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已1年有余,在此框架下中国商用汽车出口得到了显著发展。笔者对中国商用汽车出口东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在简述东盟各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东盟商用汽车需求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中国商用汽车企业出口产品的前景进行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90%产品将实现零关税,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进出口量将呈现500%的增长,届时中国-东盟自贸区将成为一个拥有20亿消费者、6  相似文献   

3.
8月15日。中国与东盟10国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贸区)《投资协议》,完成了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自贸区将在2010年建成。《投资协议》共有27项条款.主要内容是通过双方相互给予投资者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和投资公平公正待遇,提高投资相关法律法规的透明度,进一步促进双方投资便利化和逐步自由化。  相似文献   

4.
晓瑞 《经济导报》2010,(3):36-3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对外商议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贸易自由化.服务自由化以及投资便利化是双方共同追求的未来灿烂图景。  相似文献   

5.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这一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自贸区不仅代表着中国和东盟十国经贸关系又一次发生质的飞跃,而且也意味着这个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从此将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一起形成世界区域经贸合作进入三分天下的时代.本期国际视野特刊登三篇文章为读者作初步解读。  相似文献   

6.
经过10年漫长的谈判,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之门终于在今年1月1日打开。自此,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和拥有6亿人口的东盟10国建立起更紧密的贸易关系。  相似文献   

7.
声音     
"一带一路"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无论是早期的经济特区,还是去年成立的自贸区,都是以单一区域为发展突破口。"一带一路"彻底改变之前点状、块状的发展格局,横向看,贯穿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纵向看,连接主要沿海港口城市,并且不断向中亚、东盟延伸。这将改变中国区域发展版图,更多强调省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有利于我国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正1月24日,商务部国际司组织召开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简称CAFTA)摩托车关税问题的专题座谈会。国际司杨正伟副司长主持会议,大长江集团、力帆集团、宗申集团相关领导参加了此次会议。商会秘书处从2015年初就开始致力于向有关部委不断反映CAFTA摩托车关税严重不对等的问题,并一直呼吁请政府部门择机解决这一历史问题该问题对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正以平均每年25%的速度增长,这对双方企业都是巨大的商机。""只要找好定位,发挥自己的优势,中国企业在东盟市场将会大有作为。"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马明强指出。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11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达3623.3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庄严 《运输车辆》2009,(11):29-29
2009年10月20-24日,第6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作为中国与东盟10国一个重要的贸易、文化、服务等多领域的交流平台,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影响力已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与东盟地区,而且波及到世界范围。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东盟作为世界第三大新兴的自由贸易区而备受全球市场关注,中国已与东盟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双方更多的贸易产品实现了零关税。这也给我们进入一向壁垒森严的东盟汽车市场带来了新的机会。目前东盟的汽车产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游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菲律宾。中国出口东盟的汽车产品主要有商用车底盘、半挂车、自卸车、牵引车等整车及零部件。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东盟国家的整车及零部件市场,将会拥有更大的潜力。不过,由于东盟所属的各国国情不同,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1月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是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框架协议》的目标是与东盟结成全面经济合作伙伴.核心内容是确定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范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经贸合作的深入展开,我国专用汽车销往东盟各国已成为我国对外出口的新兴市场。笔者因本公司和泰国某汽车贸易公司的合作需要,被公司派往泰国出差两周,工作地点是在曼谷的北郊和曼谷向北偏西的素攀地区,其间考察了合作项目的专用车辆,并与当地的汽车经销商进行了一些接触,还通过与合作方的交流,对泰国专用汽车市场的整体状况有了初步了解。专用汽车概况以往进入泰国市场的专用汽车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直接进口国外的二手整车或二手的零部件在泰组装的翻新车(以日本  相似文献   

14.
Fasc  田岩 《车时代》2006,(1):142-145
中国越野新高度中国-东盟(10+1)国际汽车场地越野赛暨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11月27日南宁站落幕,2005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的最后一个分站比赛在广西南宁落下帷幕。而同时举办的中国-东盟(10+1)国际汽车场地越野赛,把近三年来风声水起的越野比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的汽车运动,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0月20-24日,第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作为中国与东盟10国一个重要的贸易、文化、服务等多领域的交流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影响力已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与东盟地区,而且波及到世界范围.  相似文献   

16.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东盟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第一个重要枢纽,是"一路"战略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上与中国毗邻,有很好的地缘优势,同时东盟区大部分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其消费需求同中国合作的潜力巨大,特别是在汽车市场方面,东盟区国家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本文对东盟十国的汽车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分析当前中国汽车出口东盟遇到的机遇与挑战,并对中国汽车出口东盟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专用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许多专用汽车企业正在不断崛起壮大。这些企业除了巩固国内市场外,逐渐把目光转向国外,如近几年新兴的东南亚市场(以东南亚10国联盟的区域市场)。东盟成员国每年举办的东盟博览会也加深了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增强了相互间的贸易交往。逐渐建立起来的东盟自由贸易区,更给中国专用汽车出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1月4日,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不仅标志着中国- 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也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2006年年初,东盟更是首次超过香港成为我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表现出中国和东盟经济合作发展的强劲势头。在这个布满商机、令人振奋的环境下,温州商人该如何抓住机遇与东盟发展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温州产品该怎样走进东盟市场?本文通过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研究来分析我国和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发展给温州这种私营经济比重大,以轻纺工业为主的沿海城市带来的贸易、投资和产业升级及其他各方面的经济效应以及温州面对机遇该如何把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东盟七国与中国之间的沥青贸易将从2009年1月1日起实行零关税,来自泰国和新加坡的进口沥青成本将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20.
经过10年漫长的谈判,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之门终于在今年1月1日打开。自此,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和拥有6亿人口的东盟10国建立起更紧密的贸易关系。今年一季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显示威力。来自国家商务部的数据显示,1~3月,中国-东盟进出口贸易额达629亿美元,同比增长61%,高于我国外贸总额44%的同比增幅,东盟成为我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