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通过多个模具料屑维护的实际案列积累经验,总结出料屑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从板料到冲压件的工艺过程进行细致分析。对落料、压机设备、模具3方面阐述,其中模具方面重点从拉延成型料屑,修边冲孔料屑及翻边整型料屑进行分析。并通过案列反射到新项目模具验收时关于料屑的注意事项,形成一套料屑维修标准流程,出现料屑问题时能直接进行借鉴。  相似文献   

2.
针对盾构施工中管片易发生上浮、错台等不良现象,通过室内试验对促强干粉(A料)、液体激发剂(B料)不同掺比的同步双液浆进行物理特性测定,并基于此开发出一种新型可调节初凝时间的同步双液浆。研究结果表明: 1)合理调配A料、B料掺比,同步双液浆的初凝时间可控制在30~60 min; 2)新型双液浆的初凝时间、流动度主要由B料控制,随着B料掺比的增加,初凝时间、流动度显著减小,当B料掺比大于3%后趋于稳定; 3)新型双液浆结石体强度由A料、B料共同控制,当A料、B料掺比分别为1.5%、3.5%时,结石体强度基本达到最大值; 4)A料与B料的最优掺比分别为1.5%~3.71%、1%~2.2%。在广州市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采用该新型同步双液浆,管片拼装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表明开发的新型双液浆具有良好的充填性与泵送性,克服了单液浆和传统双液浆在全断面围岩地层同步注浆的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3.
1 冷料供配系统1.1 冷料启动(1)一般拌和站的各冷料启动都是按设定的比例同时启动,若停止某种料的供应,只能通过将其比例设为0来实现,但此时驱动电机仍在转动。而ASTEC拌和站冷料启动的控制比较随意,各种冷料的供应比例可随时调整,既可单独增加某一种料的量,也可同时按比例增加各种料的量;各冷料的供应可独立实现启动、停止,这对控制冷料供应更简便。1.2 冷料仓报警装置在冷料斗空斗报警方面ASTEC拌和站具有声、光两种报警,有利于操作人员及时发现。1.3 细料斗振动器控制对于细料斗(砂仓斗)的振动器…  相似文献   

4.
该装置包括机械手、装料系统、出料系统三个部份。三个部份全部由设备滑块直接驱动,机械手采用直接往复式,在接料工位和挤压工位自动完成张钳动作,从而完成接料、送料、挤压、打料动作循环,装料系统料斗储存500只零件毛坯,人工装料间歇为10分钟,从料斗到夹钳接料工位的送料,由弹性输送管来完成。将挤压成品打入料箱,由夹钳送料到挤压工位时,自动将成品打出。  相似文献   

5.
基于材料固-液粘附表界面张力基本理论,采用沥青与矿料界面上的粘附功表征二者粘附效果,分析影响油石粘附效果的影响因素,对盘锦#90沥青,SBS,SEBS,SEAM改性沥青,在不同条件下的表面张力及沥青与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矿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接触角进行测试,并对粘附功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混合料制备温度升高,沥青的表面张力降低,油石粘附效果降低;矿料含水或者矿料表面存在浮尘污染后,沥青与矿料的接触角增大,油石粘附效果显著降低;SEBS改性沥青的表面张力最大,沥青与石灰岩矿料的接触角最小;SEBS改性沥青与石灰岩矿料在160℃条件下粘附功最大,油石粘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6.
山碴料路基的强度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颗粒形状修正系数,得到山碴料的二维应力应变关系。影响山碴料路基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孔隙比、形状修正系数及刚度比例系数等参数,其中形状修正系数越大,孔隙比越小,山碴料路基的力学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相似文献   

7.
梁春林 《公路》1994,(11):46-47
PG道路嵌缝料是851聚氨酯防水胶的基础上,参照HDS填缝料实样的性能指标比较筛选、研制而成,是一种网状结构的聚氨脂类聚合物。试验和工程现场观测表明,这种嵌缝料可以冷作施工,与热沥青混合料相比,其粘结强度、弹性、失粘时间、低温脆性等均有所改善,且可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8.
路面沥青材料包括沥青结合料和沥青混合料,是粘弹性材料,其动力性质,即复模量和相位角,是理解路面在交通荷载作用下反应的基础。本文通过探讨沥青结合料与混合料动力性质的关系,发现沥青混合料的复模量和相位角可以分别表示为沥青结合料复模量和相位角的函数,复模量的关系可用一般化的幂函数表示、相位角的关系可用改良的半正矢函数表示。与现有方法相比,这两个函数不仅反映了在剪切加荷条件下结合料作为粘弹性液体、混合料作为粘弹性固体的本质区别,而且完善了沥青结合料与混合料动力性质关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9.
李磊  王涛 《公路》2023,(4):16-23
目前,旧沥青路面回收料(RAP,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因其潜在的环境和经济效益而被广泛应用于沥青路面建设中。为研究沥青组分特征对高RAP掺量的再生沥青胶结料和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的影响,设计不同掺量的RAP料和合适掺量的再生剂分别制备了再生沥青胶结料和混合料。首先,采用溶剂洗脱法分离出再生沥青胶结料的4组分,并计算出胶体不稳定性指数和沥青质指数表征其组分特征。其次,采用线性振幅扫描试验和4点弯曲疲劳试验分别评价再生沥青胶结料和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最后,基于上述试验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沥青组分特征与再生沥青胶结料和混合料的疲劳寿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再生剂的引入可明显改善掺有RAP料的再生沥青胶结料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沥青质指数与再生沥青胶结料和混合料的疲劳寿命之间存在良好的关联性;胶体不稳定指数和沥青质指数与再生沥青胶结料的疲劳温度等级之间也均有很好的相关性。综上,根据再生沥青胶结料的组分特征,可较准确地预测再生沥青胶结料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0.
文中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分析回收集料以及新集料中粗集料的二维形态特征,研究不同岩性集料与回收集料二维形态特征变化,采用椭圆度、形态因子和异形指数三个指标参数分析回收集料和新集料的二维形态特征变化及对回收集料整体的影响。试验得出同种集料颗粒的形态因子、异形指数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而逐渐增大,椭圆度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小;而回收花岗岩集料颗粒总体形状特征较圆形表面平滑、棱角性较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抗冰添加剂掺量、Zeta电位、细度模数、堆积密度等因素以及乳化剂类型对乳化沥青黏结料防冰冻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抗冰添加剂掺量的增加,阳离子乳化沥青黏结料的稳定时间不断减少;阳离子抗冰添加剂乳化沥青黏结料的稳定性优于阴离子抗冰添加剂乳化沥青黏结料,且阳离子乳化沥青黏结料的稳定时间随其Zeta电位的增加而延长;堆积密度越小、粒径越细的抗冰添加剂与阳离子乳化沥青混合后稳定性越差。  相似文献   

12.
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是一种低碳环保的路面再生技术。为改善冷再生技术存在的低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利用率、高胶结料用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水性环氧树脂基胶结料,通过具有渗透能力的扩散组分实现RAP中老化沥青的有效利用。首先,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荧光显微镜分析了胶结料在老化沥青中的渗透扩散行为,验证了扩散组分对老化沥青的激活作用;其次,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附着力测试仪分析了胶结料与集料间的界面黏附,验证了胶结料的黏结能力;然后,借助差式扫描量热仪研究了胶结料的固化性能;最后,验证了低胶结料掺量下水性环氧树脂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扩散组分能够促进水性环氧树脂体系在老化沥青中的扩散,并且能够渗透到老化沥青中,提高冷再生条件下老化沥青的利用率;扩散组分的残留会影响水性环氧树脂体系与集料的黏附,但在掺量合理的前提下则有利于提升水性环氧树脂与老化沥青之间的黏结强度;扩散组分的掺加并不影响水性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效率,反而具有促进作用;掺加扩散组分后,水性环氧树脂基胶结料成型的高比例冷再生混合料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准确评估红土砾料结构层的路用性能,以赤道几内亚三个路段的红土砾料底基层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承载板试验、PFWD动态回弹模量测试和贝克曼梁测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红土砾料的结构承载性能较好,影响因素有板结、湿度、荷载作用次数等,动态回弹模量与承载板模量、CBR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合理选择沥青混凝土路面中、下面层的结合料性能等级问题,通过资料的回顾,对提出的种种计算公式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的中,下面层的沥青结合料性能等级(PG),可以选择比上面层高温等级低1级和2级,而低温等级维持不变的沥青结合料。  相似文献   

15.
池浩  解威威  韩玉  翁贻令  胡以婵 《公路》2023,(2):292-296
受限于运输条件和石材的稳定性,公路工程机制砂尾料往往难以有效利用,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此提出基于游牧式粉磨机的机制砂尾料绿色资源化利用技术。首先,对广西6条高速公路石灰岩机制砂生产线尾料处理情况进行调研,并对其理化性能进行测试,评估尾料性能是否能够满足规范要求直接应用;其次,针对公路工程常地处偏远地区的特点,采用游牧式尾料研磨加工处理设备,提出将尾料加工为合格的石灰石粉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最后,对成品的理化性能及制备成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试验检测,同时围绕具体落地项目对该技术的经济前景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未经处理的机制砂尾料细度与活性指数不满足规范要求,经处理后形成的石灰石粉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制备的混凝土性能满足设计要求,且该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为公路工程机制砂尾料处理提供了思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基于室内试验,研究添加剂掺量对SBS改性胶结料性能指标影响规律,进一步验证反应型活性橡胶添加剂加入沥青胶结料后对相关性能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型活性橡胶添加剂掺量增加,沥青胶结料的高温性能、抗车辙性能得到较大程度提高,抗变形能力优于原样SBS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矿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及筛分试验结果,分析了矿料的质量对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要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必须要提高矿料质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以实例介绍间歇式沥青拌和冷料供给系统流量的标定方法和步骤,以确保冷料供给器按目标配合比准确供料,使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比更加接近目标配比,保证拌和成品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针对预拌沥青混凝土施工新技术,对不同温度下PmB沥青胶结料的老化性能以及重熔前后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参数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mB沥青胶结料老化温度低于200℃时,沥青的性能相对稳定,重熔后沥青胶结料性能仍满足技术要求;重熔后的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基本不受影响、高温稳定性提高、空隙率上升,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仍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物理化学理论为指导,实验为基础,较详细地介绍了矿料遇水后,表面电荷的起因、表面电荷的性质和ζ电势的测定,从而说明沥青与矿料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