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载货车车轮热负荷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重载货车制动热负荷对车轮的影响,简要回顾在这方面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并提供了计算机仿真分析的几个典型热制动工况下的应力和温度场结果,包括坡道制动工况和停车制动工况。对手制动作用于运行车轮的工况进行了分析,检验了不同闸瓦作用位置对温度场的影响,并介绍了与热负荷相关的车轮更换问题。  相似文献   

2.
潮湿工况影响高速动车组制动摩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动车组制动摩擦副的摩擦因数在雨天或湿润的环境下存在衰退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轨道车辆的运行安全。随着我国广泛开行速度超过300 km/h的动车组,潮湿工况下制动盘的性能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首先采用1:1制动动力试验台对高速动车组制动盘潮湿工况下的摩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比较了干燥和湿润两类工况下制动盘摩擦性能的异同。潮湿工况对制动盘的摩擦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潮湿工况下平均摩擦系数存在着明显的下降且波动更加明显;制动压力对于平均摩擦系数的影响有限,但在较高制动初速度和潮湿工况下,较低的制动压力却可以有较高的平均摩擦系数。最后分析了潮湿工况的各种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潮湿工况下制动系统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3.
根据提速机冷车的制动系统方案对制动初速120 km/h的紧急制动距离进行了计算,校核了车辆在各种工况下的制动率并提出了较为理想的制动率范围,分析了制动系统方案及参数对制动安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SS3型机车制动电阻柜采用立式安装,机车运用在制动工况时,由于人为和机械因素影响,造成制动电阻带过热变形,以致烧损,直接威胁运输安全,增加检修成本,文章对SS2型机车电阻制动工况的制动风机控制电路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辉  张吸 《铁道车辆》2000,38(7):6-10
根据提速机冷车的制动系统方案对制动初速120km/h的紧急制动距离进行了计算,校核了车辆在各种工况下的制动率并提出较为理想的制动率范围,分析了制动系统方案及参数对制动安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840D车轮辐板孔裂纹成因的强度及疲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大型通用商业分析软件Abaqus及Ansys,计算840D车轮在典型工况下的应力分布。计算分析表明:在坡道制动、机械载荷和停车制动3种典型工况作用下车轮辐板孔外侧处于受压状态,内侧处于受拉状态,而且应力幅值较大,是疲劳薄弱点;坡道制动工况与机械载荷工况的组合作用,是车轮辐板孔边产生高应力的主要因素;在相同制动工况下,车轮辐板孔边应力随着轮辋厚度的减小而增大,随着辐板孔向轮辋偏移量增大而增大;机械载荷工况与坡道制动工况的组合作用是导致各种车轮辐板孔疲劳裂纹萌生的主要原因;机械载荷工况与停车制动工况的组合作用对车轮辐板孔边萌生疲劳裂纹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C62A型货车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应用美国AAR的NUCARS程序对货车建立三辆车模型并进行动力学仿真计算,分析了模型在各种不平顺组合条件下和曲线通过的系统动力响应。同时,为分析制动 工况时车轮制动力矩和两端车钩力对货车运行安全性的影响,对制动工况下的动力学响应进行了分析,并与匀速工况进行对比,得出了相应的结果。最后,从几何关系的角度 初步分析车辆的横向振动对纵向力求解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制动盘热容量仿真是设计验证的重要手段,风阻是影响热容量结果的重要参数之一;建立了考虑风阻关系的热容量输入模型,分析了不同制动工况下风阻系数对制动盘热容量的影响,验证了风阻模型在某些制动工况下热容量仿真中的重要性,为制动盘设计修正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天津地铁3号线国产化制动系统制动不缓解工况应急处理存在的弊端,通过制动不缓解监视功能改进,提高了国产化制动系统车辆安全性及系统状态恢复效率,消除了对车辆运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长大下坡制动失效时的控制研究对商用车辆安全行驶至关重要。为了使商用车辆在长大下坡制动时能够满足ECE制动法规的要求,提出了基于商用车辆剩余制动性能分析方法和制动器Bang-Bang策略的ABS控制算法。通过动力学的理论分析和硬件在环测试试验,研究了商用车辆在制动失效工况下有、无ABS控制器对剩余制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ABS车辆,在制动失效工况下均不满足ECE法规要求;硬件在环试验表明虽然存在等同实车的硬件系统带来的时滞,但提出的控制算法对车辆剩余制动性能控制依然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重载列车在惰行和制动工况下通过曲线时的轮轨接触特性,采用数值方法建立单自由度车辆和全自由度车辆混合的列车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了惰行和制动工况下列车曲线通过时的运行安全性、车轮磨耗分布特征、轮轨滚动阻力特性影响。结果表明:考虑车钩负载效应和闸瓦贴靠车轮作用的列车模型在曲线制动工况下的轮轨横向力和脱轨系数指标均比惰行工况时略差,但轮重减载率指标几乎相当;由于制动时闸瓦压力增大了轮对的摇头约束,导致通过曲线时导向车轮磨耗功率的动态分布区域比惰行时更靠近轮缘处;制动工况下的牵引比率随曲线曲度线性变化的范围比惰行工况时大,且随着制动强度的增大,牵引比率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2.
提速货车车轮热负荷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会英  王农 《铁道车辆》2000,38(4):15-19
货车提速后,车轮承受的热负荷相应增大。在实物轮轴试验台上对提速下的车轮进行了大量的紧急制动试验,得出了制动工况对车轮的热影响情况,并提出了延长制动距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牵引和制动工况下机车、动车的运行模拟方法,对已有的算法进行了补充,分析了牵引和制动工况下走行部的动态特性,总结了该方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首先建立了残余热应力的理论模型,实测得到了锻钢制动盘材料的多线性塑性随动强化数据,并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模拟了高速列车制动盘在不同制动工况下的热应力和残余应力分布。主要仿真了200km/h和300km/h速度级下的1次紧急制动、3次200km/h连续紧急制动及一次300km/h紧急制动对后续常用制动的影响。结果证明制动模式是影响残余热应力分布的主要因素,工况越恶劣,残余热应力值越大;紧急制动产生的残余热应力会提高后续常用制动下应力应变响应的峰值,但后续常用制动不会影响残余热应力的值,研究成果为制动盘损伤和裂纹扩展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速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采用包括风阻制动技术在内的组合制动方式以保证高速列车紧急制动时达到规定的制动距离成为热点研究方向。文章针对目前研发中的新型分布式风阻制动装置,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安装风阻制动装置的列车进行了制动力计算,并将相关结果作为输入参数,评估不同布置工况下风阻制动装置对高速列车制动距离的影响。依据评估结果,确定了风阻制动装置的适用速度范围、使用特点及效果。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新《牵规》规定的闸瓦摩擦系数制动初速修正项在合力图中的应用问题。指出在编制合力图计算制动工况的列车单位合力时,只选定一个固定制动初速的闸瓦摩擦系数,作出一条该制动初速下的制动合力曲线,只要根据不同制动初速对单位制动力的影响适当移动单位合力的坐标原点,这条合力曲线就可以适用于各种制动初速。  相似文献   

17.
动车组高速制动时,由于车辆自身阻力及风阻作用,制动盘承受的热负荷会降低。建立了高速制动时考虑车辆阻力的11制动动力试验模型。利用高速11制动动力试验台,研究了制动初速度350km/h时车辆阻力对制动盘热负荷的影响,使11制动动力试验工况与现车更接近,得到的试验结果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高速动车组电制动失效的故障率,首先对高速动车组电制动的控制原理进行分析,根据典型故障数据分析及现车测试,确定电制动失效原因;其次,分析在牵引和制动工况下电制动失效对车辆的影响;最后,通过调整牵引控制单元(TCU)控制软件中的网压限制电制动力输出参数,提高电制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宽轨捣固车和稳定车车轴齿轮箱轮对的三维实体模型,借助ANSYS建立其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理论和方法对捣固车和稳定车轮对进行在启动与制动工况下的有限元应力应变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捣固车、稳定车轮对在启动和制动工况下均满足强度要求;制动工况下的车轮、车轴最大等效应力均大于启动工况下的值,且轮对的轴向变形位移值与实测值相符,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经轮轴紧固度评定,该轮对的轮轴紧固度能够满足实际工况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某高速铁路30‰长大下坡道,对制动功能正常及故障工况下的某型动车组紧急制动距离、制动功率及制动能量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线路坡度和运行速度对制动功率及制动能量的影响关系。结合动车组紧急制动距离、制动盘热负荷性能曲线及温度限制,给出了动车组在30‰长大下坡道运行的限速运行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