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涛 《舰船工程研究》1999,(3):21-23,39
舰艇隐身包括雷达波隐身、声隐声、红外隐身、光隐身等,隐身技术已成为现代战斗舰艇重要的性能指标。介绍雷达波隐身的基本概念,探讨在水面舰艇设计中,如何采取措施,控制舰艇的雷达动向截面(RCS),提高水面舰艇的雷达波隐身能力。  相似文献   

2.
隐身性已经改变了我们的作战方式,并已成为我们许多主要武器系统的一个关键性的性能参数。讨论了隐身性对下一代水面舰艇的重要性。首先对隐身性作出定义并介绍基本概念,然后讨论它对敌方杀伤链的作用。举例说明隐身性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舰艇的生存力和改善任务执行效率。同时亦介绍包括对辐射有源传感器的需求、费用和脆弱性等问题在内的反对隐身性的观点。对下一代水面舰艇来说,问题不是要不要隐身性,而是要有多强的隐身性。  相似文献   

3.
雷达隐身技术在水面舰艇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探测水面舰艇的雷达性能不断提升,严重威胁了水面舰艇的生存能力,世界各军事大国正在研究如何将雷达隐身技术应用于水面舰艇。通过文献调研和动态跟踪发现,水面舰艇主要面临4类雷达探测威胁,而未经过隐身设计的舰艇的雷达散射截面很大。舰艇经过隐身设计后,在作战中能缩短敌方雷达探测距离,降低敌方目标识别能力,有效增强干扰效果,具有很强的战术意义。目前,水面舰艇主要通过精确的外形设计和隐身材料2种技术途径实现雷达隐身。  相似文献   

4.
舰艇外形雷达隐身设计特征面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德庆  常少游 《中国造船》2008,49(2):113-120
研究了舰艇外形雷达隐身设计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典型舰艇外形雷达隐身性能的设计,进行舰艇不同截面外形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比较的重要性,进而提出考虑隐身性能综合评价的特征面法。以“海影号”为算例,验证了设计中所采用RCS分析法的可行性。论述了全船外形隐身设计的优越性和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有限差分(FDTD)原理,采用VC 语言,编制了针对舰船外形设计的雷达散射截面计算程序,通过对二维简单模型的计算,证明FDTD方法及其程序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并对两种类型的二维舰艇模型在TM波和TE波辐射下的双站雷达散射截面积(RCS)进行计算和分析,为舰艇外形RCS隐身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考虑雷达隐身性能要求的舰艇外形截面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舰艇雷达隐身性能设计是舰艇生命力设计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其作战效果。舰艇雷达隐身最为有效的途径是进行外形隐身设计,而舰艇主要截面在雷达波各入射角下的雷达散射截面的大小将决定舰艇整体隐身性能的优劣。本文在介绍雷达隐身性能分析常用数值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通过对不同截面外形的雷达散射截面计算,进而得到隐身性能较好的截面外形的设计方法。文中还进行了全船隐身设计和分析,并与常规设计相比较,验证了外形截面隐身设计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在1973的海上战争期间,以色列海军综合使用了隐身,假目标及电子战的战术,取得了作战胜利。这种实战揭示了隐身设计的重要性。为了提高舰艇隐身性,很多舰艇采取了降低特征信号,加强船体设计,采用雷达波吸收材料及光电前视红外雷达,提高反潜战效果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8.
无人艇高度雷达波隐身是其综合生命力的重要支撑,同时其雷达隐身实施复杂程度远低于大型舰艇,仅从外形隐身设计、隐身材料应用两方面开展无人艇雷达波隐身控制,即可实现无人艇的高度雷达波隐身要求。本文从高度雷达波隐身无人艇面临的雷达波隐身威胁、隐身关键技术、隐身适用性三方面开展探讨,为无人艇雷达波隐身需求研究、隐身性能实现、隐身作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海战中,水面舰艇所面临的威胁日益增长,各国海军对舰艇的雷达波隐身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并将其作为舰艇设计的一项重要战术、技术指标。通过对雷达隐身原理进行理论分析,探讨了当今水面舰艇隐身的主要技术途径——外形隐身技术和材料隐身技术,并阐述了隐身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雷达波隐身技术进行分析,分别研究外形隐身与材料隐身对于雷达波隐身性能的影响。对潜用光电设备及其升降装置的雷达波隐身设计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与需要改进之处,最后提出潜用光电设备及其升降装置雷达波隐身设计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水面战舰设计的新攻略--隐身性和战斗力兼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隐身性将是表征未来先进水面舰艇的主要战术技术性能指标之一,其研究设计是新世纪舰艇充分发挥自身战斗力和保证生存能力的主要环节.本文从舰艇隐身性机理研究入手,着重叙述其实用化程度,并列举和剖析了二项具有创新意识的所谓准隐身舰(法国"拉斐特"护卫舰)和全隐身舰(美DD-21驱逐舰)设计.  相似文献   

12.
国外水面舰艇声隐身设计及控制技术概况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介绍了国外水面舰艇声隐身的设计过程、水下噪声的预报方法及其适用范围,以及针对舰艇螺旋桨噪声、机械噪声和水动力噪声实施水下噪声控制的主要方法,归纳了世界主要海军国家部分水面舰艇所采用的减振降噪措施,以及几种科学考察船的水下噪声数据。  相似文献   

13.
舰艇的雷达隐身性是当今世界各国在研发各种新型舰艇时都要考虑的最重要技术性能之一。舰艇雷达隐身的主要手段是缩减舰船的雷达散射截面(RCS),缩小被敌方雷达探测到的距离,因而一方武器设备能够先发制人,电子战设备也能更加有效地实施欺骗干扰,从而提高舰艇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回顾舰艇雷达隐身技术的发展过程,介绍世界各国在舰艇雷达隐身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对今后舰艇雷达隐身技术的发展方向及技术需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具有优良耐波性和隐身性的舰船是当前世界各海军强国舰艇平台技术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以往舰艇的雷达波隐身设计主要是对上层建筑和舰面设备进行外形隐身设计,对主船体很少进行雷达波隐身设计,主要是因为主船体的隐身设计可能会影响其航行性能。为进一步提高舰船的隐身性和耐波性,本文以几千吨级舰艇为对象,在对船体进行隐身设计的基础上,以深V船型作为设计船体水线以下部分的基础线型,通过对底升角、首部吃水、尾部形状、长宽比和底面的凹凸进行优化,对比在不同情况下的耐波性和阻力,对船舶运动及水动力性能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未来隐身水面舰艇的高耐波性船型。  相似文献   

15.
舰船隐身技术是目前很多国家重点研究的国防高新技术之一。由于舰船隐身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舰船装置的隐身设计必须与总体、结构及动力等专业配合展开,因而其隐身方法和措施的选择有其自身的特点。探讨了舰船装置设计中主要应用的隐身技术,如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和声隐身技术的发展、特点及应用现状,并且分别探讨了这些隐身技术的实现途径——外形隐身技术或材料隐身技术,介绍了外形隐身技术的若干方法,并且综述了材料隐身技术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及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如果要以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冷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水面舰艇的发展趋势,那么“隐身”两字或许最为妥贴,无论是上层建筑内倾、甲板设施整体内置等诸炎表面文章,还是抑制废气排放、减小红外特征等一系列内在提高,目的都只有一个:降低被敌方探测设备捕获的概率或减小其作为打击目标的综合信号特征,进而提高自身执行作战任务时的生存机会。这一概念萌生之初较为各界关注和争议的是“准隐身”和“全隐身”的得失与优劣,尽管大多数意见倾向于未来发展殊途同归,但同时又对于短期取得突破持谨慎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17.
红外、雷达隐身在舰船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宏  石岚 《舰船电子工程》2004,24(5):111-114
红外、雷达隐身技术是舰船隐身技术的主要研究重点,对舰载红外、雷达隐身技术的原理及概念进行了简要论述。舰载红外源包括:内部红外源、外部红外源。提出了解决这些红外辐射所采用的各种抑制红外措施,达到红外隐身的目的。舰载雷达隐身包括:外形设计、天线设计、吸波材料设计,以及各国海军运用这些技术措施来进行雷达隐身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隐身或低可观察技术目前已被应用到许多新才现有的水面舰艇上。这项降低舰艇雷达截面积的工作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对付雷达寻的反舰巡航导弹(ASCM)的生命力。隐身舰艇对使用决策者在如何运用这些舰只实施国家军事战略中,提供潜在的好处。揭示了目前关于水面舰艇中采用隐身技术的可能性和局限性,讨论了大大降低雷达截面积的舰艇如何能更好地完成各种军事任务。很显然,实际的隐身性能数据是高度保密的,但是在许多公开发表的  相似文献   

19.
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导弹护卫舰逐渐向多用途、自动化、隐身化方面发展,一些新型舰艇陆续建成服役。特别是在亚洲,隐身护卫舰的发展十分迅速,像中国台湾、印度、沙特等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服役了多型隐身导弹护卫舰,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印度的“塔尔瓦尔”级和中国台湾海军装备的“康定”级。印度的“塔尔瓦尔”级是90年代末期由俄罗斯设计建造的,目前三艘舰已全部服役,将作为印度海军在新世纪中重要的水面突击力量。台湾海军的“康定”级服役时间较早,但却是世界上第一种具有隐身能力的法国“拉斐特”级护卫舰的一种改型,共购入6艘,1998年1月全部服役,因此极具代表性。另外,近段时间,外媒报道中国也设计了一种新型隐身护卫舰。那么,这三者的性能孰强孰弱呢?我们不妨一起来个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20.
4.2 采用吸收雷达波的结构材料和涂敷材料(1)吸波材料的机理凡是使电磁穿过其表面,并对电磁波的能量有高耗损特性的材料,就能够吸收雷达波,称之为吸波材料(RAM)。或者说,吸波材料系指能有效地吸收入射的雷达波,并使其散射衰减的材料。实用的雷达波吸收材料应能满足两个基本要求,即工作频带内的规定吸收性能和工作环境下的高使用性能。然而,在某些场合下,同一种材料很难同时达到这些要求。例如,用于军事目标的材料,不仅覆盖的频率要宽,而且对重量、结构尺寸及环境条件等要求都很苛刻。材料吸收电磁波的基本条件是: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