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IEA预计.随着地区石油产量逐渐趋于平衡以及中下游领域终端客户的流失.未来五年.世界石油贸易将发生深刻变革。这将对全球精炼油、原油和成品油贸易带来深远影响。在下游领域,地区分布需求的变化和成品油对原油需求的构成.再加上对新资源需求的增加等原因都重新规划着全球精炼油行业。经合组织(OECD)欧洲部面临需求减少、环境标准带来的挑战。预计2011~2017年之间.随着西半球越来越”独立”于世界其它地区.原油贸易地图的裂口将日益拉大。  相似文献   

2.
张敏 《海运情报》2006,(10):14-20
一、石油需求 预计2006~2011年,全球石油需求将从8480万桶/天增长到9370万桶/天,平均每年增长2.0%(见表1)。到2011年,北美石油需求将达到2740万桶/天,亚洲将超过北美,达到2820万桶/天:对运输用燃油的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2006~2011年,全球汽油和柴油/制气油需求将增长2.5%左右,而残渣燃料油需求则停滞不前(船用燃料油等特定用途的燃料油除外)。  相似文献   

3.
随着石油等能源价格的飞涨,燃气消耗量正在不断扩大。在过去10年中,石油需求量每年平均增长1.7%,LNG需求年增长率则为7.4%,LNG需求量增长速度比石油快4倍多,而且在过去27年中从未出现过增长率下降趋势。据美国能源部估计,到2025年,世界天然气年均消费量将达到151万亿立方英尺。[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张敏 《海运情报》2006,(8):20-20
一、石油 由于国内需求增长而产量下降,去年美国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度上升至58%。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显示,2005年美国石油产量为512万桶/天,比1995年的656万桶/天下降了22%;同期石油进口量从1770万桶/天增至2070万桶/天,增幅达17%。受伊朗核争议和尼日利亚供应中断的影响,今年4月美国石油储备下降了540万桶,油价上涨16%。  相似文献   

5.
一、钢铁产量和消耗量 世界粗钢产量从1950年的1.89亿吨增长到2005年的11.06亿吨,55年共增长4.85倍,平均年增率为3.62%。其中2000-2005年共增长30.4%,年增率为5.46%,这一增速的驱动力是中国钢铁产量的高速增长(见表1和表2)。[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李时烈 《水运管理》1995,(4):9-10,8
油品市场回顾与预测李时烈一、原油市场回顾国际原油市场,由于90年代世界经济一直处于萧条时期,石油需求增长缓慢。每年石油供求基本持平。直至1994年,世界石油需求仍然不旺,油价持续低水平徘徊,导致欧佩克以限产来刺激油价回升。预测199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7.
石油的主要消费者一直都是发达国家,美国是消耗石油的第一大国,一般占世界石油消费的1/4左右,  相似文献   

8.
钟秋 《海运情报》2007,(8):11-11,10
煤炭的需求旺盛。据英国石油公司(BP)统计,2005年世界一次能源的消费增长2.7%,但煤炭消费增长5.0%。2001年以后的世界煤炭消费量见表1。  相似文献   

9.
《水运文献信息》2007,(12):1-1,3
随着石油等能源价格的飞涨,燃气消耗量正在不断扩大。在过去10年中,石油需求量每年平均增长1.7%,LNG需求年增长率则为7.4%,LNG需求量增长速度比石油快4倍多,而且在过去27年中从未出现过增长率下降趋势。据美国能源部估计,到2025年,世界天然气年均消费量将达到151万亿立方英尺。现在,不少国家已经着手采取各种措施用燃气替代石油,原本燃气基本自给自足的英国等欧洲国家和美国也由于国内燃气产量减少而不得不扩大燃气进口量。  相似文献   

10.
国际能源机构估计,世界石油总储量有2.5万亿至2.9万亿桶,到2004年底已经消费了1.224万亿桶,还剩下一半多,有1.3万亿至1.7万亿桶。分析人士认为,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石油产量有可能在2007至2011年达到5000万桶/日的高峰,此后全球市场对欧佩克的石油需求将会增加。  相似文献   

11.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11世界能源展望特别报告称,全球对天然气的需求将在2025年超过煤炭,并在2035年接近石油。目前低迷的天然气市场也将于2015年出现求大于供的局面。根据该报告,今年初日本福岛核危机导致全球核能源供应大幅下滑,这一能源空缺将被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及北美的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如页岩气、煤层气)所填补。  相似文献   

12.
《水运文献信息》2004,(5):27-27
专家分析认为,17年后,中国的年石油消费量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一倍。相当于目前美国的年消耗量。届时,中国所需石油的60%将依赖进口。为确保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并考虑到世界油价的波动性,内地加快建设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具有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声音     
《中国船检》2012,(12):16-17
国际能源机构(IEA)石油贸易航线面临深刻变革IEA预计,随着地区石油产量逐渐趋于平衡以及中下游领域终端客户的流失,未来五年,世界石油贸易将发生深刻变革。这将对全球精炼油、原油和成品油贸易带来深远影响。在下游领域,地区分布需求的变化和成品油对原油需求的构成,再加上对新资源需求的增加等  相似文献   

14.
国际经贸     
《水运文献信息》2005,(12):30-30
IEA:2030年世界石油贸易量将激增;巴西今年大豆产量预计达5870万吨;中东和北非天然气产量25年内将增3倍;2006年铁矿砂价格最高涨幅将达30%;俄2015年前石油年产量将达5.3亿吨;明年全球石油需求可能会小幅降低;内蒙古今年原煤产量可达2.4亿吨;2006年我国经济将增长9%左右;我国今年粮食总产量可望达到9600亿斤;2010年中国电煤需求预计达到16亿吨;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石油的供需情况及预测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也随之增长,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能源生产、消费国。其中石油已成为世界第五生产国。在1993年前,我国石油产量大于消费量。但从1994年开始,石油消费量开始大于生产量。从我国石油进出口情况看,1985年我国出口石油达3630万吨,进口量仅90万吨,而在以后的10年中前者不断下降,后者不断上升,到1993年进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国际石油市场仍然敏感和脆弱,国际油价呈震荡攀升,回落再攀升的走势。20D4年世界石油市场将维持供大于求的局面,欧佩克的产量政策走向以及伊拉克产量恢复情况都将影响国际油价的走向,布伦特油价可能会维持在24~25美元/桶左右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自1999年北海石油生产达到巅峰状态之后的10年来,石油产量经历了逐步但稳定的下滑走向,相关的原油贸易无疑受之拖累。北海石油产量的缩水或多或少同步于俄罗斯的石油生产状况,尤其是伴随着其位于普里莫斯克港(Primorsk)、主要的波罗的海油料装运站原油出口减少的趋势。本文将在审视往返北欧与波罗的海以及该区域内原油贸易最新模式的基础上,尝试探寻该地区原油油轮贸易的未来走势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水运文献信息》2006,(5):30-30
俄罗斯石油产量2009年将达到5.07亿吨,美中需求将刺激非洲石油产业增长,伊朗石化产品出口大幅增加,巴西大豆预计今年出口2480万吨,中国10年内将从澳进口约2万吨铀矿。[编按]  相似文献   

19.
<正>一、我国原油进口及原油码头基本情况石油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关系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及我国石油储备体系的日益完善,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从1993年开始由石油净出口国转为石油净进口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原油净进口量/原油消费总量)不断提高。表1显示了2006年至2012年我国原油生产、消费、进口的基本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由于我国原油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国产原油自给率逐年下降,我国需要大量进口原油的局面已不可逆转。有学者根据我国原油进口与GDP增长的关系,预测2015年将进口原油3.55亿t,2020年达到4.4亿t。虽然近几年我国在陆路开辟了新的输油通道,进口方式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原油进口以海运为主的形势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20.
汪叶 《中国海事》2012,(5):41-44
一、2011年市场回顾 (一)石油供求同步小增,国际油价大幅上涨 发达国家的石油需求偏软,但发展中国家2011年石油需求仍保持增长,并继续拉动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据国际能源机构2011年11月份统计,前三季度全球石油需求为8880万桶/日,同比增长1.2%。其中,经合组织国家石油需求为4557万桶/日,同比下降0.8%;非经济合作组织国家石油需求为4323万桶/日,同比增长3.4%。预计2011年全球石油需求8920万桶/日,同比增长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