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1奇瑞瑞虎车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熄火,熄火后难起动问题描述车辆在行驶中突然熄火,发动机无法起动或车辆早上难起动,该问题属于汽油泵泄压问题引起的故障。说明该问题主要由3个原因引起:一是油箱盖与波纹管的干涉导致波纹管磨损、破裂而漏油;二是汽油泵三通管处的装配问题导致汽油在高压下泄漏而无法建立油压;三是  相似文献   

2.
由气味判断汽车技术状况闻到未燃烧的汽油味首先须判明汽油味来自车前还是车后。若是车前,可能是油压调节器或与其相连接的输油管漏油,也可能是油管接头松动所致。对此,应予以充分重视,以免引发火灾,造成严重后果。若是车后传来的汽油味,原因较多,诸如油箱破损、油箱盖未装或行车中丢失、汽油滤清器及输油管或接头漏油等。不管是哪里漏油,都应及  相似文献   

3.
未燃烧的燃油味首先应判明气味来源于车前还是车后。引起车前传来燃油味的可能原因有:①化油器漏油、溢油;②发动机舱内的油管因老化而漏油或接头松动。引起车后传来燃油味的可能原因是:①油箱盖未装或运行中震落;②油箱有破损;③输油管接头未接牢;④汽油滤清器漏油;⑤混合气未完全燃烧。  相似文献   

4.
对于整体式式油箱盖结构,油箱盖处于常开状态。白车身入涂经过自动机喷涂段,机器人旋杯会与油箱盖外板发生碰撞,导致车辆无法正常通过。文章以奇瑞某款SUV车型为基础,介绍一款新开发的整体式油箱盖限位辅具,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并满足车间批量使用。  相似文献   

5.
一、由气味判断汽车技术状况 闻到未燃烧的汽油昧。首先须判明汽油味来自车前还是车后。若是车前,可能是油压调节器或与其相连接的输油管漏油,也可能是油管接头松动所致。对此,应予以充分重视,以免引发火灾,造成严重后果。若是车后传来的汽油昧,原因较多,诸如油箱破损、油箱盖未装或行车中丢失、汽油滤清器及输油管或接头漏油等。不管是哪里漏油,都应及时予以消除.以防发生意外。若是混合气未完全燃烧.尾气中也会有浓烈的汽油味。也须查明原因,对相关部件进行调整或修理。  相似文献   

6.
针对载货汽车车身油箱盖部位及车身局部在磷化后出现条纹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确定了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即车身脱脂后表面局部变干,造成脱脂剂在水洗工位无法被清洗干净,并随车身进入磷化槽,进而对磷化产生不良影响。采取相应措施后,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7.
由气味判断汽车技术状况闻到未燃烧的汽油味首先须判明汽油味来自车前还是车后。若是车前,可能是化油器或与其相连接的输油管漏油,也可能是油管接头松动所致。对此,应予以充分重视,以免引发火灾,造成严重后果。若是车后传来的汽油味,原因较多,诸如油箱破损、油箱盖未装或行车中  相似文献   

8.
应用空间运动分析理论分析了油箱盖喷漆支架机构,找到了风神蓝鸟FQ7200-Ⅱ车辆”油箱盖漆面死角”产生的原因,即油箱盖喷漆支架缺少两个旋转自由度,根据该结论对油箱盖支架进行技术改造,解决了“漆面死角”的涂装工艺问题。  相似文献   

9.
废气涡轮增压器有轻微的漏油可继续使用,若增压器内部严重漏油,机油会经压气机到进气管而进入气缸。这样,不仅增加机油的消耗量,而且还会使发动机相关机件产生严重积炭,导致发动机性能的恶化。 1.涡轮增压器内部漏油 此种漏油是比较常见的故障,通常应按漏油部位由简到繁的程序进行检查排除。(1)检查曲轴箱废气循环装置是否良好,若曲轴箱内压力过高会导致涡轮增压器回  相似文献   

10.
金延安  付卫元  刘娅 《天津汽车》2010,(3):58-58,61
发动机缸盖罩漏油是影响汽车发动机性能和整车性能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针对发动机缸盖罩漏油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发动机缸盖罩和缸盖的连接橡胶圈老化导致密封性下降是漏油的主要原因,通过将原紧固方式更改为刚性联接方式彻底解决了发动机缸盖罩漏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帆  王涛 《交通与计算机》2012,30(3):101-104
随着三峡库区通航环境的改善,危险品船舶流量逐渐增大,增加了溢油事故的风险.文中基于三峡库区不同水位期不同水域的通航环境分析,通过建立三峡库区溢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出三峡库区各典型水域的溢油风险高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生产现场出现的液压手动油泵排气孔溢油现象,从液压翻转机构工作原理出发,分析手动油泵溢油产生的原因,使问题得以解决,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识别出船舶溢油应急处置中的关键组织和联系,基于组织视角对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流程进行了描述,并给出了关键组织和关键联系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溢油应急处置中的关键组织和联系进行了识别。结论表明,应急处置中的关键组织主要包括事故船方、应急指挥中心、现场指挥部、巡逻艇和清污队伍,关键的联系主要为事故船方对海事值班室的报告联系,应急指挥中心、巡逻艇、清污队伍和现场指挥部之间的有关应急计划启动和应急方案实施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针对6A95220型喷油泵工作过程中减速迟缓的现象,经试验确认故障是由于在怠速停供位置时,油泵柱塞的停油直槽与柱塞套简回油孔重合度存在偏差造成的.通过修改调速特性曲线、改进喷油泵柱塞的结构和调整怠速弹簧长度消除了故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接触非线性有限元技术,通过建立桥壳、主减速器壳、螺栓组有限元模型,在螺栓预紧力与结合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下,分析在三种载荷工况下,桥壳与主减速器壳结合面之间的接触压力分布情况,并能得到应变最大的区域,找出易漏油区,对产品设计及以后的改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STR平衡轴漏油问题,在实际分装及装配过程中,往往受零部件质量、装配过程控制、工艺参数设计及工艺装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一般很难从根本上予以解决.本文根据较长一段时间对漏油车辆的跟踪、分析及解决方法的归纳总结,将STR平衡轴常见的一般漏油问题归类为装配人员装调过程引起的漏油、零部件本身缺陷引起的漏油及产品防护不当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平衡轴是重型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斯太尔平衡轴作为一款经典的整体式平衡轴,广泛应运于重型汽车行业。斯太尔平衡轴的结构较为复杂,分装过程繁琐,若不能严格按照装配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就会出现平衡轴漏油、轴承磨损等失效模式。由于受测量手段的约束,在平衡轴分装过程中最困难的就是如何测量出轴承轴向0.1-0.3mm的间隙,从而进一步地正确选配斯太尔技术所给的七种定位垫圈。本文从假设使用工装代替平衡轴头出发,模拟平衡轴分装过程,用测量规间接测出轴承轴向间隙,再加上理论值,从而得出定位垫圈的厚度,进行正确选配定位垫圈。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车型悬架调校后导致前纵梁支架失效的问题,建立了前、后悬架ADAMS虚拟仿真模型和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在各种工况下悬架调校前、后的前纵梁支架受力变化情况,找出了前纵梁失效的根本原因。针对该原因对悬架重新进行了调校,对纵梁支架进行了工艺改进,并采用有限元模型和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方案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9.
空气悬架系统的干涉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侯永坤 《汽车技术》2006,(10):9-11,29
由于国内特殊的路面条件,导致有些国外比较成熟的产品在国内却出现了很多故障。以几种国内客车常用的典型空气悬架系统的结构分析为例,分析了“干涉应力”产生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后果。指出:大部分空气悬架发生故障是由于悬架系统存在“干涉应力,”而悬架结构设计不合理是导致悬架系统产生“干涉应力”的主要原因。建议在设计悬架系统时,尽量避免导致系统产生“干涉应力”的结构出现。  相似文献   

20.
The numbers of traffic accidents and its associated mortalities are decreasing every year in Japan. However, there continue to be cases of deaths and injuries caused by malicious driving including drunk driving. The forensic autopsy of traffic accident victims is important to determine the cause of death as well a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raffic accident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cases of forensic autopsies related to traffic accidents, reported between 2013 and 2017, at the Department of Legal Medicine of Tokyo Women's Medical University. In this period, 22 autopsies were performed for traffic accidents; however, only 6 of them were associated with alcohol consumption. Most traffic accidents occurred during the night, and in one case, the victim was found lying on the road. Furthermore, there were 4 cases in which drugs in the blood or urine of the victim were detected; however, the actu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cause of death and traffic accident was not identified. It was also found necessary to take measures against pedestrian drinking. Moreover, only a few drugs led to a decrease in driving ability, highlighting the necessity of further data is necessary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type of drug consumed and the cause of accid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