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璇 《船舶工程》2019,41(S1):185-189
从系统构成、拓扑结构、技术特点、经济成本等方面对高压交流输电、电流源型高压直流输电、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几种常见长距离输电方式进行比选分析,重点论述了各种输电方式的优缺点、在海上应用的技术方案可行性以及适用情况。工程实际中,最优方案需根据负荷规模、输电距离、供电质量、经济成本等进行综合论证比选。在此基础上,侧重对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在海上输电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为其在海上油气田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作为一种新型输电方式,可有效提高输电距离、减小海上平台面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是未来海上油气田长距离输电技术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在DNV KEMA能源咨询、测试和认证公司的实验室见证下,中电普瑞电力工程公司(简称"普瑞工程")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20kV/1000MW柔性直流换流阀阀塔,通过IEC62501标准规定的全部型式试验,标志着世界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换流阀及阀控设  相似文献   

3.
冷却水系统是船舶柴油机最主要的动力系统之一,其工作质量决定着整个柴油机动力装置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系统主要设备寿命.现代船舶柴油机普遍采用中央冷却系统,其特点是:主柴油机由一个高温冷却水回路进行冷却,各种冷却器由低温冷却水回路冷却;高、低温冷却水回路通过主柴油机淡水冷却器连接或是三通调节阀连接;低温冷却水回路再由舷外海水通过中央冷却器冷却.这种冷却系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海水引起的设备及管路腐蚀问题,因此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4.
<正>0引言现代化船舶采用中央淡水循环冷却系统,即先由海水冷却封闭循环的低温淡水,再将该低温淡水分别输送到各辅助设备实现冷却。与海水独立冷却系统相比,这种设计有可以大大减少机舱海水管的数量,避免海水对管系、设备等造成腐蚀等很多优点。在新造船舶中,中央淡水循环冷却系统几乎完全取代原来的海水独立冷却系统。在一些船舶设计中,中央淡水循环冷却系统存在明显的缺陷,即低温淡水管系容易因空气积聚或排气  相似文献   

5.
针对海洋平台柴油消防泵运行环境的特殊性和海上安装的实际情况,结合作者的工程经验,总结了柴油消防泵选型设计时关键参数的修正方法,以确保柴油消防泵海上安装施工进度以及性能满足工艺要求。从柴油消防泵机组的额定扬程、额定流量、性能曲线要求、安装高度、柴油消防泵冷却系统对额定流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还考虑了实际工程中水深测量误差对柴油消防泵的影响,提出了解决方法,确保所选柴油消防泵满足海上安装和运行时的性能要求,也为海洋平台柴油消防泵的选型设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0引言中央冷却系统是现代远洋船舶普遍采用的冷却系统,其具有系统工作可靠、维护管理工作量小、设备和管路与海水接触少从而腐蚀性小等优点。中央冷却系统多个设备的冷却器并联运行,一旦系统中某个设备的冷却器出现问题,就有可能波及其他被冷却的设备,甚至导致整个冷却系统瘫痪。笔者介绍低温冷却水系统的进气故障并分析原因,供同人参考。  相似文献   

7.
船舶柴油机的冷却控制本质是一种热力学数学模型,需要对柴油机各部件(柴油机缸,冷却阀,柴油发送机)的热传导进行分析;同时,由于各部件之间的传导损耗及海上变换的气候环境,船舶柴油机的冷却控制具有非线性特征。本文在研究船舶柴油机冷却系统的数学模型基础上,针对各部件传导特性提出一种柴油机缸套冷却水温度模糊PID自适应控制策略,最后利用Matlab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控制效果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基于全集成驱动系统(IDS)理念,西门子日前推出由Simotics FD电机和水冷型Sinamics S120变频器组成的环保型集成传动系统(图1)。该系统采用集成冷却理念,将可用工业水转化为传动系统冷却水,使设备、电机和变频器共享开放式冷却回路。共享冷却回路使变频器可省去循环冷却环节,大幅减少所需空间的同时提高了经济和能源效率。这种柔性传动系统可满足钢铁、汽车和过程工业的复杂应用  相似文献   

9.
挖泥船周边水域原水混浊、多泥沙杂质,致使传统的柴油机原水冷却循环淡水系统的设备和管路有诸多弊端。柴油机淡水舷外(侧)冷却方式是一种解决上述问题、且又可节能、经济的有效措施。本文就舷侧冷却器和柴油机冷却系统的设计、安装等作出论述,介绍了“百船工程”之“350m^3/h斗轮挖泥船”实船应用概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志华 《船电技术》2006,26(6):22-24
本文对舰船用直流电动机可控硅励磁装置主回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对换流电路部分的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出了一种可控硅励磁装置换流电路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海上平台生产中,井口控制盘对海上产油平台的安全生产和平稳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液压泵为井口提供稳定的液压动力,蓄能器则能在井口盘内液压泵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为回路补压,以维持供液回路的压力稳定.文章介绍了液压回路中蓄能器和液压泵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0引言船舶冷却海/淡水系统和滑油冷却系统大多设置三通阀,通过改变阀盘位置,以旁通方式改变进入冷却器或回流管路的介质流量,使冷却介质的温度保持在所需的稳定范围内。该三通阀基本实现自动控制:配备的PID(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以设定值与检测值的偏差大小,输出20~100 kPa的气压信号,由气动作动器(Cylinder Positioner)驱动三通阀阀盘动作,实现自动控制。该气动作动器体积小、结构简单,内部气动逻辑回路均由小孔和  相似文献   

13.
民用货船动力系统设计中,大多都采用集中淡水冷却,淡水冷却系统是保证船舶动力推进设备及相关辅助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系统。系统中设备位置的确定和管路走向至关重要。本文介绍该船淡水冷却系统设计中面对的一系列问题与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船舶轮机系统的热平衡计算关系到主机、发电机组、空调机组、制冷机组、空压机、中间轴承等诸多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冷却水泵和冷却器的设计选型。船舶中央冷却系统的热平衡计算过程繁琐,人工计算效率低、易出错。通过对船舶中央冷却系统的综合热平衡理论计算,按热力学基本原理编制开发了计算仿真程序。实践证明,该程序在辅助设计计算与设备选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船舶冷却水系统有开式海水系统、闭式淡水冷却系统和中央冷却系统等.基于海水管系少、管路腐蚀少、船员维修工作量小、船舶所有人维修成本低等优点,中央冷却系统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近年来建造的大型现代化船舶大多采用中央冷却系统,因与冷却淡水相关联的设备较多,若某个设备发生故障就可能影响到系统中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船舶的航...  相似文献   

16.
2014年4月8日,西北某特高压换流站极Ⅱ高端换流阀阀控主机CCPB切至主用状态时,由于极Ⅱ高端阀组换流阀控制单元VBE的B系统满足单晶闸管冗余跳闸条件(保护性触发大于3个跳闸),造成极Ⅱ高端阀组闭锁及功率转带成功,但未造成功率损失。本文首先介绍了换流阀阀控及流阀保护性触发(BOD)动作原理。其次详细说明该换流站发生换流阀BOD动作事件以及通过现场检查及试验排查的方法对故障进行分析处理方法,发现换流阀BOD动作逻辑和控保软件切换逻辑不合理。最后针对这两种不合理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避免后续工程出现类似问题。  相似文献   

17.
《舰船科学技术》2015,(11):77-81
针对电力推进装置中央冷却系统多Agent智能控制的试验验证问题,分析中央冷却系统的运行特点、主要运行工况和智能控制需求,通过二次设计,对主淡水回路进行正常/故障工况模拟。建立相应的试验研究平台,包括以桌面试验装置为核心的硬件结构和面向试验装置的多Agent智能控制软件体系。设计试验测试内容,对智能控制的功能和效果进行验证分析。试验研究表明,该试验装置能够模拟真实中央冷却系统的各种正常/故障工况,多Agent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对中央冷却系统进行有效的智能控制,提高系统的任务效率和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8.
负荷扰动下直流蒸汽发生器蒸汽压力控制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直流蒸汽发生器的船用核动力装置,为保证快速大幅度负荷变动时的装置运行安全,采用了一、二回路功率协调控制系统。但由于直流蒸汽发生器物理过程的复杂性和一、二回路功率协调控制系统的不完善,在一般负荷扰动时,仍会出现主蒸汽系统压力较大幅度的波动,影响汽动设备的稳定运行。因此,运行上仍需进一步对主蒸汽系统的压力波动范围进行限制。本文以采用直流蒸汽发生器的核动力商船动力装置为研究对象,研究利用装置的启停蒸汽冷却器参与主蒸汽压力运行控制,并建立运行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启停蒸汽冷却器参与装置运行后能有效调节主蒸汽压力,降低其压力波动峰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研究二回路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PRHRS)的运行特性,[方法]借助瞬态热工安全分析程序RELAP5,建立主冷却剂系统和二回路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仿真模型。对二回路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3个关键设计要素(设计负荷、应急补水箱及蒸汽侧隔离阀开启速度)开展全部电源丧失事故及单侧主给水管道断裂事故工况下的瞬态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设计负荷需综合考虑系统安全性与冷却速率;应急补水箱向蒸汽发生器注水有利于事故后的初期冷却,而降低隔离阀开启速度可改善系统的启动特性。[结论]计算分析结果可为核动力装置二回路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周婕  刘佳  张浩 《船电技术》2021,41(10):33-37
为合理设计混合直流真空断路器各支路器件参数,以提升开断故障电流速动性及可靠性.本文首先针对自然换流阶段支路杂散参数及主回路电流上升率对转移速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确立了半导体开关型号及连接方式;随后通过LC单频振荡回路使半导体开关电流过零,为确保该强迫换流阶段半导体开关两端反向承压时间大于其固有关断时间使其够可靠关断,对换流电容和换流电感参数进行了优化;最后从吸能角度出发确立了压敏电阻特性参数.基于该设计方法进行了20kA电流等级试验并取得高效分断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