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对公交出行单元的划分、公交出行单元的联接和公交出行换乘次数小于等于1的充分条件等公交线网设计的基础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讨论,并以棋盘型道路和放射型道路为例,说明了上述充分条件的应用,对当前公交线网改造及后续深化研究具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主动式公交线网规划模式研究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苏州、湖州等城市公交的服务水平和居民对公交服务的要求,得到我国众多城市居民公交出行比例偏低的主要原因为:现状公交线网规划是基于城市道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被动适应性规划,导致了城市公交线网对居民出行起迄点的覆盖率的降低和居民公交出行的不便性.提出的主动式公交线网规划布局模式要求城市公交线网规划应以满足居民公交出行的需求为基础,通过优化布设城市的公交线网场站、实施公交优先通行措施等来提高居民公交出行的便捷性;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络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等应适应并服务于城市公交线网的规划和布设.从城市道路网络布局结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公交优先通行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主动式公交线网规划模式的实施流程.  相似文献   

3.
以现有城市道路网和公共交通线网为基础,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对城市公交线网进行合理调整优化, 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交服务水平, 缩短居民出行时间, 缓解交通拥堵。 文章探讨了基于 TransCAD 软件的公交线网优化的方法和过程。 以武威市凉州城区为例, 利用公交客流预测四阶段法, 结合现有公交线网, 进行公交客流分配。 对分配结果计算相关评价指标, 分析筛选出待调整的公交线路, 针对各线路特点提出合理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4.
公交线网的规划与优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着城市道路条件、出行需求、出行结构、营运环境多方面因素。基于公交GPS智能训度系统和GIS技术、数据分析挖掘技术,获取详尽、准确的公交运营数据和客流数据,依托专业数学模型,建立先进的公交线网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对线路设置和优化提供决策支撑。现就长治公交有限责任公司公交线网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的基本研发理念和应用框架做简单介绍,与广大公交同行进一步沟通探讨。  相似文献   

5.
城市步行交通系统规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步行交通系统问题日益凸显,亟须探索符合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步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三个层面阐述了步行系统的规划方法和规划要点。宏观层面,解决步行交通系统的连续性问题,结合步行分区和集计模型考虑步行主出行链的出行需求;中观层面,考虑不同类型步行子系统中的次出行链;微观层面,结合非集计模型考虑步行支出行链的行人随机行为。最后,指出城市步行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乘客观点的公交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乘客角度出发,在分析公交出行影响因素及出行决策过程基础上,基于对公交有效性、出行时间和费用、舒适便利性、安全及风险舒适便利性等方面的研究,分别提出了公交站点、公交线路和公交系统的评价指标,建立了人性化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最后利用AHP法对该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价。基于乘客观点的公交服务质量评价方法对于改善公交的服务质量、选择公交线网资源优化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步行交通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属于典型的山地城市,交通出行方式呈现出二元化特征:机动车和步行.文章分析了重庆市步行系统现状,提出当前步行系统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改善建议,对重庆市步行交通系统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规划策略及规划方法层面,对系统评价缺乏标准。首先对步行和自行车出行进行需求分析,提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安全性、平等性、便捷性和心情舒畅需求。在对系统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交叉分析法提取初选指标体系,并逐个检验优化,最终构建包括10个设施输入指标和6个运行输出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各个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给出明确定义并确定其计算模型。以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为例,选取6个区域作为评价单元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广州等大城市的公交线网运行服务状态进行评价分析,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学者对公交运行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公交拥堵指数、拥挤指数、舒适性指数以及可靠性指数为核心的广州市公交运行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考察公交运行的便捷性、舒适性、可靠性等情况,并以基于羊城通IC 卡数据、公交车自动报站数据等分析而得的公交出行数据为基础,实现评价指标的自动计算。最后,通过指标计算结果分析,展现了广州市公交线网整体以及局部线路的运行水平以及变化特点。实例分析表明,该指标组合能够比较敏感地、从不同角度反映公交线网的实际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0.
为加快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在唐山市2011年要为市民所办的20件实事中,有一件是计划购置200辆新型环保公交车,用于公交车辆更新与新辟公交线网和优化公交线网布局,以更好地满足市民对公交出行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公共交通个体出行信息的提取对掌握公共交通出行的时空特征,改善居民通勤出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公交刷卡数据、公交定位数据、轨道AFC数据等海量公共交通多源数据的关联匹配与处理方法入手,提出了公共交通出行链信息提取中,换乘关系判断、通勤行为判别及出行起讫点匹配的方法与规则,标定了出行链匹配阈值参数,建立了基于个体出行数据的公共交通通勤出行链提取模型.提取模型的准确度验证表明:出行链结构提取及通勤出行判别的成功率均达到100%,出行阶段起讫点匹配成功率为87.5%,准确性为97.1%,满足了公共交通出行特征提取的需求.该方法为公共交通通勤出行判别及基于个体的微观通勤出行时空特征的深入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交网络出行路径选择的计算机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数据库技术设计了公交网络数据结构和求解公交出行路径选择的计算机算法,并采用存储过程技术和Transact-SQL语言实现了求解大规模公交网络出行路径选择方案的算法.在兰州市部分公交线路的实例应用中,计算机算法以毫秒时间为度量单位完成了出行方案的查询.  相似文献   

13.
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出行时间可靠性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的发展,快速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逐渐融入到常规公交系统中,构成了复杂的多模式公交网络,在此公交网络环境下乘客公交出行时间的稳定可靠程度直接影响到公交系统的服务性能,因此,本文以常规公交和地铁组成的典型多模式公交网络为研究对象,利用状态增广技术,建立了换乘约束条件下的出行时间可靠性模型,从而为评价和改善多模式公交网络服务性能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公交化铁路系统内外部因素,收集历史数据进行参数拟合,并运用旅客出行效用理论建立模型,对普通铁路与公路、公交化铁路与公路城际客运市场占有情况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公路运输在出行距离在300 km以内时具有较高吸引力,800 km以上时吸引力较弱,运输距离为800 km时市场占有率为17.4%;普通铁路运输在中长途运输时占有优势,出行距离为600 km以上时,优势较为明显;公交化铁路中短途客流吸引力较普通铁路和公路强,出行距离在600 km以内时具备绝对吸引力;铁路公交化发展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客流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15.
基于Oracle Spatial的城市公交网络出行路径选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象-关系模型数据库设计了公交网络空间数据表结构和求解公交出行路径选择的计算机算法,并采用Oracle Spatial组件中的空间操作存储过程、函数及操作算子实现了求解大规模公交网络出行路径选择方案的算法.在兰州市部分公交线路的实例应用中,计算机算法以毫秒时间为度量单位完成了出行方案的查询.  相似文献   

16.
在应用“四步骤法”进行居民公交出行OD 预测中,为了提高出行分布与方式划分预测的精度,本文分别提出了交通阻抗确定新方法和交通小区间公交出行量预测方法. 本文利用各小区内道路节点之间的最短路距离确定小区内及小区间的交通阻抗. 该方法有效避免了传统交通阻抗确定方法的缺陷,将其应用于重力模型预测居民出行分布,预测精度有所提高. 在获得现状居民出行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马尔可夫链法预测未来年公交出行总量,然后利用公交出行距离转移曲线具体预测各小区之间的公交出行比例,利用该比例结合公交出行总量获得公交出行OD. 该法可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规划、政策等因素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其预测结果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交规划、管理工作迫切需要信息化技术给予定量的决策数据支持.公交出行分布数据通常基于居民出行调查获得,然而因其调查代价巨大不能作为常态化调查手段.短期的公交线网调整工作更依赖于现状的公交出行分布需求,本文由此提出了一种利用公交GPS和IC卡(含老年卡)数据推算现状公交出行分布的实用方法.当前在大城市常住人口使用IC卡作为公交支付手段已得到相当普及,采用基于车载GPS和乘客IC卡记录能够推断得到全日公交OD数据并用于公交出行量回归模型的标定.模型检验通过后,可结合人口数据和就业岗位资料用标定模型计算以投币作为主要付费方式的流动人口公交OD;叠加两部分OD得到完整的城市公交出行分布结果.该模型的有效性通过2010年郑州市综合交通调查实践得以验证,对其它城市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应用“四步骤法”进行居民公交出行OD 预测中,为了提高出行分布与方式划分预测的精度,本文分别提出了交通阻抗确定新方法和交通小区间公交出行量预测方法. 本文利用各小区内道路节点之间的最短路距离确定小区内及小区间的交通阻抗. 该方法有效避免了传统交通阻抗确定方法的缺陷,将其应用于重力模型预测居民出行分布,预测精度有所提高. 在获得现状居民出行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马尔可夫链法预测未来年公交出行总量,然后利用公交出行距离转移曲线具体预测各小区之间的公交出行比例,利用该比例结合公交出行总量获得公交出行OD. 该法可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规划、政策等因素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其预测结果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9.
公交线网密度是衡量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公交线网密度各影响因素的时间价值,细化合理公交线网密度的计算方法,并应用广义出行成本的概念,将各时间因子以货币形式表示,从而衡量非在乘时间损失在广义成本中的比例,进一步说明线网密度对公交使用程度的影响。以成都市为例,对相应的指标结果进行解析,其结果对指导城市公交线网优化以及城市交通政策的制定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