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非贸易发展总体势头良好,非洲国家日益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和制造业发展,非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都为中非贸易合作发展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2.
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近年来非洲经济持续强劲增长,2006年经济增长5.4%,潜在市场及发展空间巨大。2006年11月初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峰会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和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峰会的热点是推动贸易和投资,这必将进一步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3.
梳理和分析非洲港口发展格局和趋势能够为我国企业参与非洲港口投资、建设、运营提供参考。对非洲港口发展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与全球其他地区相比,非洲港口在全球海运贸易总规模中的份额较低,港口发展以装卸仓储等基础、传统服务为主,港城矛盾、堆场不足、集疏运通道不畅、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普遍存在。随着全球经济和经贸形势总体长驱稳定,非洲经济产业长期将维持稳定增长,未来非洲港口投资建设需求依旧旺盛,区域港口发展格局将不断演变,港产城一体化、陆上物流通道等建设将加快。  相似文献   

4.
<正>在2015年12月初举办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中国政府宣布了未来3年同非洲重点实施的"十大合作计划"。在中非双方拓展海洋经济合作的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非洲有关国家的丰富海洋资源及发展潜力,支持非洲国家加强海洋捕捞、近海水产养殖、海产品加工、海洋运输、造船、港口和临港工业区建设、近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海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和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经验交流,积极支持中非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利合作,帮助非洲国  相似文献   

5.
INFORMATION     
印度尼西亚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5日签署了两国海运协定和交通领域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这两个文件的签署标志着两国海运关系的恢复。印尼交通部长阿古姆·古梅拉尔和来访的中国交通部长黄镇东代表各自国家政府在协定和谅解备忘录上签字。 根据上述两个文件,印尼和中国将促进两国在海运领域的合作,提高海运效率。双方同意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公路、水路运输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印尼总统瓦希德当天会见了黄镇东一行。瓦希德说,发展海运是印尼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印尼过去同中国在这个方面的合作还不够,今后要大力加强同外国、特别是中国的合作。黄镇东表示.印尼市场潜力很大,资源丰富,两国在海运领域的合作空间很大。  相似文献   

6.
2008年6月24日,应希腊驻华使馆之邀,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在北京丽晶酒店参加了“希腊中国商务论坛”,并发表了题为《加强中希海运合作,促进两国经贸发展》的主旨演讲。会后,魏家福向出席论坛的希腊总统帕普利亚斯介绍了中远最近获取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码头经营权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近年来非洲经济持续强劲增长,2006年经济增长5.4%,潜在市场及发展空间巨大。2006年11月初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峰会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和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峰会的热点是推动贸易和投资,这必将进一步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8.
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近年来非洲经济持续强劲增长,2006年经济增长5.4%,潜在市场及发展空间巨大。2006年11月初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峰会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和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峰会的热点是推动贸易和投资,这必将进一步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光中 《中国船检》2005,(3):28-30
中国与美国海上运输船队分居世界第五位和第四位,两个海运大国握手言欢,对发展全球经贸有着重大的意义。2004年,中国输往美国的货物又比上年增长了 16%。中美两国既是重要的贸易伙伴,同时也是世界上两个重要的航运大国,海运是保障两国正常贸易往来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中美海运关系也成为两国经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新的海运协定生效和中国扩大对美贸易,更有利于保障中美海运关系的健康发展,将为双方经贸合作带来更多的商业利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因素最早是在经济领域中提出的,而在国际航运界提出是在2004年的首届国际海运(中国)年会上提出的[1]。中国因素改变着全球经贸格局、原材料和能源供需格局,也改变了服务于全球贸易的国际海运市场的格局。本文从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经济发展的模式来阐述国际航运市场中的中国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在福建厦门港,一个个集装箱映照出对外贸易的融融暖意,释放出经济快速复苏的积极信号。9月8日,以"丝路海运——新阶段、新机遇、新使命"为主题的2021"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在厦门举行,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许立荣表示,全球主要经济体逐渐复苏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反复为世界海运和港口业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挑战,安全、高效、畅通的物流供应链,成为世界经贸回归常态的首要担当。  相似文献   

12.
海运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产业,具有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贸发展的双重作用,地缘政治的发展形势对海运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海运持续健康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3.
正海运强国的形成需要依托综合国力,根据国情特点形成自身发展模式和核心能力,构筑完善的海运发展内部要素与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升海运的保障性、竞争性和引领性。作为全球性竞争又关系国家安全和经贸发展的产业,海运在一个国家的某一时期可能兴起,也可能衰落,这是由于不断变化的内部要素与外部发展环境共同作用而导致相对其他国家地位演变的结果。海运强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全球性竞争又关系国家安全和经贸发展的产业,海运在一个国家的某一时期可能兴起,也可能衰落,这是由于不断变化的内部要素与外部发展环境共同作用而导致相对其他国家地位演变的结果。海运强国的形成需要依托综合国力,根据国情特点形成自身发展模式和核心能力,构筑完善的海运发展内部要素与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升海运的保障性、竞争性  相似文献   

15.
非洲有一种花,名字很奇怪,叫做“昨天、今天和明天”,在全球瞩目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记会上,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定位中非关系时也用了这个词,他说:“我觉得简单地讲,可以说是共同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把中非人民的心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也把我们共同的奋斗和努力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正从2000年开始,非洲港口领域迎来了一轮发展高峰,政府及私人投资者在非洲港口领域表现出强烈的投资意愿。随着非洲海运贸易的不断增长,完善对非航线的运输能力已成为跨国港口航运企业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环一、非洲海运贸易发展概述非洲总面积3 022万km~2,人口约为12亿人,海岸线长约26 000 km,主要为第三世界国家。近代以来,港口在非洲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世界银行数据显示,非洲90%的国际贸易通过港口完成。由于大部分非洲国家自  相似文献   

17.
世界地理特点决定了海运在促进经贸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方面的双重作用:一是全球约85%的贸易依靠海运完成,海运在世界贸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海上供应链的安全是一国贸易发展信心的重要基础;二是在这个复杂、突发事件频发时期,要求海运在应对国家安全事务中,有效发挥支持保障作用.从海运自身技术经济特性看,相对其他运输方式,具有运能大、边际成本低、占地省和环境友好的特点,特别适宜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下,也呈现出"好日子短,苦日子长"市场周期性波动特点,长期投资收益低于资本平均回报水平.因此,海运作为关系国家安全、经贸发展、可持续发展和投资收益低的产业如何发展,已成为各国面临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航海》2015,(6)
<正>"中国优秀液化储运综合服务商"将是上海海运擦亮的"新招牌"。12月1日~2日,上海海运与LBC集团联手举办合作发展国际研讨会,邀请国内外在贸易、仓储、运输、资本运作、供应链等领域的专家,相聚苏州工业园区,为上海海运二次创业展开"头脑风暴"。上海海运党委书记蔡震洲在欢迎辞中开宗明义,发起"SHSLBC合作发展研讨会"旨在紧贴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探讨"面对世界经济新常态,如何培育发展液化储  相似文献   

19.
崔连德 《中国船检》2007,(11):34-37
10月29日,“中国-东盟港口发展与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中国与东盟各国交通部长共同发表了《中国-东盟港口发展与合作联合声明》,又称“南宁共识”。11月2日,第六届东盟-中国交通部长会议在新加坡召开,《东盟-中国海上运输协议》正式签署。中国与东盟在港口、海运合作方面的突破。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增添了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因素”已成了一个具有国际意义的命题。《财富》总编辑约翰·休伊说“中国是未来全球商机的重中之重。”显然,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中国因素”。在国际航运界,“中国因素”已成为现在集装箱班轮、干散货和油轮运输三大国际海运市场全面上扬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也在改变着全球经贸、原材料、能源供需以及服务于全球贸易的国际海运市场的格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因素”已成了一个具有国际意义的命题。《财富》总编辑约翰·休伊说“中国是未来全球商机的重中之重。”显然,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中国因素”。在国际航运界,“中国因素”已成为现在集装箱班轮、干散货和油轮运输三大国际海运市场全面上扬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也在改变着全球经贸、原材料、能源供需以及服务于全球贸易的国际海运市场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