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油田专用高压湿蒸汽发生器对流段翅片管束,因其翅片分布结构及管束整体排列构造等原因,致使燃油、燃气加热过程中造成灰垢、烟垢及其它杂质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充填于翅片凹槽内,轻者造成翅片管失去应有的换热效率,重者造成对流段烟道阻力增加、炉膛压力超标、回火,甚至隐含着爆炸事故。自重质油藏引入注蒸汽开采以来,上述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彻底解决,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及维修成本的增加。本文介绍的“化学 高压水射流”除垢工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彻底解决了翅片管在线修复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FHC-AB型节能涂料在油田注汽锅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油田专用高压注汽锅炉燃料消耗过大的问题,引进FHC-AB新型节能涂料,涂刷在油田高压注汽锅炉受热炉管表面上,经检验,锅炉热效率提高2%,节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锅炉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设备之一,锅炉的过热器是提高锅炉工作效率的辅助设备。然而过热器的换热管爆管事故时有发生。沈阳市某化工厂使用的75/5.3-Y1锅炉的过热器的换热管2000年发生了爆管的事故,在事故的处理处理中,通过对爆管位置及非爆管位置的比较以及现场取样,并对爆裂和非爆裂的换热管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以及金相组织扫描。通过对其结果的比较和分析,结合锅炉的日常工作状态得出该锅炉过热器爆管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锅炉低温受热面管的腐蚀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表明 ,烟气中SO3的形成和硫酸蒸汽的凝结是工业锅炉运行时低温段受热面管道腐蚀发生的根本原因。介绍了低温受热面管道的腐蚀过程 ,并对降低腐蚀提出了可行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维持汽包水位在一定范围内是保证锅炉生产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汽包水位过高,直接影响汽水分离的效果,使饱和蒸汽湿度增大,含盐量增多。当水位高到一定程度时,蒸汽就要带水,而水中含盐浓度远比蒸汽的高,致使蒸汽品质恶化,盐类将在过热器管壁上结垢,导致过热器管被烧坏、爆破,严重时会导致汽轮机进水。若汽包水位过低,则破坏了锅炉的汽水自然循环,致使水冷壁管被烧坏,严重缺水时还会发生爆管等事故。因此,汽包水位测量仪表的应用是保证余热锅炉稳定安全运行的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103JAT合成气压缩机高压透平已运行30多年,蒸汽消耗量较大,装置运行成本高,仅更新改造蒸汽透平转子及相关的部件就能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103JAT合成气压缩机高压透平改造的同时,改善了合成气压缩机辅助透平103JBT的工作状况,103JBT的蒸汽消耗和故障率减少。103JAT改造减少了蒸汽的消耗量,由此给装置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  相似文献   

7.
在蒸汽养护制度下,隧道管片混凝土脱模强度与蒸汽养护制度关系密切.根据工程实际施工需要,隧道管片蒸汽养护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制备大断面隧道管片,蒸汽养护恒温温度应控制在55~65℃,春秋季升温时间采用3-3-3-2方式,而冬季施工蒸汽养护升温时间适宜采用5-5-3-2方式;混凝土水灰比可控制在0.32~0.34,坍落度可控制在30~70 mm,蒸养后脱模强度≥23 MPa;在55℃和65℃蒸汽养护制度下,试样XRD图谱同时出现AFt衍射峰和AFm衍射峰,在外界条件的变化下,由于晶型转换而发生延迟AFt现象.采用MPG矿物添加剂,能减少Ca(OH)2结晶生成并促进C-S-H胶凝的大量生成,对蒸汽养护混凝土早期脱模强度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腐蚀管流动态模拟装置,模拟现场工艺条件,研究了暴氧和除氧条件下,油田流动污水介质中A3钢的腐蚀行为。用失重法和交流阻抗、极化曲线方法,揭示了A3钢在油田污水介质中腐蚀的电化学规律。结果表明:A3钢在油田污水介质中的腐蚀受阴极氧的去极化控制,流动过程和溶解氧共同作用,极大地加速了油田污水介质对A3钢的腐蚀性。  相似文献   

9.
依托JZ9-3W油田建设工程,结合国产柔性管道本身特性和所依托油田海域条件,对柔性管道铺设工艺、专用滚筒以及铺设后的检试验方法等进行研究,以达到在海洋利用国产柔性管道来输送油、气及水的设想,旨在降低海上石油开发成本,提高油田开发效率和效益。该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可以为今后海底国产柔性管道铺设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根据土壤中的含水率和土壤环境中阴离子Cl-、SO2-4、HCO-3、CO2-3的浓度,通过正交设计配置了25种土壤,利用改进的电阻法,测定了X52管材在不同组成土壤中的腐蚀速率.分析了土壤组成对X52管材土壤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是影响X52管材土壤腐蚀速率的主要因素,而且当土壤含水率小于14%时,腐蚀速率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大逐渐增大,当土壤含水率超过14%时,土壤腐蚀速率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大而下降很快;土壤溶解盐中的阴离子Cl-、SO2-4、HCO-3、CO2-3对X52管材土壤腐蚀速率的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某厂焦化装置 1#焦化炉注水炉管的材质、燃料、烟气组分、过剩空气量、组织、外表面垢样组分分析 ,以及温度场、流场烟气中的SO3的浓度场等的分析 ,确定了注水炉管温度较低段腐蚀为硫酸露点腐蚀 ,注水炉管高温段管壁外表面的复盐腐蚀形貌本质属性为高温硫腐蚀以及碱金属腐蚀。找到了造成注水炉管失效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了预防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某油井爆炸事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爆炸的井口设备和井下管材残片逐一进行了分析检查。认为油井爆炸发生于油管内部,爆炸性质属于化学爆炸。爆炸原因是在油管里注入了H2O2,且关闭了所有与油管连通的阀门。H2O2在密闭的油管里分解出大量氧气和热量,并与油管内的油、气发生剧烈反应,最后发生了燃烧爆炸。对分析结论用油管实物进行了水压验证试验,对油井管化学爆炸和物理爆炸的特征用金相分析和断口微观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失重法,测定了两种油田常用缓蚀剂(HJF-94和WSL-1)对浸没于含CO_2的模拟油田采出水的A3钢的缓蚀作用,并计算腐蚀速率和缓蚀率。实验结果表明:HJF-94缓蚀剂在较低质量分数范围(0-0.1%)有较好的缓蚀效果,在较高质量分数范围(2%-3.5%)的缓蚀率均高于90%;WSL-1缓蚀剂在较高质量分数(1.5%-3%)时缓蚀率均为99%以上;添加了缓蚀剂的金属表面腐蚀轻微,表面光滑,且不存在明显的点蚀倾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以往油田监控方式和设备存在的弊端,设计了一种基于GPRS的采油井网远程监测防盗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详细阐述了数据采集终端的硬件结构、负压波原理以及将负压波技术应用于输油管道监测的方法;最后给出系统的软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集采油井状态监测和防盗功能于一身,硬件投资小,运行稳定可靠,监测精度高,可满足工程应用要求,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原油、湿气含有CO2或H2S是造成海底管道内腐蚀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机械复合管作为一种新型管材,可以有效解决CO2或H2S造成的内腐蚀问题,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在国内油气田开发海底管道中,尚无应用先例。文中介绍了机械复合管的制造原理、设计制造规范、用作海底管道的技术要求、海上安装技术特点以及应用前景。文中研究了机械复合管在海底管道中应用对设计制造和安装技术的要求,以推动其在国内油气田开发海底管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水下采油树输油管道保温层受到内、外压力及温度场的作用,容易发生变形.文中建立输油管道保温层的模型,运用CFD流场分析的方法,分析在内、外压力及温度场的共同作用下,输油管道保温层的径向变形对作业水深、输油管道结构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输油管道保温层的径向变形量随着作业水深的增加而变大.输油管道的结构参数变化将会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前稠油采用加热输送的方式,通过对多种加热炉的比选,相变加热炉具有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等优点,可做为稠油输送的加热设施,并对其应用实例进行了分析.实际应用表明,该设备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该产品在油气集榆、处理等需要加热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长距离成品油管道在密闭输送过程中,出现非正常停泵、误关阀门及混油界面经过泵等均会引起水击现象发生。水击波沿管道传播,极易导致管道局部超压而造成管道破裂、损坏设备等,故水击保护成为成品油管道密闭输送关键性的工艺技术之一。金嘉湖成品油管道在全线水击保护控制方面采用了进出站压力调节系统、分输站分油流量调节系统、出站压力超高泄放系统、进站低压泄放保护系统、进出站压力超限停泵联锁保护系统来保证管道事故工况时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DNl50野战管线是给作战部队输送油料的机动管线,其管材为X60JY带钢。分析了野战管线的腐蚀原因、防腐层应具备的性能及其防腐方式,指出管线外层适宜采用镀锌防腐,内层适宜采用环氧粉末涂层防腐,同时管子在使用后应及时进行良好维护和储存。  相似文献   

20.
基于红外成像的埋地热油管道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埋地输油管道进行了传热分析,建立了埋地输油管道三维物理模型。通过简化物理模型,建立了埋地输油管道三维数学模型,并通过CFD软件进行了模拟计算。输油管道热影响区域在地面红外成像分布比较明显,输油管道在地面投影区域温度明显偏高。进行了红外成像管道定位实验测试,由于土壤热物性不同,在输油管道地面热影响区域温度场分布并不非常均匀。模拟计算和实验研究表明:输油管道热影响区域在地面模拟红外成像分布情况和实际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