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重型车实际使用过程中载重估算精度低、成本高等问题,提出基于递归最小二乘法(RLS)和贝叶斯优化(BO)算法的内燃机重型车辆载重估算方法。该方法提出了基于数据滤波的车辆加速度和道路坡度计算方法,使用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和全球定位系统(GPS)高程数据,基于车辆纵向动力学和RLS进行重型车载重估算。采用BO算法对12组训练数据建模,对车辆载重估算模型中的多变量滤波参数进行寻优配置,并利用测试数据进行模型估算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载重估算精度,估算误差在6%以内。  相似文献   

2.
监控量测作为隧道新奥法施工的三要素之一,通过量测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能够有效反馈指导施工。基于多目标加权灰色局势决策法、模糊自适应变权重组合预测法建立最优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在麻栗垭隧道中应用组合优化模型分析预测了拱顶沉降值,结果表明该模型对隧道施工过程围岩变形能够进行有效的预测和反馈。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锋  赵等层  祝勇 《公路工程》2010,35(3):85-91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是一个隧道监控综合平台,包括对交通、通风、照明、事件检测等进行实时监控,按五级集散式控制模式设计:监控分中心级、隧道监控所级、隧道主控区域控制级、隧道分控区域控制级、现场设备级,其中隧道监控所级是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和资源利用率,采用分布式处理模式;为了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采用实时数据库对数据进行交互处理方法;为了便于系统扩展,采用外挂模式,各模块既能独立运行又能协调处理;为了系统的安全,根据工作性质不同而对操作人员操作模块定义不同的操作权限。  相似文献   

4.
凌同华  易志强 《中外公路》2011,31(1):174-177
在综合分析隧道周边位移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基于Takagi-Sugeno(T-S)模型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建立了隧道周边位移预测模型.运用将军山隧道施工监控数据作为学习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通过对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来判断预测模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预测隧道周边位移有...  相似文献   

5.
雾霾天气下,交通图像采集设备获取的降质图像含有较多噪声,图像边缘不突出,整体偏暗且对比度不高,灰白不清。针对传统交通图像滤波和去雾算法存在着滤波效果和边缘保持能力不能兼顾,容易出现噪声斑块,导致去雾后图像质量较低的问题,在传统梯度双边滤波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梯度相似度核,提出了基于改进梯度相似度核的雾霾天气下交通图像去雾算法。新算法首先将采集的含雾图像转换到Lab颜色空间,提升色域宽度,再利用改进梯度相似度核和空间相似度核分别计算图像中每一像素点与滤波框内临近像素点的梯度相似度和空间相似度权值,根据权值对图像进行滤波处理,然后将其转换到RGB颜色空间。最后根据大气光散射模型和暗通道先验原理,对滤波后的交通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得到复原图像。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双边滤波和梯度双边滤波算法相比,使用新算法处理后的复原图像峰值信噪比、归一化灰度差平均提升了13.25%、9.41%和21.76%、22.7%。新算法在保证了滤波效果,避免“噪声斑块”的同时,能够尽可能保持图像边缘细节信息,提升了雾霾天气下交通图像的去雾质量,对加强交通监控,保障交通安全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车内多通道自适应主动降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有源噪声控制算法和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滤波-X LMS算法的多通道有源噪声控制模型,利用自适应离线建模方法建立了次级声通道模型,搭建了有源噪声控制的硬件实验系统,对客车车厢内的噪声进行控制试验,获得了较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7.
监控量测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三大要素之一,通过量测施工中隧道围岩变形与支护受力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以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某隧道为例,对该隧道的拱顶与地表进行了监控量测,通过对拱顶下沉和地表沉降等量测数据的测定、处理、回归分析,客观有效地评价和预测了该隧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是现代隧道施工新技术的重要内容。如何处理、分析监测信息并判断围岩和隧道支护结构的安全状态,对优化设计、保障施工安全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工程为依托,针对现阶段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中的数据处理及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采用VB6.0语言和EXCEL数据库,开发了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系统集数据输入、数据管理、数据应用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计算的前台可视化界面与监测信息存储的后台数据库的结合,并且可以根据曲线的发展趋势,结合根据实际经验制定的判断准则,及时判别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及支护效果,尽早发现问题,确保施工安全。通过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本软件能方便、快捷地对隧道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证明了软件规划和构架的合理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设计和实现"车进灯亮、车走灯暗"的隧道照明智能监控软件系统,采用车辆行为感知传感器、环境信息感知传感器、监控摄像机、调光控制器、LED照明灯具等设备为系统的硬件基础。软件系统以照明节能和智慧控制为目的;以隧道外部环境亮度、车流量和车辆速度为数据基础,根据隧道照明设计细则计算隧道内部各路段的所需亮度;以监控图像为基础,利用图像处理的方法,实时测量隧道内部路面的实际亮度;利用闭环反馈自适应调光方法根据隧道实际照明亮度和所需亮度对隧道亮度进行有效的调节;通过对路面均匀度的判断,确定隧道内灯具的好坏,从而实现快速维护。监控软件已在吉林省通化市赤柏隧道(右幅)投入使用,使用过程中选择车流量和天气情况都相似的3天,分别采用智能监控软件系统的方法、时间控制的方法和隧道内灯具全亮的方法对3种方法的耗电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智能软件系统的方法在保证驾驶员安全舒适的前提下,相比于时间控制的方法节能超过40%;相比于灯具全亮的方法节能超过50%。  相似文献   

10.
隧道智能化,信息化已经成为今后隧道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在隧道施工监控量测过程中,量测的方法和自动化程度有待提高。本文基于此设计一套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智能监控系统,达到完善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的目的。监控系统将单片机处理器系统、FBG传感器、无线手机模块、CAN总线串行通信,配合编程语言,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以及最后的PC机通信。对这些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判断隧道围岩的工作状况,为隧道动态施工及设计更好地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