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船艇》1989,(1)
我国高原第一个“高压氧舱群站”不久前在西藏拉萨建成。高压氧舱是国际上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医疗设备。氧舱实际上是一个密闭的金属容器,它分单舱和群舱两种。患者进入舱内,在高压状态下吸氧,可使动脉血内形成很高的氧张力,增加血氧含量,促进新陈代谢,特别对挫伤等失血过多者,可赢得宝贵  相似文献   

2.
《船艇》1989,(10)
由江西九江船舶公司和江西省医药公司联合提出、九口船用机械厂起草修订的江西省第一部《高压氧舱》标准,最近由江西省标准局颁布施行。高压氧舱是一种医疗器械设备,该标准共分“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船艇》1992,(3)
在企业机制转换中,九江船用机械厂面对市场需求,积极拓宽经营领域,为了实现工厂主导产品高压氧舱、液化气贮罐从设计、制造到安装的“一打龙”服务,在取得三类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许可证的基础上,又全力开展了《高压氧舱站、液化气站安装许可证》的取  相似文献   

4.
日常外用药物及化妆品在高压氧舱内自燃可能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系统地检测临床高压氧治疗中经常遇到的外用药物,用品及化妆品入舱的自燃可能性,以正确掌握防止随意性,方法用微型实验纯氧舱对93种外用药物,用品及化妆品逐一进行模拟HBO治疗实验检测。结果 各被检物质在室温22-28℃,室内相对湿度60%-80%,舱中氧浓度95%以上,实验压力为0.3MPa下,在90分钟检测时间内未发生闪燃,自燃,着火及爆炸。  相似文献   

5.
《船艇》1990,(12)
继441厂在1983年《建洋型自动操舵仪》(1988年通过复评)和1988年491厂的《高压氧舱》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银牌奖之后,今年441厂生产的《XDB50-A 型单、三相电度表检验台》又获得1990年度的国家优质产品银牌奖。该产品是检验2.0级单、三相有功电度  相似文献   

6.
报道一种能在常压下向加压舱内自动输液、给药和抽血的新装置。本装置利用气压反馈自动平衡与液体重力作用,将常压下液体转换为0.7MPa以内舱压的高压液体,使之连续自动输至舱内动物体内,同时可实施定量抽血和应急给药,因而为加压舱在高气压医学领域中特别是高压氧临床治疗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用手段。  相似文献   

7.
从散货船装粮备舱实例出发,从外部条件和内在人为因素对散货船的装粮备舱及验舱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根据装粮验舱标准,提出思想重视在备舱工作中的关键性作用,就提高验舱通过率提出备舱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云龙 《水运管理》2007,29(7):3-35
针对长期航行于渤海区域和特殊区域的油船,机舱舱底水不能够排放入海,而机舱舱底水舱容积有限,无法留存过多的舱底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将机舱舱底水驳运至污油水舱的布置及注意事项,以解决舱底水污染海域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矿砂船因其货物密度大,所需的舱容相对较小,边舱较大,所以合理配置边压载舱,减小压载舱使用量是很有必要的。应用穷举法,从1对、2对、3对压载舱同时为空舱以及前后压载舱合并的可行性出发,在保证压载状态、完整稳性及破舱稳性等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少了压载舱使用量,提高了目标船舶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概率破舱稳性是干货船破舱稳性计算与校核的一项强制性要求,它不同于传统的破舱稳性计算,计算中涉及到大量的破损舱室的组合,目前仍然是在分舱之后才能进行分析计算,若不满足则需要返回重新分舱。在初步设计阶段,如何有效分舱以使船舶分舱设计能满足概率破舱稳性,以减少分舱的盲目性与重复性,从而找到基于概率破舱稳性的分舱指导原则,这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以某实际工程驳船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大量的分舱方案,并分别对其进行概率破舱稳性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影响分舱指数A的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提出了改进分舱指数A的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11.
水舱阻尼是影响减摇水舱减摇性能的重要因素,在减摇水舱的工程应用中,如何获得最佳的水舱阻尼成为水舱设计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节水舱挡板来改变水舱底部通道截面积的大小,以达到改善水舱阻尼的目的。本文利用FLUENT软件,计算了二维水舱模型中不同挡板开度条件下水舱稳定矩的变化,得到该仿真模型最佳阻尼所对应的挡板开度的参考数值,并与减摇水舱台架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表明了利用数值仿真的方法来研究水舱阻尼是可行的,该数值仿真的结果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梳理实例出发,通过外部条件和内在人为因素梳理分析了散货船的装粮备舱及验舱注意事项,根据装粮验舱标准,强调思想重视的关键性作用,总结了在日常工作中有关备舱验舱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些细节问题,并就提高验舱通过率给出了若干备舱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秦建国  江斌 《船舶》2018,29(4):33-37
双燃料汽车运输船(PCC)一般要求在破舱情况下还能保证LNG燃油舱的完整性,但由于PCC船具有破舱吃水远远大于设计吃水的特点,导致LNG燃油舱在破舱时将会承受非常大的水压,目前各船级社规范均没有对这种情况给出明确的计算要求和计算方法。文章提出一种采用NAPA读取破舱吃水并拟合得到相应的最大破舱吃水,从而确定破舱载荷的方法 ;以某双燃料PCC船为案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该PCC船的LNG燃油舱在破舱下的结构强度进行计算。经验证,该船的LNG燃油舱结构强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4.
李晓  何炎平  TAN Jia-hua 《中国造船》2005,46(Z1):287-292
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压载舱布置方案,对某FPSO在三种不同的货油装载状态及各种初始倾斜情况时,各压载舱独立破损后的破舱稳性进行了计算研究,比较分析了FPSO压载舱的布置对其破舱稳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任何情况下,不论舱室大小,与首尾压载舱室破损相比,边压载舱破损将会导致更低的稳性范围;边压载舱之间或首尾压载舱之间,舱室越大,破损后,破舱稳性范围越小.进一步对边压载舱的研究发现:当舱容基本相同时,导致稳性最差的舱室与初始纵倾和压载状态有很大关系.如无纵倾、货油装载量较小时,离首部最近的边压载舱破损将出现最低的稳性范围;货油装载量很大时,将出现在离尾部最近的边压载舱.  相似文献   

15.
客滚船的分舱、装载和浮态的变化将影响到破舱稳性结果。掌握破舱稳性的计算要点,并了解各参数对破舱稳性的影响规律,有助于寻求改善破舱稳性的方法,优化客滚船设计。以某型客滚船的概率破舱稳性计算为例,分析客滚船需要满足的概率破舱稳性规范,全面阐述客滚船概率破舱稳性的计算要点,通过对多个方案的计算和对比,分析多组参数变化对分舱指数A的影响,提出改善概率破舱稳性的思路和方法 ,为同类型船舶的设计和概率破舱稳性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郑丕显  孟飞  梁跃 《航海》2020,(2):63-66
船舶清舱作业是船舶日常运营保养中的关键环节,高效、合规的清舱作业程序能够保障船舶安全运营,防止水域污染。本文从船舶燃油舱清舱作业典型案例出发,阐述了船舶清舱作业的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并就提高清舱作业安全性给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可控被动式减摇水舱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未减摇和装减摇水舱后的船舶运动方程出发,对可控被动式减摇水舱的水舱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指出应从充分发挥减摇水舱的性能角度出发,选择水舱的最佳控制策略。从能量最少角度考虑,当波浪频率远离船舶谐摇频率时,可以考虑选择关闭水舱的方式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佳控制策略,能够使水舱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时水舱减摇效果最高。  相似文献   

18.
耿文瀚  吴梵  张二 《船舶工程》2015,37(9):9-12
运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对框架肋骨位置以及刚度变化对长舱段舱段失稳临界压力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将数值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单根框架肋骨位于舱段正中时,对舱段的支撑作用最强;两根框架肋骨分别位于舱段1/3处时,对舱段的支撑作用最强;框架肋骨刚度的改变,不仅会改变舱段失稳临界压力的大小,同时引起舱段破坏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参考俄罗斯的"罗蒙诺索夫"号浮式核电站的总布置示意图以及相关文献资料,本文设计一个浮式核电站的堆舱安全壳舱段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在堆舱安全壳舱段的温度场计算中,本文将舱段依照结构划分为75个封闭腔室,并假设任一腔室内空气温度保持恒定。根据封闭无源空腔的热流量守恒,计算出舱段内各个腔室的空气温度。将腔室空气温度带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舱段温度场计算,得到舱段的温度分布。采用顺序耦合法计算舱段的温度应力,在设置舱段的力学边界条件后,将温度场作为预设场施加在舱段力学有限元模型上,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计算,得到舱段的温度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20.
船舶减摇水舱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两种被动减摇水舱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水舱中液体转动惯量的取舍问题进行讨论,在考虑减摇水舱中液体的流动的情况下,引入一计算水舱中液体转动惯量的修正系数.根据实际船舶参数按照上述确定水舱中液体转动惯量的方法给出了减摇水舱设计结果和对应的减摇效果仿真结果.在减摇水舱的设计中,为正确计算和评价被动水舱的减摇效果,提高了精度.为合理地确定减摇水舱通道的放大系数等减摇水舱设计参数提供了更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