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针对航道BIM设计过程中测绘要素集成和模型共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测绘要素集成,及基于专用中间文件格式和公共数据模型格式实现测量BIM模型共享的方法。通过工程案例分析,阐述BIM技术在测绘要素集成及测量BIM模型传递共享的技术路线,结果表明基于BIM技术的测绘要素集成及模型共享具有优越性,研究成果可为开展测绘BIM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BIM具有单一工程数据源,可解决分布式、异构工程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和全局共享问题,支撑建设项目生命期中动态的工程信息创建、管理和共享一、BIM技术介绍BIM的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BIM具有单一工程数据源,可解决分布式、异构工程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和全局共享问题,支撑建设项目生命期中动态的工程信息创建、管理和共享。建筑信息模型同时又是一种应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方法,这种方法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进程中显著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3.
张红星  黄涛 《珠江水运》2023,(1):101-103
BIM是集成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工程基础模型通过在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等各阶段运用三维数字化等手段实现信息共享,解决各阶段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本文针对航道工程,研究“BIM+GIS”技术进行方案设计,通过对BIM信息与GIS信息进行整合,使微观领域与宏观领域工程信息实现交换和互操作,将BIM的应用从简单的三维结构模型延伸到空间上的航道整治工程全范围,以实现BIM与工程各专业多源数据融合匹配。  相似文献   

4.
基于Autodesk平台的BIM技术在水运工程结构设计中缺少一款与建模软件Revit匹配的结构计算软件,为此提出一种将通用有限元结构计算软件ANSYS与Revit耦合的方法。由于Revit仅在族环境中才能建成水运工程参数模型,所以先对Revit基础图元类型进行编程分类,把可载入族赋予结构属性。采用Revit API技术过滤结构模型的几何信息、属性信息、材质信息,再将提取信息编译成ANSYS命令流文件,实现结构计算软件ANSYS与BIM建模软件的数据转换,并依据Revit布尔算法优化ANSYS结构计算前处理的映射网格划分步骤。最后使用某船闸主体工程进行验证,证明本方法在结构计算中运用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应用BIM技术,城建档案工作可以实现各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包括策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审查审批效能。促进数据共享和交付,实现模型数据的共享和交付,进一步推动建筑领域的生产方式变革,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数字化转型。BIM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改进城建档案信息化工作,提高数字化水平,完善电子文件归档和保存方式,优化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设计方法存在着信息不完整、协同不足等问题。而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一种全新的设计方法,通过信息集成和协同工作,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本文将探讨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包括相关概念、应用路径等。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港口危险品集装箱堆场防护水平,以建筑信息模型(BIM)为载体,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安全防护技术,提出一种基于BIM的港口危险品集装箱堆场危害可视化系统构想。利用分层次构建系统的手段,对每个层次系统的构成提出具体要求,给出具体实现方法,并对系统的应用前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在Catia参数化模板中内置有限元计算的需求元素的方式,解决了岔管BIM实施过程中数据流转、数据共享的问题,实现了BIM模型与有限元分析的几何信息共享;进而通过在AnsysWorkbench平台中根据实际分析需求定制分析流程,实现了月牙肋岔管有限元分析与Caita模型的参数化联动,有效降低了岔管有限元分析的工作量,为月牙肋岔管BIM模型的深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托天津港北塘港区高桩结构公务船码头的建筑信息模型使用案例,简要论述了基于Revit软件的水工模型创建流程及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为BIM技术在水工领域的实践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通用BIM建模软件无法反映填海工程的大沉降量问题,基于商用BIM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创建了填海工程BIM应用管理平台。平台支持监测数据的实时导入,实现了BIM模型与施工期沉降监测数据的动态关联。该平台可通过读取钻孔数据实现BIM模型生成,支持4种填海工程常用的监测数据分析与管理功能;并可以调用Navisworks软件实现施工进度与工程量的管理。此外,开发的专用数据库网站,利用配置权限、异地备份、数据加密等手段,提供数据存储、安全策略、数据归档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平台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深水航道BIM应用存在多源数据文件格式难以统一、大范围场景与小型构件并存难以展现、成果交付效率低下等问题,进行深水航道工程BIM设计成果交付平台的研究。采用统一建模标准、轻量化BIM模型、开发应用平台等方法,解决了该类工程成果交付难的问题。研究成果表明深水航道较其他工程更具专业独特性,须定制适合其专业模型特征与特性展示方式的BIM应用平台,方能实现基础设施领域深水航道BIM设计成果的有效交付。研究成果已应用于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并取得良好效果,为该行业BIM全流程的后续应用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船舶行业的虚拟试验系统需要在CAD软件中建模在CFD软件中分析计算,两者往往需要重复建模,或者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进行数据转换和复用。为此,提出在CAD和CFD接口程序设计中建立标准中间文件的方法,两者可共用一套标准数据,实现快速建模。介绍设计的标准中间文件格式;并设计接口程序抽取、解析标准中间文件中的船体型值表数据,在UG中自动创建船体模型,根据计算域参数和网格信息数据在Gambit中自动建立计算域、划分网格,导出CFD软件Fluent支持的msh格式数据,最终完成流体分析,解决了手工工作的繁琐和不系统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航道整治工程中BIM技术无法管理条带状工程、难以表达工程周边地理信息等难点,通过梳理BIM与GIS数据特点,研究探索BIM与GIS融合技术,提出了通过格式转换、坐标转换和数据关联实现BIM与GIS融合的方法。将研究成果应用在蕲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验证了BIM与GIS融合方法的可行性,实现了BIM与GIS数据一体化浏览、显示、管理、分析等功能,解决了BIM无法管理大范围工程、无法反映工程周边环境的不足,为BIM与GIS技术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我国海事码头结构设计模块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基于两项在建海事码头工程,采用BIM建模技术进行结构设计,建立构件和设施模型,赋予设计参数,进行结构配筋,检验构造和功能,输出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方案,获得模块化的设计成果,实现"实体工程"和"数字工程"的双移交。结果表明:BIM建模技术能以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显著提高海事码头工程结构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成果共享,但建模标准尚未统一,行业内未能形成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5.
李正  李锐  王飞 《水运工程》2019,(11):139-143
为解决BIM在水运行业堤坝工程中应用较少的问题,通过在传统堤坝设计方法中融入BIM设计理念,基于Civil3D软件形成一套建模、算量、批量出图的堤坝工程BIM设计方法。对Civil 3D部分功能进行二次开发,建立堤坝工程部件库,优化工程量生成与输出流程,实现BIM三维线框模型向带特殊编码信息的三维实体模型自动转换的功能。采用BIM设计方法在相关工程中进行实践,拓展了BIM在堤坝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依托工程实例,基于Revit软件开展高桩码头BIM协同设计工作。在选取协同方法、模型拆分与组织、中间资料提送、多专业协同设计及模型整合方面进行应用研究,为开展类似工程BIM设计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水运基础设施领域数据交换需求,引入了国际数据描述交换标准——工业基础类(IFC),基于其开放、共享、可扩展的特点,提出了一条适用于水运基础设施IFC标准的实施技术路线图。根据该路线,对水运基础设施领域的数据交换需求、数据分类、数据编码进行了验证和实践。该体系方法,能够满足水运工程领域IFC技术的研究要求,保障了水运基础设施IFC标准研究的顺利实施,也可为基础设施其它领域IFC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