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拖轮作为船舶功能分类中的一员,其船体结构、动力配置和作业方式均与客船和货船等运输船舶存在很大的差异。结合天津港港作拖轮在港口助泊、引航员接送的作业情况和多年的管理经验,针对港作拖轮提出智能化的设计方案,以期使港作拖轮的作业更加安全,设备使用更加可靠,船舶运营管理更加经济和环保。  相似文献   

2.
朱正雷 《珠江水运》2023,(6):113-116
港作拖轮是港口设施中最为重要的配套设备之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海洋运输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港口的船舶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型化,此时各大港口对港作拖轮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港作拖轮的配备标准越来越高,以满足港口快速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本文对现代船舶的拖轮配备及使用方法进行分析,从实践作业的角度,对理论进行阐述,分析拖轮协助船舶作业的具体情况,估算出船舶所需拖轮的功率和个数。  相似文献   

3.
全回转拖轮在港口发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拖轮这一船舶分类,全回转拖轮的用途及其在国内几个港口中的应用。在船舶分类中,一般把协助大型船舶进出港口、靠离码头、港内(锚地)移泊的拖轮归类为"港口辅助船舶",通称为"港作拖轮"。在我国港口的发展过程中,港作拖轮作为一个单一的船舶类型出现,其历史不足百年。大马力全回转拖轮则是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70年代末期  相似文献   

4.
本文深入调研了港作拖轮现状、设备特点和作业环境,对比了目前世界各国多种新能源动力船舶的优劣特点和适用场景,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分析了港作拖轮的能耗特性,并与纯电池动力系统的主要特性进行比对,论证了纯电池动力系统在港作拖轮应用的可行性,并以实际案例说明了纯电池动力系统在特定工况、特定环境下,特别是有限区域作业下的港作拖轮领域具有较为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港作拖轮工作的特殊性,结合湛江港全回转拖轮管理的实践经验,从多个角度提出了港作拖轮节能降耗具体措施,拓宽了节能降耗途径,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同类型船舶的节能降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港作拖轮在大型船舶港内操纵中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自身参加大型船舶引航作业的实践与体会,从理论上阐述了港作拖轮顶推位置不同时对大船运动与操纵的影响。同时就港作拖轮在作业中产生的几种临界现象和在协助大型船舶靠、离泊作业中的特例及其相应的操作方法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实施船舶安全管理体系,促进港作拖轮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港作拖轮按NSM规则主动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实效,实践证明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对提高港作拖轮安全管理水平和提高港口船舶安全保障能力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统计,全国拥有港作拖轮1000余艘。纵观港作拖轮的发展,从性能、动力能源形式、自动化程度、国产化程度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港作拖轮承担着我国港口各类船舶的协助靠离泊、移泊、护航、接送引航员、环保等职能,同时还担负着港域内抢险、救灾、消防、应急保障等各类社会责任,在我国港口安全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港作拖轮具备完善的操纵性能,包括强大的动力输出、紧凑的结构布局、多样的作业功能,为保障大船安全进出港口提供了基本要求。根据统计,全国拥有港作拖轮1000余艘。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超大型船舶进出港存在的安全风险,阐述了对超大型船舶实施拖轮护航的必要性,并对港作拖轮实施护航时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些合理安全的操作规范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开栏语     
正港口作业拖轮的发展已经有近70年的历史,作为港口辅助大船靠离驳作业的专用船舶,港作拖轮以其机动性、灵活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青睐。尤其随着港口规模不断扩大,船舶大型化趋势愈演愈烈,拖轮的辅助角色越来越受到重视,更大更多的拖轮开始进入市场并发挥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港作拖轮的特点分析,船舶所需拖轮数量、功率的计算,以及实际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以期有助于引航安全。  相似文献   

12.
《船舶》2019,(5)
正近日,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签署了4 000 hp纯电动港作拖轮设计合同。4 000 hp纯电动港作拖轮是国内首艘纯电动港作拖轮,总长36 m、型宽10 m、型深4.5 m、设计吃水3.5 m、航速13 kn,为钢质全焊接、单甲板、倾斜龙骨、前倾首柱、圆角方艉、动力蓄电池供电、双变频  相似文献   

13.
上海船厂在1980年底建成的“上船1号”,是一艘钢质、单甲板、转动导管螺旋桨的港作拖轮,也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马力最大的一艘港作拖轮(见封三)。它主要为沿海各港港区服务,如协助船舶进出港口、系泊、停靠码头、拖带工程船及其他浮具等;在船厂,可协助船舶进出坞、迁移码头等。经试航及使用表明,这艘拖轮具有拖力大、航速高、稳性好、操纵灵活、回转半径小等优点。“上船1号”拖轮的主要尺度和技术性能如下:  相似文献   

14.
周建文 《珠江水运》2002,(11):34-34
针对广州港区航道较长及沿线码头泊位众多、拖轮航速低的情况,从降低船舶阻力的角度进行分析,阐述提高港作拖轮的航速的方法,以适应广州港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航运船舶大型化的发展,大型船舶安全靠离码头需要港作拖轮的协助。港作拖轮本来船型较小就具有操纵性好、机动性强的特点。随着全回转舵桨装置的应用,港作拖轮能够实现原地掉头,十分灵活,能够有效地保障大型船舶安全且快速靠离泊。全回转舵桨装置的安全可靠工作不仅关系到拖轮自身安全,还关系到被协助大型轮船的安全。本文对全回转舵桨装置进行研究分析,以日本NIIGATA(新泻)ZP-31为例,讲述其液压系统工作原理,结合工作实践遇到的故障案例加以分析,谈谈全回转舵桨管理要点,以促进全回转舵桨装置的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林耿豪 《珠江水运》2011,(Z2):58-59
大型重载船舶顺流靠泊广州南沙港,首先是利用南沙港的地理条件和特点,充分发挥船舶操纵技术和合理使用拖轮顺利靠泊;其次是为港口、船舶节省宝贵时间,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第三章 拖轮费 第十五条 使用港方拖轮时,根据“租用船舶、机械、设备和委托其他杂项作业费率表”(表5)的规定,按拖轮马力和使用时间,向委托方计收拖轮使用费。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拖轮的动力系统,重点分析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的架构组成、性能特点、关键技术、设计与应用等方面。以厦门港5000HP绿色智能型拖轮的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处理船舶长期监测数据,建立环境参数与船舶能效指标之间的模型;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建立并优化能源动力系统集成模拟与负荷预测模块;根据拖轮典型单次作业情况,在能耗和排放污染物等指标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港作拖轮采用串联混合动力推进方式,可以提高拖轮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升港口的绿色化、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 澄西船舶修造厂为南京港务局建造的1200kW港作拖轮于1993年6月8日顺利出厂。该船是由长江船舶设计院设计的新型拖轮,主要用于南京港区及长江中下游水域港拖作业,并已列入1992年江苏省新产品开发项目计划。此船为钢质、单底、单甲板、双主机、双电控异步转动导管舵,有四层甲板室,主要尺度和性能参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潘永良  朱泓 《港口科技》2010,(11):36-40
分析了宁波-舟山港南航道弯曲复杂、狭窄难行的安全风险。阐述了对超大型船舶实施护航拖轮监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得出结论:采用护航拖轮对超大型船舶实施监护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减少航行风险的措施。最后提出了对超大型船舶实施护航拖轮监护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