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小航道航运我国长期重航道轻船型,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应研究。一、落后的关键因素究竟是什么中小航道航运有三大因素,即船型、航道和配套设施,但从不同角度看往往有不同看法,这需大家充分摆事实讲道理,相互取长补短。现船型有严重问题,推广标准船型却自发大型化,整治航道对航运作用不大,配套设施面临返工,与大好交通形势格格不入。应加速研制充分利用航道资源尽力提高船舶经济性,实施标准船型,推动配套设施和航道逐段建设速见效,充分发挥综合运输体系优势。船型是最直接推动航运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高度重视中小航道航运,但一贯重航道轻船型,导致船型技术严重落后引起一系列重大经济损失,与发达国家背道而驰,对此我们提出相应探讨和建议,希望能引起循环大发展。一、目前中小航道航运现状研究思路是决定一切事物是否顺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德国建设中小航道航运初期尽管经济不佳,但尽力挖掘与航道匹配良好的优秀船型即高长宽比,尽力提高经济性,在德国和西欧快速推广标准船型,用不到三十年建成中小航道标准船型国际发展趋势,还建成一定数量举世瞩目的航道立交工程,航运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3.
正《内河通航标准》是我国必须遵守文件,中小航道规定三种代表船型:(1)一列式顶推二驳船队实践证明在大部分地区推广艰难。(2)一列式拖带船队具有无法弥补缺陷是古老淘汰运输方式。(3)用一列式顶推二驳船队制订航道尺度,用船队载重量一半制订航道等级和配套设施规模,使常用货船载重量人为损失一倍多。规定三种代表船型都有严重浪费航道资源,船型极落后,推广标准船型反引起自发船舶大型化,配套设施还面临返工。至今我国  相似文献   

4.
正思路由主流思想逐步演变而成,分析渐变过程对认清思路大有帮助。一、思路的重要性我国对船型正真作用了解不足,长期重航道轻船型,实行简统选优、标准化又上升国标是指导中小航道航运发展的基本指导思路,根深蒂固。导致推广标准船型自发大型化、配套设施面临返工、花巨资整治航道对航运作用不太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关键原因由《内河通航标准》规定的通航吨位定得太低,标准船型经济性太差而引起。当时若有尽力提高船舶性能和驾驶技术、适应航道,撑大通航船舶吨位的提案必认为与国家主攻方向不符,又要通过层层领导筛选,能立上研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广大中小航道航运因船型太落后引起一系列重大经济损失。现个人提出不太成熟看法,因看问题角度不同、现状和收集资料不太详细,难免有错误。请国家有关部门为了更快更好发展请深入指导,尤其对提出的研制船型究竟有否可行性?努力促使尽快发展。一、历史经验教训值得注意1956年德国经济不佳从美国引进分节顶推,航道、货源较好处充分运用。对中小航道因宽度较窄、货源较分散就看出不适用,立刻适应中小航道研制高长宽比作标准船型,因经济性好速推广西欧成标准船型,不到三十年建成中小航道国际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航道内标准船型现状,因迁就落后船型,不惜浪费中小航道宝贵、重要国家资源,根源在国标《内河通航标准》,产生重大经济损失。为尽快改变国标落后面貌,建议研制新增标准船型充分利用我国航道资源且符合国际船型发展趋势,速发挥标准船型作用。中小航道研制新增标准船型建议国家主管部门严格把握此关。  相似文献   

7.
正《内河通航标准》编写组2018年2月28日和2018年5月18日分别给我来信,我感到他们均写得很好,论据很充分。但有些问题从不同角度看,往往有值得共同商榷之处,这样做促进我国更快更好发展,值得提倡。一、基本要求请专家们思考,1956年德国经济相当困难,引进分节顶推得出中小航道不适用结论,航道好、货源充沛地方继续营运,约占当时年总运量21.7%。另自主寻找新运输方式,经艰难研制找到高长宽比船型,很快推广西欧内河成标准船型,1986年建成中小航道船型国际发展趋势,使航运兴旺发达,为投资庞大航道立交工程开创良  相似文献   

8.
钱徐涛 《中国水运》2013,(12):52-53,55
文中分析国内外广大中小航道形势,我国现投资虽不少,因不配套浪费极大,技术上与德国差距反而在加大。分析落后最主要原因,对准下药,尽快研制实船,促进配套建设,尽快发挥作用;逐级航道内改造船型,推广标准船型,修订内河通航标准,淘汰落后小船,制定规章制度,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9.
文中分析了国内外广大中小航道航运形势和建设内河航运思路,发现我们与德国相反,是造成严重损失的根源。建议尽快改造船型,配套设施速跟上,整治航道逐段推进速见效。分析落后最主要原因,对准下药,带动配套、货船和其他航道船型改造,修订内河通航标准,推广标准船型,淘汰落后小船,制定合理规章制度等,尽快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12月18日在纪念改革开放40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全面、深刻总结光辉战斗征程,又为各项各业发布下阶段新战斗动员令,催人奋进。一、广大中小航道航运现状交通是建设国民经济的先行官,广大中小航道是大河、沿海和远洋航运货物集散基地,又经常与公路、铁路发生联运,发挥各自优势,历来受中央高度重视。2009年春至2013年9月4日中央先后发布4个文件,主要改变中小航道航运落后现状。我国长期重航道轻船型,对船型实行简统选优、推广标准船型和提升至国标。因经济性太差自发大型化,花巨资整治航道对航运作用不太大,配套设施面临返工,造成长期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为推进我国内河船型标准化进程,以京杭运河干散货船为例,对船型标准和系列实船数据进行分析,回归得到船舶总长、总宽和设计吃水的经验公式,确立不同五年规划下的船型各尺度标准化指标。同时,为提高内河船舶的航道通航适应性,探寻内河船型与航道发展的优质平衡点,基于通航标准探讨船型各尺度与航道弯曲半径、直线段双线底宽及通航水深的相互适应和协调发展关系,最终明确大宽浅船型的发展方向,为船型标准研究、运力结构优化、行业政策制定及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内河通航标准》对我国广大中小航道航运必须遵守文件意义重大,她又是大河、沿海和远洋航运货物集散基地,常与公路、铁路联运,交通是建设国民经济先驱,应高度重视。西欧中小航道充分利用航道资源高长宽比作标准船型,我国却严重浪费航道资源,推广自发成大型化。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研河南省沙颍河、淮河及其支流通航条件,考虑航道水深、桥梁净空高度、弯道情况等航道边界因素,在满足国家对标准船型要求的前提下,对设计的标准船型的主尺度、船舶线型、空间布局、可沉降甲板室、LNG改建可行性等进行了研究,设计了4种适应河南省航道环境的"宽深比大、全高小"的适应性船型。经过实船验证,在保证船舶载货量的前提下,新设计的船型可以明显降低船舶高度,有效提高船舶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江西省航道工作艇船型,航道测量、通航保障、应急抢通工作能力和时效性,完善船艇管理模式,根据江西省航道工作用艇实际需求,从船舶航道工作用艇总体配备、船舶主尺度、力学性能及结构优化分析、新型材料应用研究、船舶机电设备比选及智能化研究等方面对江西省航道5种主要船型进行标准化、系列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标准航道船艇在轻量化和舱室保温节能性能方面有了较大提高,船舶机电设备优化与集成设计在标准化船型中的应用使船舶性能、环保性和维护保养水平得到提升,充分发挥了船舶智能机务监管系统在船舶智能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2009年度交通软科学研究课题"珠江干线现有船型标准化认定研究"的简本。通过本课题研究,旨在摸清珠江干线现有船舶的主尺度现状,提出货运船型比选的技术评价指标与综合评价方法,优秀船型、过渡船型和淘汰船型的分类标准,以及有关政策措施,起草《珠江干线现有船型标准化认定工作指南(草案)》,以便为主管部门进行现有货运船舶标准船型认定提供决策参考,达到保留优秀船型,淘汰落后船型和引导建造标准船型,提高航道和船闸等通航设施利用率的作用,促进珠江干线的船舶、航道、港口等航运诸要素协调发展,推动内河船舶运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航运竞争力,保障水上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前广大中小航道内船型太落后,造成国民经济重大损失。其产生原因主要为:内河通航标准人为划分航道等级不妥、未应用变吃水技术、未充分利用航道宽度、限制航道断面系数忽视航速影响。使船型处于从属地位,笔者建议以西欧内河高长宽比标准船型改造我国船型,从而吸引投入更大资金,带动配套建设,加速现代化。在当前特定形势下,首批研制船的科研和制造经费建议由国家承担,弥补不配套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赵刚 《珠江水运》2004,(1):16-17
12月12日,交通部和鲁、苏、浙、豫、皖、沪六省在江苏扬州联合召开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启动仪式暨现场会.现场会上,五省一市有关领导共同表示,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程"各省市都将全力以赴支持.该工程计划到2010年,使航行于京杭运河航道的标准船型船舶达到80%以上,基本实现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使船舶水污染和噪音污染状况得到根本好转,船舶安全技术性能明显提高,航道和船闸通过能力提高30%,船舶平均吨位提高50%.  相似文献   

18.
概述嘉陵江流域航道及船舶现状、港口建设情况、货运情况,以及未来航道规划,分析嘉陵江集装箱船舶的影响因素,根据相关的集装箱标准船型确定嘉陵江集装箱船型的初步方案;通过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的计算,得出适用于嘉陵江的500 t、800 t和1 000 t级集装箱船型标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桥区限制性航道通过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恺  韩非非  李俊星  张玮 《水道港口》2010,31(5):533-536
结合船舶领域概念及桥区限制性航道船舶航速公式,采用标准船型船舶吨位与船舶长度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推求两者关系。引入加权平均船型概念,建立桥区限制性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模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通过与以往公式进行对比认为,文章提出的方法结果较为准确,计算过程简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于全虎  张平 《船舶》2020,(2):1-8
为提升江苏内河集装箱运输船舶标准化水平,实现船型与船闸、航道等通航基础设施发展相匹配,通过梳理内河标准船型主尺度标准和通航管理规定的修订情况,结合京杭运河江苏段集装箱营运船舶的调研,在船舶主尺度、舱室布置、船体结构和新能源动力的应用等方面分析江苏内河集装箱船标准船型的设计要点,完成48 TEU、64 TEU和96 TEU标准集装箱船设计。虽然受限于内河航运关注船舶成本的现状,标准集装箱船的设计更多采用传统基础船型设计思路,但研发运用先进技术、满足内河EEDI的绿色节能型船舶是标准船型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