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治河 《中外公路》2002,22(4):66-67
道路设计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现场插线和无法快速优化的纸上定线两大阶段后,随着计算机硬件及软件技术的发展,将野外地形放置于计算机中,在计算机上进行快速布线,完成各种方案的定量优化比较的三维设计技术已趋成熟,文中结合吉林省公路勘测设计院应用国际著名的三维设计软件CARD/1的具体情况,谈谈对三维设计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道路交通设计中三维可视化程度不够的缺陷,对基于三维虚拟现实技术的道路交通设计进行了分析;借助三维驾驶仿真软件uc win/road,构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道路设计科学体系,指导国内道路交通设计、建设及维护工作,提高道路工程设计质量,完善道路工程设计技术及建设交通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建设由传统的二维平面逐渐向更复杂更具创新性的三维立体化、多专业化融合方向转型,这给传统的道路设计方法带来严峻的挑战。为此,将建筑信息模型(BIM)与虚拟现实(VR)技术引入道路工程设计中,分析了其技术特点和优势,阐述了运用BIM+VR技术进行道路平、纵、横协同设计,以及对地形、道路整体三维建模及成果可视化展示的实现方法,并应用自主开发的交互式道路VR仿真平台,在重庆市陈家阁立交和春华立交市政设计项目中进行了实践,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三维技术来表现道路设计成果是道路CAD软件的发展趋势。该文以AutoCAD为基础平台,集成运用AutoCAD的二次开发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了一个基于AutoCAD的道路三维视景仿真系统,说明了实现道路三维漫游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图形学、三维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电子地图已被广泛应用。随着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公路设计及建管养领域也逐渐开展了三维可视化的应用。该文深入研究了三维参数化建模技术、依据公路设计参数自动化建模技术、三维GIS平台等相关技术。针对传统公路3D建模过程人工依赖性高、数据输入量大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案,以三维GIS平台为基础,实现了公路设计及建管养过程中可视化的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隧道机电工程中的照明设计,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和计算机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三维环境下照明设计平台的开发,实现基于OpenSceneGraph的隧道照明设计平台系统。该系统可完成三维环境下的隧道照明工程设计,实现隧道灯具的实时布设与观察,并可根据布设情况进行照明仿真,且可模拟灯具布设后的隧道照明环境。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道路设计方法无法快速展示道路三维效果的缺点,本文研究了一种利用道路设计数据快速动态建立三维道路模型的方法,并通过OpenGL实现了道路三维动态建模的过程.该方法可以将设计成果从二维的图纸空间升入三维空间立体,对道路设计和辅助决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何勇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4,(1):251-253,263
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Boujou、Adobe Illustrator、Adobe After Effects、Adobe Premiere Pro)、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道路设计过程中,可视化技术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传统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道路前期方案设计中对道路红线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探索,就是借助无人机航拍技术,利用上述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在航拍的视频或图片中将规划红线绘制出来,从而更好地展示项目的规划范围、用地拆迁等,更加真实和直观地展示项目建筑拆迁、相交道路等信息。  相似文献   

9.
许振辉  秦涛  刘士宽  费昀 《公路》2011,(3):161-164
当前道路设计方法由于对地质、水文、交通、环境、气象等数据难以进行分析处理,研究三维道路建模及可视化方法非常有必要.重点论述了数字地面模型构建与管理方法.并研究了在此基础上进行道路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与流程.该方法能够对道路路线设计方案进行直观展示与分析,对道路设计方案的优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符锌砂  赵赛先 《公路工程》2008,33(1):106-109,121
道路与地形整体模型的构建是实现道路三维可视化的关键。论文基于在约束delaunay三角网中插入点和约束边的理论,提出一种道路设计面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及其与地形表面模型融为一体的整体模型构建方法,使得道路设计面模型和地表模型不仅表面上是整合在一起的,并且其内部关系也是统一的。对其原理、方法及程序实现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在系统分析了现有的道路三维模型构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道路设计面模型与地形表面模型融为一体的整体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基于约束Delaunay三角网内插入点和约束边的理论,利用逐点插入算法原理和Windows文件映射技术,快速实现了道路设计面与地形表面的整体建网。应用道路整体模型可以实现道路景观的三维漫游,评价三维立体线形以及与周围地形的配合情况。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15,(12)
在总结隧道工程施工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排梁桠隧道工程的施工实际,将三维虚拟现实技术、非线性预测技术和优化管理的方法综合应用于隧道工程施工各目标的管理和控制中,建立隧道工程施工虚拟动态优化管理系统,对于提升交通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效率和项目的精细化水平,实现交通工程施工的可视化管理,保证项目各控制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系统分析了现有的道路三维模型构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道路设计面模型与地形表面模型融为一体的整体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基于约束Delaunay三角网内插入点和约束边的理论,利用逐点插入算法原理和Windows文件映射技术,快速实现了道路设计面与地形表面的整体建网.应用道路整体模型可以实现道路景观的三维漫游,评价三维立体线形以及与周围地形的配合情况.  相似文献   

14.
VRML(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门用于在Web空间中展现虚拟现实场景的新技术,一项集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Internet、多媒体于一身的新技术,随有计算机并行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越来越趋向成熟,并广泛应用于远程操作、规划设计、科学可视化以及教育和娱乐等领域。本论文首先介绍虚拟现实的概念、基本要素、实现方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介绍了VRML语言的基本规范,包括它的语法结构,运行机制,基本工作原理以及使用VRML进行三维模型建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利用VRML构建虚拟浙江工商大学校园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道路与地形整体模型的构建是实现道路三维可视化的关键。基于在约束delaunay三角网中插入点和约束边的理论,提出一种道路设计面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及其与地形表面模型融为一体的整体模型构建方法,使得道路设计面模型和地表模型不仅表面上是整合在一起,并且其内部关系也是统一的。对其原理、方法及程序实现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道路与地形整体模型的构建是实现道路三维可视化的关键.论文基于在约束delaunay 三角网中插入点和约束边的理论,提出一种道路设计面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及其与地形表面模型融为一体的整体模型构建方法,使得道路设计面模型和地表模型不仅表面上是整合在一起的,并且其内部关系也是统一的.对其原理、方法及程序实现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随着实景三维技术不断推进发展,将基于倾斜摄影技术获得的实景三维数据集成在集景三维平台中,可实现道路快速三维建模,再通过叠加空间管控要素、现状限制因素等,实现了规划的三维可视化分析。以仙马湖组团路网优化研究为例,验证了基于实景三维路网优化方法的可行性,使规划路网与地形贴合更好,与现状控制因素协调更优,与河道水系亲水更佳,避免了城市建设大挖大填,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践行了绿色生态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我国现行车身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车身设计中建立基于物质特征的统一三维产品模型,以实现车身设计到模具制造的计算机集成;将智能技术和优化技术纳入车身内部布置设计中,并在计算机上实现了车身内部布置的概念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19.
肖斌 《华东公路》1998,(3):27-29
根据计算机图形学三维算法原理,结合公路工程设计实践,在微机环境中,对公路三维可视化设计软件的开发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初步看到了公路三维可视化设计的现实意义和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及时开展纯电动汽车汽修教学培训以布局汽车后市场人才储备成为当务之急,然而纯电动汽车电压高、电路复杂、组成特点新、故障案例少,导致汽修培训危险性高、教学内容复杂难懂、实车损坏率高、教学资料匮乏等,限制了电动汽车汽修教学培训的高效开展.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日益成熟的虚拟三维可视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教育教学之中,但在纯电动汽车汽修教学培训中尚未得到广泛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实现纯电动汽车结构原理的立体化展示,让学员在高沉浸感的三维虚拟环境中进行零危险的拆装练习,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降低了学习难度和实车硬件磨损成本,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