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科威特巴比延岛软基处理工程的现场测试数据为基础,采用双曲线法、理论曲线拟合和ASAOKA法对地基最终沉降进行了推算,并对不同的推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和适用性分析.得出ASAOKA法适用于巴比延岛软基处理工程最终沉降量的推算.该法实用性强,可为后期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澳门某填海工程地基处理的实测沉降数据,采用三点法、双曲线法和Asaoka法推算软基的固结度和最终沉降量,分析了各种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有效指导了工程施工,为今后类似填海工程的监测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广佛江快速通道工程软基路段分布特性,局部路段采用了塑料排水板结合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直排处理方式,重点介绍该工艺的工序方法、控制要点、固结和沉降监测分析、效果论证等内容。通过现场对沉降监测断面的沉降值、荷载时间的分析,利用双曲线法推算最终沉降量及固结度,结果表明,堆载.预压区平均固结度值与平均工后沉降量值满足卸载条件,推算工后沉降满足一般路段≤030m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软土地基上的护岸交工时挡浪墙顶预留沉降量不易准确设定的问题,以小虎岛石化码头一期工程护岸挡浪墙为研究对象,基于护岸典型段浇筑后数月沉降观测数据,采用双曲线法和三点法推算工后沉降。结果表明,三点法受加载不规律、地下水位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实测沉降曲线往往不够平滑,导致选点不易,误差较难控制,推算结果易出现异常;双曲线法则相对更为简便,数据处理简单,易于现场应用和推广;采用双曲线法的推算结果并结合理论计算值来设定挡浪墙预留沉降量较为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5.
由于珠三角北江流域地质的特殊性,路基下伏的软弱土层极大地影响了道路的长期稳定与安全使用。广贺高速三四段为更好的指导后续施工,在项目整体施工之前,选择了长约1km路段进行了软基处理试验段研究工作。在试验段软基最终沉降量推算上,结合试验段成果进行了双曲线法、全量双曲线法、TS双曲线法等三种沉降量推算方法的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某机场扩建项目填海及软基处理工程的原位监测情况,利用双曲线法、指数三点法和Asaoka法3种不同方法预测地基最终沉降,并计算平均固结度,分析软基处理效果.同时,基于实测沉降和曾国熙分级加荷法建立简化计算模型,计算地基固结度,并将该固结度计算值与地基平均固结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谢万东 《水运工程》2020,(12):191-194
在软基处理工程中,对实测沉降数据的分析通常仅局限于推算最终沉降和固结度。以Asaoka法为基础,可以利用实测沉降数据建立软基处理动态设计的完整流程。总结了采用Asaoka法推算预压荷载下的最终沉降和固结度的方法,提出进行水平向固结系数、压缩指数等土体参数反演分析和预压工期预测的实用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其应用。该流程可以充分利用监测数据,实现软基处理的动态化设计, 对设计和施工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拼接路基的变形特点,结合已有的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采用新、老路基横坡的改变量及工后沉降量作为改扩建工程的控制标准。采用此标准,可有效控制通车后的工后沉降量及不均匀沉降,并节约软基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三种常用的软土地基最终沉降量推算方法:三点法、双曲线法和Asaoka法,并通过工程实例对上述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另外,还重点讨论了三点法中时间间隔△t的选取问题.在此基础上,建议采用传统的双曲线法推算软土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同时,可运用Asaoka法进行校核.  相似文献   

10.
《水道港口》2017,(4):412-415
结合岳阳城陵矶新港陆域堆场软基处理工程,根据地基沉降分层总和法计算方法,采用地基附加应力等效原理,确定原地面大面积堆载沉降试验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大面积堆载沉降试验是一种较好的沉降试验方法,通过分析预测出的不同地基处理方案的工后沉降量,进而优化了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案,指导了陆域软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1.
大面积吹填砂后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和固结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上海洋山深水港海域软土地基上大面积吹填砂后.对该地基的分层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双曲线法和三点法推算地基最终沉降量,分析了观测时间对推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影响.在缺少开始吹填砂到开始观测时间段内的初始沉降量情况下,结合地质资料提出土层固结度的推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天津港陆域真空预压施工过程中对地表沉降、分层沉降、孔隙水压力等进行监测。采用双曲线法推算固结度,提供卸载依据;分析原海底以下土层沉降量,得到原海底以下土层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31.9%;由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了解软基的加固机理;真空预压前后进行钻探取土室内土工试验及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分析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及十字板强度的变化情况,对地基处理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廉华 《中国水运》2007,5(7):68-70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并根据工程现场试验实测资料,用不同方法推算软土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和固结度。通过比较分析,采用三点法推算软土地基最终沉降量是可行的。通过对采用塑料板排水堆载预压后的固结沉降计算和沉降规律的分析,达到验证设计、指导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舒志明  聂坤超  王航 《水运工程》2020,(S1):159-163
针对孟加拉Mirsarai护岸工程的沿海软土地基,采用排水板软基固结沉降法进行处理,对塑料排水板材料特性、堆载方案、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基于排水板打设后堆载过程及满荷后沉降量随时间变化的监测数据,利用双曲线、Asaoka、指数函数法等固结沉降模型进行拟合,预测地基沉降趋势,得出最终沉降量。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拟合度均较高,预测出3个里程的最终沉降量分别为161.04、381.68、369.80 mm。  相似文献   

15.
刘吉福 《水运工程》2012,(8):155-159
大面积堆载预压工程分级加载时采用三点法推算沉降需要修正时间起点,工程实践中经常遇到前期沉降缺失的情况。三点法推算沉降受到其是否适用分级加载、时间起点修正、前期沉降缺失等因素的限制。理论分析表明分级加载时、前期沉降缺失时,三点法仍然适用,提出了等沉降法确定修正时间起点。工程算例和工程实例均证实了该研究成果的正确性,目前时间起点修正方法导致瞬时沉降计算不正确。  相似文献   

16.
吹填流泥地基采用真空预压浅层加固的主要目的是为深层地基处理提供稳定的工作面,因此其控制指标是浅层加固区地基承载力或不排水抗剪强度,但是目前的沉降速率卸载标准主要服务于控制工后沉降。为合理确定卸载时机,根据软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与有效固结应力的关系、剩余沉降与沉降速率的关系,并考虑卸真空对软黏土抗剪强度的影响,推导得到了浅层加固沉降速率卸载标准公式。浅层加固沉降速率卸载标准与地基承载力或软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需求、真空预压荷载、加固厚度、竖向排水体间距、固结系数等有关。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确定的沉降速率卸载标准与工程实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7.
吹填流泥地基采用真空预压浅层加固的主要目的是为深层地基处理提供稳定的工作面,因此其控制指标是浅层加固区地基承载力或不排水抗剪强度,但是目前的沉降速率卸载标准主要服务于控制工后沉降。为合理确定卸载时机,根据软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与有效固结应力的关系、剩余沉降与沉降速率的关系,并考虑卸真空对软黏土抗剪强度的影响,推导得到了浅层加固沉降速率卸载标准公式。浅层加固沉降速率卸载标准与地基承载力或软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需求、真空预压荷载、加固厚度、竖向排水体间距、固结系数等有关。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确定的沉降速率卸载标准与工程实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8.
王超  罗航  邱敏  胡睿杰  骆钊 《水运工程》2020,(11):170-175
巴拿马Amador邮轮码头项目场地存在深厚软黏土地层。为了评估地基剩余沉降,基于恒载期间观测数据,采用双曲线法、三点法、Asaoka法预测沉降。针对三点法中3个等间距沉降点难以确定的问题,以最小曲率半径入手,合理定义了3个沉降点。选取5个典型的时间-沉降曲线,对观测点的地基沉降开展了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双曲线法预测的沉降通常会偏大,随着沉降观测时间的增加,沉降预测的准确度会随之提高。2)Asaoka法预测沉降值与稳定值相近,但小于最终稳定值,显然会使地基沉降偏不安全。3)三点法沉降预测结果大于Asaoka法且低于双曲线法,更接近于稳定值。4)3种沉降预测方法均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预测的剩余沉降均小于150 mm,满足项目沉降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抛石挤淤是防波堤、护岸、围堤等港口工程中较为常用的一种软基处理方法,但其工后沉降较大,沉降周期较长。对于工后沉降有较高要求的工程需要对抛石挤淤进行二次处理。本文以某电厂的引堤工程为例,详细阐述了抛石挤淤结合强夯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检测方法,并通过对强夯处理区域与未进行强夯处理区域工后沉降的对比分析,论证了抛石挤淤结合强夯能有效减小工后沉降,满足对工后沉降要求较高的地基处理。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刘东军 《中国水运》2014,(6):103-104
工后沉降量大小是反应加固地基效果的直接技术指标,其计算必须以估计度的分析与计算为依据。为判定某软基施工工程的施工效果和确定停泵时间,文中以真空预压过程中土体的实测沉降量为依据,建立了土体沉降量双曲线预测模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精度评定。结果表明:双曲线预测模型精度等级为一级,可用于对土体沉降量预测;同时,抽真空开始后的第120d,软基土体固结度能达到预期目标,该真空预压工程施工方法是合理的,预测结果可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