减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仕  何玉林  杜静  孙学军  张志弘 《汽车工程》2005,27(3):313-315,387
发动机弹性悬置可以减小发动机激振引起的摩托车振动,设计弹性悬置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发动机质量、转动惯量和弹性元件刚度来计算弹性悬置发动机系统的自然频率,并修改弹性元件结构、材料以尽可能满足√2倍最高弹性悬置发动机系统自然频率小于发动机最低工作激振频率这一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弹性悬置具有很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2.
CA6102型发动机悬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探索一般汽车用悬置功能和规律的基础上,给出了发动机悬置设计的一般要求和原则,以及刚体模态、滚摆轴线、一阶弯曲振型、悬置系统的弹性中心与解耦设计的关系。对CA6102型发动机的悬置进行了具体计算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3.
汽车发动机弹性支承隔振的解耦方法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32  
徐石安 《汽车工程》1995,17(4):198-204
优化发动机弹性支承参数,对发动机一悬置系统的解耦要求是通常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本文根据传递函数分析振动的方法,探讨了发动机振动模型简化的理论基础,隔振和解耦的关系,以及更适用于计算机寻优的解耦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发动机悬置的设计及其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从低频隔振角度讨论了发动机——悬置系统在简谐力作用下响应的计算,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还对已有发动机的悬置系统的隔振效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悬置参数设计的优化数学模型,并探讨了一些算法。  相似文献   

5.
汽车发动机扭振谐值的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汽车发动机扭振激励谐值与离散付里叶变换的关系,分析计算了示功图测试和缸内模拟计算各种因素对计算激励谐值的影响。给出了发动机扭振激励谐值的计算结果,并计算分析了多缸发动机翻倒激振转矩的激励谐值,为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和高性能、高转速发动机辅助平衡机构设计提供了激振数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发动机悬置强度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某车辆发动机悬置橡胶撕裂破坏问题,建立了该发动机悬置的有限元模型,计算所得悬置的垂向刚度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橡胶垫内部应力集中出现在受力面转角处。对悬置模型进行结构改进,并对改进前、后的试件进行了刚度测量试验和疲劳寿命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发动机悬置垂向静刚度比原悬置降低了7.5%;静刚度变化率和压缩永久变形量分别为规定限值的32%和6%。  相似文献   

7.
基于Matlab的发动机悬置系统的固有频率和主振型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计算发动机橡胶悬置系统固有频率和主振型的过程,并利用Matlab编程。通过程序运行,快速获得悬置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并对振动占优方向进行判定,也为进一步分析系统的响应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少部分前置前开门客车变速器与发动机分离的结构,对变速器的悬置系统进行了分析;开发了一计算软件,大大提高了变速器悬置设计的效率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客车在实际运行和怠速工况下振动较大的问题,采用偏相干分析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介绍了偏相干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编制了计算程序。在该车辆的发动机前悬置上下侧、发动机后悬置上下侧、变速器悬置左右侧和最后排座椅地板等处设置了6个测点,通过对6个测点数据的偏相干分析,找出了发动机前悬置振动是该客车在怠速工况下地板振动较大的主要振源,为实际降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发动机槔胶悬置系统固有频率和主振型的计算过程,并利用Matlab编程,通过运行程序,快速获得悬置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对振动占优方向进行了判定,为进一步分析系统的响应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用MATLAB计算发动机悬置系统的固有频率和主振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计算发动机橡胶悬置系统固有频率和主振型的过程,利用MATLAB编程并验证程序的正确性。通过程序的运行,能快速获得悬置振动系统的固有特性,为设计人员判断悬置系统是否会发生共振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进一步分析系统的响应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车载发动机液力悬置流固耦合的有限元分析法,模拟了液力悬置的动态响应。通过瞬态时域响应的模拟结果,计算了液力悬置的动态性能。在计算过程中使用ALE方法进行坐标变换,有效解决了流体力学和结构动力学在坐标系上的不一致问题。计算过程无须估算或测试液力悬置的流体阻尼,无须测量橡胶主簧的体积刚度,可以得到液力悬置在时域内的动态响应,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汽车动力总成三点式悬置系统的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范让林  吕振华 《汽车工程》2005,27(3):304-308
首先分析汽车动力总成一悬置系统的振动激励、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各元素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阐释了系统弹性解耦设计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性。然后根据动力总成一悬置系统刚度矩阵各元素的解析表达式,应用V形悬置组的弹性解耦原理,论述了目前普遍应用的三点式悬置系统在弹性解耦设计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悬置布置设计匹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汽车发动机悬置橡胶材料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试验数据的处理及材料稳定的条件,利用ABAQU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多种本构模型拟合.并应用本构模型对悬置垂向静弹性特性进行计算分析.综合比较了各种模型的优劣,得出了确定橡胶本构关系的方法,通过与实测数据的比较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发动机悬置又称作发动机支承,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发动机柔性地支承在车身(或底盘)上,以减少发动机传给车身的振动和噪声。近年来,随着主动控制式发动机悬置的采用,可以说发动机悬置装置有了新的发展。 一、弹性元件式发动机悬置(图1)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悬置系统设计的扭矩轴理论和能量法解耦理论,并介绍了这两种理论的计算方法,基于这两种理论并结合灵敏度分析的方法对某国产汽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将悬置弹性中心布置在扭矩轴上,以及调整悬置刚度可以达到很好的解耦设计结果,提高整车的NVH表现.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发动机悬置系统对汽车原地换挡振动的影响,建立了包含悬置系统的整车13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利用模型计算得到了汽车原地换挡时整车的瞬态响应。把换挡时动力总成X向加速度幅值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悬置刚度、下拉杆安装位置等参数对原地换挡时动力总成振动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动力总成刚体模态和解耦率的设计要求提出了改善汽车原地换挡振动的发动机悬置系统优化方法。结果表明:降低3个悬置的X向刚度,调整下拉杆Y、Z向安装位置可以有效改善动力总成在换挡时的振动。  相似文献   

18.
以某轻型客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括动力总成和车身两个刚体的12自由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ADAMS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试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确定发动机怠速激励的方法。采用该模型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怠速隔振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与分析。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二者吻合较好,说明所建立的12自由度ADAMS模型和确定的发动机激励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19.
轿车车内噪声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系统阐述了控制某装备直列四缸发动机的国力的车内噪声的系统方法。首先通过试验分析确定发动机二阶振动是引起车内噪声的主要振源,识别出发动机固体振动向车内传递的传递途径,并且确定了对车内噪声有较大贡献的车身板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发动机、副车架悬置管的橡胶支承元件弹性特性的修改控制发动机振动向车内的传递;通过对车身顶棚结构板件的动力修改控制车身板件的振动。对改样整车的试验得到满意的降噪结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通某前置客车所装配的发动机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进行研究,建立发动机悬置系统的振动模型,于设计初期对悬置系统进行分析,经解耦计算,得到悬置系统Roll主频率为11 Hz;并对样车悬置系统进行全转速扫描和隔振性能测试,悬置系统Roll主频率为10 Hz,隔振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