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坐落在黄海之滨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员在校四年有两次随训练舰远航实习的机会,历时70余天。学院为此专门配备了两艘远洋实习训练舰:一艘是“郑和”舰,舷号81;另一艘是“世昌”舰,舷号82。因此,“郑和”舰和“世昌”舰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海上大学”。2003年9月的一天,北方某军港2001级舰艇指挥专业的学员登临“郑和”舰,这些未来的海军指挥官们亲身感受了第一次航海的苦辣酸甜。这是他们第一次与大海零距离的亲密接触,也是航海人生的第一道航迹。  相似文献   

2.
有的论著往往误把王景弘为郑和下西洋副使。如八一年四月三日《云南日报》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一文称:“明成祖派郑和为正使,王景弘为副使,出使‘西洋’。”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文教组合编的《江苏史话》郑和下“西洋”篇  相似文献   

3.
印度的门户 前年底,我随海军“郑和”号训练舰出访南亚四国,得以亲临这片《西游记》中的“西天乐土”!这是中国军舰首次访问印度。我作为随舰记者,一靠码头就先行下舰抢镜头,不料竟成为中国海军从海上踏上印度国土的第一人。 我脚下的这片土地叫孟买,它是印度最大的通商港口,面积603平方公里,人口约1300万,有“印度的门户”之称,在印度的政治、经济、金融、军事、文化等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孟买港担负着印度全国一半以上进出口货物的装卸任  相似文献   

4.
6月17日,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和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主办、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部承办的“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学术报告会”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5.
武天敏 《航海》1999,(1):10-13
一个论断:“致远”、“中山”、“重庆”三舰的命运浓缩一部中国近代史。 一段悲欢:为名舰沉浮树碑立传,三艘战舰载着他20年喜怒哀乐。 一种壮怀:寻古访今,壮游名舰出没胜地;赤子激情,为唤醒国魂民魂呐喊。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CEC(协同作战能力)系统的组成、功能及“标准6”舰空导弹的基本特点和主要性能指标。分析了在CEC系统支持下,“标准6”舰空导弹的作战流程及作用。  相似文献   

7.
由“海军水面战中心”卡达克分部提出的自动舰概念是一种充分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使之在未来的舰船实现舰上全系统综合、自动化和减少人员配备。这种设计概念是将分布式系统结构、信息技术以及利用下列四个自动化原理(容错系统、各种计算机软件、随遇的计算和使命/功能分析)设计的模块系统综合成一体。简言之,所谓“自动舰”,就是这样一种舰:“舰员决定要做的事情,此种舰均能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8.
林永存 《航海》2005,(5):8-12
郑和下西洋研究热点中的“宝船之谜”,至今纷争莫属。在纪念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之际,厦门福船作坊复制“郑和宝船”模型一艘,在上海举办的“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参展。这艘由厦门大学庄景辉教授和福船作坊洪玉生技师共同研制的船模,重现了“郑和宝船”的雄姿与风采,为破解“郑和宝船之谜”揭示了一种新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高峰 《中国海事》2014,(9):77-77
人类利用风帆行船。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15-18世纪,帆船进入鼎盛时期,不但在江河湖泊中“千帆竞发”,而且在远洋航行中,帆船也大显身手:郑和七下西洋,哥伦布远撒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航海环球一周成功,都是风帆的卓越贡献!在发达的海洋国家,甚至还利用巨型帆船进行军事活动,因此有的学者将这一时期称为“帆船时代”,甚至称为“帆舰时代”。  相似文献   

10.
《船舶工程》2005,27(4):10-10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于2005年7月8日~14日在上海展览中心正式展出。今年海博会采取“1+4”形式,除了主馆“郑和馆”外、还有航海、海洋、船舶、港口展览会四个分馆。  相似文献   

11.
听说云南有个郑和公园,是航海史研究者值得一游之地。适逢出差到西南,趁工作空隙去逛了一遍,果然不虚此行。郑和公园位于昆明市郊滇池南端的昆阳镇。这里是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的家乡,其父马哈只墓在该镇月山。为纪念郑和,建国后在月山修建了郑和公园。从东门入园,先到“郑和纪念馆”。此处建筑原为明灭启三年(1623年)筑的玉皇阁,两层飞檐,高踞石台;凭栏远眺,滇池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辟为纪念馆后,馆内陈列着郑和像、郑和航海图、《天妃应灵之  相似文献   

12.
信息     
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于2005年7月8日~14日在上海展览中心正式展出。今年海博会釆取“1+4”形式,除了主馆“郑和馆”外、还有航海、海洋、船舶、港口展览会四个分馆。走进大厅,迎面一座高4.9米的郑和全身白色塑像,穿过时光隧道,一座高9米的大帆和船首组成总高度达16米的“克隆宝船”,带领人们进入600年前郑和远航的历史。郑和下西洋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扩大了中外友好关系,为世界航海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既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也是全人类…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三七年,福建省长乐县一个农民,在一块荒芜了的庙宇附近开荒种地。一锄下去,突然碰到一块巨石。挖出来一看,却原来是郑和在宣德六年(公元1432年)立的一块石碑。郑和,人称“三保太监”。他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交通部、上海市等单位在上海举办“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以示纪念。笔者在收集中国航海史展览资料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民国时期国营招商局“郑和”轮的照片。据查证这是我国第一艘以郑和名字命名的商船(如图)。  相似文献   

15.
刘清云  张勇华 《航海》2001,(6):14-15
反舰导弹包括舰对舰、岸对舰、空对舰和潜对舰导弹。自问世以来,反舰导弹已先后经历了第三次中东战争、印巴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马岛战争、两伊战争、美利冲突、波斯湾事件和海湾战争的考验,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被誉为“碧海杀手”。然而,在反舰导弹诞生之初,却没有引起大多数国家的重视。直到反舰导弹的首次实战——1967年“冥河”反舰导弹击沉“埃特拉”号驱逐舰后,才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反舰导弹也自此昂首走上了战争舞台,得到了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郑和船队的海上航行活动,与低纬度地区的季风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具体表现为:1)郑和船队下西洋的出发港选择在福建长乐,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的稳定影响地区;2)郑和下西洋船队,往返时间一般为一年半,这个特点主要是由船队选择的特定航线和航行中需要利用的不同季风的转向时间决定的;3)郑和船队航程中的候风点有“斯鲁马益”、“苏门答剌”;4)分地点有“苏门答剌”、“古里”;5)主船队与各分支船队的合地点在“满剌加”。郑和船队在选择航线,确定候风点、分点、合点时,充分考虑了低纬度地区季风的变化特点,反映出当时中国海员深谙低纬度季风变化规律,充分利用其特点进行远洋航海的高超水平。  相似文献   

17.
田武  马正兵 《航海》2001,(1):32-34
几度易名 身世坎坷 “库兹涅佐夫”号是前苏联建造的第三代航空母舰。该级舰原本开工两艘,首舰“库兹涅佐夫”号于1983年2月22日在黑海之滨的尼古拉耶夫纳辛科造船厂动工建造,1985年12月5日下水,当时命名“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号。这就是设计时命名为“苏联”号、“克里姆林宫”号,  相似文献   

18.
一丁 《航海》2006,(3):35-35
据美《今日防务》报道,美国洛马公司与美海军签订了一项价值3 400万美元的合同,是专为美海军“沿海作战舰”研发一项可布放在水中的通信系统,即是一种近海与沿岸水下监视通信系统。该系统可具体针对相关海域,为“沿海作战舰”提供连续的可靠图像。  相似文献   

19.
为深化郑和学术研究,倡导“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增强人民群众的航海意识和海洋观念,交通部决定成立郑和研究会暨郑和基金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20.
美国海军的下一代先进驱逐舰DDG1000将是一种“全电”舰。该舰将采用全电力推进系统,图中所示的是关国海军建造的DDG1000驱逐舰的缩比模型——“海喷舰”(the Sea Jet),它全长40.5米,主要用途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